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会芹:英语教学如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英语教学如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河北省大城县臧屯乡第二中学 高会芹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造个性受到压抑和扼制。而教师也不得不以注入式方式指导学生,最终教成了一群不会思考也不愿思考的学生。此种机械的教学,怎能培养出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呢?教育改革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教育方法必须摆脱传统的束缚,提倡创新教育。倡导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克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观念。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的形成要有一个过程,要从小培养其形成具有创新能力的个性品质。那么,在基础教育阶段,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的培养创造个性,发展其创新能力,自然是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重要的研究课题。我认为,要从变革旧的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学策略入手,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一、加强良好想象力培养,促进创新能力形成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是知识的源泉。可以说一个人的想象力决定了他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挖掘发展想象力的因素,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拓展。
1、开展再造想象训练。阅读中,学生借助语言材料在头脑中建立图象,并对图象进行选择加工,不断扩展思维的范围,把记忆系统中的信息进行重新组合,加工。因此,我们应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对课文内容进行再造想象,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思维。例如,当教到居里夫人(Madam curie)、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等著名人物的传记文章时,就要尽量引导学生去了解概括主人公的个性和成功因素,引导他们思考这些因素与伟人们在平凡工作和劳动中善于联想才有创造发明的关系,引导他们思考如果没有这些发明创造,世界将会如何?对于那些思想意义较深的课文,一定要设计一些讨论题,使学生在整体理解语篇的基础上进行推理,得出语篇中不曾明显表达但又蕴涵其中的意义。例如,我们可以提出:Why did the little cat sound like a ghost?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novel about American society of that time?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使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而开发他们的思维深度和广度。
2、加强合理联想训练。根据事物之间具有接近,相似或相对的特点而进行联想。这种使两个本不相干的概念相互接受的能力,一些心理学家称之为“遥远想象”能力,它是创造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让学生在两个看似无关的事物之间进行想象,如同给了学生一块驰骋的空间。
二、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创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明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有新意的质疑是学生积极探索的内部动力。所以,课堂上尽可能地学生多点思考问题的时间,鼓励他们大胆质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
1、开展假设性质疑训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的语言材料,在本无疑之处巧妙设疑,激疑,揭示问题背景,发现问题的实质,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环境和机会。可以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出发,对一个假设的情境给予思考,提出疑问,进而发展学生思维的独创性,以达到学生对课文深入了解的目的。例如:If you were the major ,what would you do with the serious problems of traffic in our city?
2、开展批判性质疑训练。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进行批判性质疑就是不依赖已有的方法和答案,不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而是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判断,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其思维更具挑战性,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生的理解与思维的发展。
3、开展探究性质疑训练。遇事好问,勇于探索固然重要,但不能以此为目的,仅停留在获取初步探索的结果上,要培养学生对已明白的事物继续探索的习惯,永不满足,这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内在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探索性思维的品质。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已有的水平,利用青少年好奇的心理特点,充分运用教材里现成的材料将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入,继而提出探究性问题,这是创造个性的具体表现,我们要倍加爱护和引导。
三、创设交流情境,在交流中发展创新
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讨论,为他们提供思维摩擦和碰撞的环境,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了更好的舞台。学生在对于里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有利于其思维的活跃。
1、开展一问多解时交流学习。一问多解是训练学生拓宽思路的有效手段,也是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途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最易出现一问多解的精彩局面,由于同学间的相互启发,思维由集中而发散,有发散而集中。而集中式思维则具有普遍性,稳定性,持久性的迁移效果,是学生掌握规律性知识的重要思维方式。因此,在这一交替懂得过程中,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与灵活性都有所发展。能够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若注意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则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得到加强。如,让学生回答“Have you ever been to Beijing? ”时,引导学生不要局限于“yes ,I have .”“No ,I haven’t .”而要广开思路,要求每个学生在作肯定,否定回答时,附加不同的句子。这样才会得到以下极富生活气息的回答:Yes ,I have ,It’s very exciting to be there .Yes ,I have ,I’ll never forget it…… No ,I haven’t ,How I wish to go there .No ,I haven’t ,But I wish some day I could go there……
2、开展突破难点时合作互动。在教学中,尤其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若能组织学生集体合作,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在合作中,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讨论,学习,这样同学间相互弥补,借鉴,启发,点拨,形成立体的交互的思维网络,往往会产生1+1>2的效果,而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动手动脑,更是发展其创造力的有效方法。例如,学生刚开始进行看图说话(talking about pictures)时一般都感到很困难。如果在掌握了基本句子的基础上,让学生先几个人一组进行准备。这时,学生会你一言,我一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吸取了其他同学的思想后。每个学生定能很好地完成任务,用英语把图画内容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
总之,中学教师要适应时代要求,不断更新观念,解放思想,勇于开拓。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化。由此造就出有发现力,创造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