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人文精神 慕媛
5
浅谈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人文精神
陕西省定边县电子化教育中心 慕 媛
一、音乐欣赏教学中的人文精神
1、人文精神与学生素质的培养
人文精神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是指蕴涵在人文学科中共同的东西,是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主体的思想。其内容体现在精神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凝结为人的价值理性、道德情操、理想人格和精神境界,包括信念、理想、人格和道德等。培养学生关注生命、关注生命的生存状态、关注生命的价值是教育人文关怀的终极目标。一代文豪泰戈尔曾说:我们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日本教育家也说:教育要培养学生面对一丛野菊花怦然心动的情怀。这些具有浓厚生命意识的教育名言让教育变得温馨可亲。尊重生命、促进生命的健全发展,探求生命的创造潜能是教育的不懈追求,也是教育创新的根本立足点。但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信息化浪潮的强劲势力度卷全球,人被越来越向高智能性培养着,而人的感情、人心却被排挤和冷落,缺泛活力、缺泛感情,缺泛关于人生和世界的整体知识,许多人类本应拥有的健康、积极的人文精神在科学功利之上的滚滚思潮中被淹没了,而人文精神的缺失很容易受到良莠并存的各种思想与价值观、审美观的影响,导致道德滑坡。
2、人文精神是音乐欣赏教学的思想精髓
音乐欣赏教学内容中所具的人文精神,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提供了条件。因为音乐是人类思想情感最自然的表达,音乐作品中很多是表现人的喜怒哀乐的思想感情,表现人生的经历等,由此向我们打开通往人内心世界的通道,在这里我们可以阅读社会,领略人生,体察生命,感受人性的善与恶、人的尊严和价值。那么音乐课堂也就成了学生心灵能得以释放,思想能自由驰骋,情感能充分体验的精神家园。著名词作家乔羽他说:一首好歌可以影响人的一辈子。这是多么经典的话语!教师应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灵活采用各种手段,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发挥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让学生在充满人情之美、人性之美、体现人生价值的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中受陶冶、受冼礼,潜移默化接受到人文精神的教化,从而在提高学生音乐鉴赏水平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音乐欣赏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挖掘
人怎样活着才有价值,让生命放出光彩?音乐作品中有很多体现。
歌剧《洪湖赤卫队》中韩英的唱段《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唱出了韩英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她宁死不屈,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充分体现了她对党的无比忠诚和坚定信心,对胜利的坚定信念的无所畏惧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一曲《为了谁》唱出了我们的抗洪战士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力挽狂澜,与洪水展开的一场生死博斗,谱写了一首惊天动地的壮丽诗篇,他们用生命记载了历史。
《公仆赞》讴歌的人民的公仆孔繁森为了西藏经济建设和群众脱贫致富,呕心沥血,直至以身殉职的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
三、音乐欣赏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1、创设和谐、轻松、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是学生青春生命活力焕发,生命价值不断显现的生动活跃的生活与健康成长的过程。和谐、轻松、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会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天的茁壮成长和明天的可持续发展。对教师而言,就是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尊重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应有的权利、尊严、思维方式和自身发展方向。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理解,彼此信任,共同合作。倡导和营造师生平等交流的课堂教学环境,为每个学生创造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会了敢于发表个人的见解,学会了民主协商,学会了尊重他人。这样既张扬了个性,又民主集中,既有主见、不人云亦云,又尊重别人的健全人格,在这样的课堂教学环境中不断提高学生鉴赏分析能力的同时人文素质的提高才会化为现实。
2、注重学科边缘软化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它的存在从来就不是孤立的。从音乐的起源来看,早期的音乐是与诗歌、舞蹈结合在一起的。所谓“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如歌之,如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大序》。从音乐的发展历史来看,音乐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都有联系。因而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科边缘软化不仅有利于扩大学生的视野,而且有利于改变传统教育单一、线性的思维方式、形成集艺术思维科学思维于一体的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同时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我在欣赏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的交响诗《沃尔塔瓦河》的教学中就结合了文学艺术进行教学。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交响诗《沃尔塔瓦河》音乐片段。接着导入:同学们,我们刚才欣赏的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的交响诗《沃尔塔瓦河》主题片段。他的作品充满乐观精神和坚定信念,同时也浸含着捷克民族的自豪感。现在充分发挥你的文学才能,把自己在音乐中的感受和音乐带给你的灵感,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通过这样的活动,进一步促进同学们的音乐欣赏兴趣与音乐内涵的感悟,让他们真正了解和感受《沃尔塔瓦河》寄寓了捷克人民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抒发了作者爱国主义情怀。最后给同学们补充欣赏根据交响诗《沃尔塔瓦河》音乐主题填词的歌曲,进一步拓宽同学们在音乐与文学艺术领域中的知识面,了解歌曲是音乐与诗歌,曲调与词意有机结合的综合艺术。
在欣赏《青藏高原》这首曲子时,我让学生结合西藏的地理环境、气候特征、生活习俗等来展开讨论。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一方水土滋润了一方的音乐文化,是西藏圣洁壮阔的雪域高原、无边的草原孕育了这高吭嘹亮、婉转悠扬的旋律,它荡涤了我们的心灵,震撼着我们的灵魂,使我们仿佛看见的蓝天、白去、雪山、清净透明的空气,安祥质朴的人民……感受到某种接近于生命真实的精神内涵,是一种对天、地、佛深切的呼唤和企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