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蒲桂莲
浅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 四川省平昌县华严小学 蒲桂莲
著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课堂应当是快乐的场所”。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认为:“所有智力方面和工作都依赖于乐趣”。这充分说明兴趣是人们认识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物活动的积极倾向,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生学习创新的基础,是最好的老师,是学好功课的重要前提。那么,教师怎样才能给课堂增添乐趣,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呢?这就必须快速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和阴影,就必须实施创新教育,下面谈谈我的教学实践和探索。
一、开头兴趣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而“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讲好一节课的开头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注意的第一步。作为教师对教材应有熟练准确的了解,设计出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新颖导语,以及启发性谈话。教师可通过讲述与本节课有关的故事、名言、俗语等导入新课;可在新课的开头针对教学的重难点设置学生感兴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有目的地听课;也可用国内外发生的一些重大时事作为讲解新课的导语,使它成为引发学生注意的亮点,增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当然,教师仪表端正,亲切和蔼,教学语言生动,条理清楚,讲清本节课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二、故事乐趣
法国著名演讲专家海菌兹雷曼麦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们所接受”。在课堂教学中,我对学生喜欢听故事的这一特点,充分利用思想政治课适度开展“故事教学”,激发学生的乐趣,加深学生对有关理论知识的理解、记忆,从而达到了其他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的效果。
三、直观引趣
小学思想政治课的主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良好心理品质、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思想方法的教育,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和要求,把书中的一些知识、事例或者故事等绘制成相应的漫画、图片,用多媒体播放,然后进行分析。实践证明,这样能很快地吸引学生,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并在愉快的情绪中获得知识,在轻松的气氛中受到启发式教育。如在讲授“不健康心理的危害”时,我出示了一组相关的图片,先让学生分析说明其含义,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谈本人是否有类似的不健康心理及其对自己造成的危害。由此可见,课堂上运用漫画、图片,电化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直接形象的感知背景,使抽象化,理论化的知识具体化、感性化,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加深了学生对教学重点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想象思想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四、创新思维
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首先,老师要更新观念,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人”和“主体”。教师的主要职责不在于教,而在引导学生“学会”、和“会学”,选择教学方法应当以构建学生主体地位为宗旨,突出学生参与,突出学法指导,突出启发创新、培养能力。课堂教学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创新过程中来。二是给学生以施展才华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发问,有话直说,实话实说,这样学生就会消除顾虑,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三是学生活动的组织形式的创新,主要指导学生多开展具有一定深度、广度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其活动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生动有趣的。
五、议练结合
现行小学思想品德教材浅显易懂,可读性较强。教学中可采用精讲多练的方法,给学生一定的训练时间,让学生在自己学习、领悟、体验、实践地过程中,通过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提高知识,受到启迪,获得感悟。如在讲“交友要讲原则”时,我针对中学生交友中存在的不良现象,组织学生对照材料,把自己交友中存在的问题找出来,并谈一谈“交友中的警示语”,如“居高临下”难获友情;“大大咧咧”易伤友情;不讲原则“玷污友情”;“虚情假意”危及友情……在训练中,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已见,兴趣盎然,气氛活跃,而且学生们的发言各有千秋,各具特色。这样,既增添了教学的针对性和教育性,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和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理解了知识,提高了认识,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大有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