放飞思绪、大胆创新 ——感悟语文新课改 吴妮
放飞思绪、大胆创新
——感悟语文新课改
◎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毓秀小学 吴 妮
在语文教学中,思维定势常常阻碍孩子们思维的开放性,限制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将孩子的联想囿于狭小的空间内。使之思想僵化,不敢创新,不敢越雷池半步,以致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存在思维障碍。我们应该培养学生运用思维,从多角度、多元化、多维式去考虑问题,敢于标新立异,打破常规,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体悟感情,放飞思绪,达到文章的真正解读。
一、大胆质疑 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创新始于质疑,因而,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无疑是1条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质疑的过程实质上是积极思维的过程,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其中蕴含着创新的萌芽。再者,质疑可使学生改变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使他们变得积极、主动,激起探求新知识的欲望,从而进发出创造的思维火花。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应该充分地考虑到让学生质疑,并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索,以便学生逐步形成“生疑”的能力,为他们的创新意识提供肥沃的土壤。
例如,学《看云识天气》一文时,通过初读课文,让学生找出文中起关键作用的中心句:“云就象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再引导质疑:你读了这个句子,你认为本句与课题及全文有什么关系?本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句中“招牌”这个词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何作用?在层层深入的质疑过程中,引导学生用读一读,划一划,想一想,议一议的方法,自己到课文中去找答案。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就得到了充分调动和发挥。因此,要鼓励学生敢于说出与别人不同的想法,包括与老师不同的想法;要支持学生在现成的答案之外探寻“新解”的尝试。只有通过学生的认知去体验,才是学生真正得到的知识。
二、激发兴趣 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
夸美纽斯曾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一种迫切探求新知识的欲望,他们的创造能力才能得以发挥。创造兴趣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形式和发展有启动、导向功能,做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获得感性经验,不断丰富学生的表象,只有具备丰富的表象才不会使想象枯竭。因此,教师平时应引导学生多走出课堂,对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给予关注,并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想象。
在教学小学语文课文《小站》时就根据“小站的设备简陋”这一内容,请同学们想象一下“五年以后的小站又将是什么情景?”这时同学们的思维一下子就活跃起来,有的大胆幻想,有的是根据自己见过的火车站来设想,这时我就表扬了他们的敢于创新,让他们逐个到前面来说,同学们都踊跃参加。接着我又提出:“现在小站的设备先进了,我们的工作态度又将如何?”同学们有了前面的学习气氛,话匣子就一下子打开了,然后我总结了他们的发言:一种是以前的小站,但热情的服务却给旅客们带来了温暖的春意;另一种是设备先进了却不与旅客见面,不再动手修假山、造喷泉了。最后请同学们根据教师的提示讨论一下这两种做法的优劣。这样通过教师的启发,许多同学见解独特,富有创意。
三、勇于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的前言部分明确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江泽民总书记也曾指出“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我们的基础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如教《我心中的太阳》这一课,我先来个抛砖引玉,自编故事,题目叫《我的外形最漂亮》导入新课,老师用生动风趣的语言把太阳用拟人的手法进行描述,学生个个听得很投入。这时,我发动学生自己编故事讲给大家听。学生们的故事内容丰富多彩,富有童趣,不知不觉把小朋友的思路带入太阳王国,产生无限的遐想……作画中,小朋友们落笔大胆、线条幼稚、外形奇特的十几个“太阳”被邀请到了黑板上。从观赏讲评中,大家都争着发言,特别是几个外形、色彩最漂亮的太阳启发了一些小朋友的创作思维。他们完全打破以往学自己心目中“太阳就是圆的这个概念”,从形象上引导学生去发展、添加,创造出新的形象和背景,构成不同层次的发散点,使思维往纵向、横向同时发散,创造出神态可笑、色彩大胆的我心中的太阳。再如《海底世界》想象创作画,我让学生注意收集有关宇宙、太空、探测器等图片,把学生收集到的图片展示在优秀作业栏里,让学生相互观看,从中得到启示。然后师生共同讨论,探测器、航天器的外形和功能,让学生开展竞赛,看谁设计出新颖、最先进的探测器去海底遨游一番。这时我出了好几个题目,让学生展开联想,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索,画出有个性的作品。学生的创作欲很强,画面的主题突出,构图恰到好处,学生们运用头脑中储存的一切信息,创造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的要求。小学语文作为一门主要课程,应该在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作为教师,应该洞悉学生的心理,抓住一切机会,通过各种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探索、想象、求异、质疑、实践使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