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给孩子插上创新的翅膀 李小梅
复习课,给孩子插上创新的翅膀
◎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希望小学 李小梅
复习课总难免有冷饭重炒之嫌,老师疲惫学生乏味,更何况是枯燥的数学课。就如何改变这个现象,学校教研组举行了复习课比赛,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表现让我们耳目一新。下面,再现一些教学片段和大家一起共同探讨。
一、整合基础知识,促进正迁移。
片段1:《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单元复习课,教师利用钉子板、方格纸,指导学生在上面围(画)各种相关图形,并涂上颜色。再将不同图形一一剪下,分别拼成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在亲自动脑、动手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形成清晰思路,进一步掌握知识。与此同时,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指出其中的直角个数。借以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能力。
附图
片段2:《除数是两位数除法》复习课,任课老师不是单纯的要学生机械地做试题、生硬的背法则,而是引导学生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加以比较,通过分析讨论,从中找出两者的联系点,以达到促进正迁移;找出两者的区别点,达到防止负迁移。使学生克服模糊概念,有助于巩固知识。
(评析:数学是一门结构性很强的学科,小学数学中的概念往往是一个一个地分散出现的。教学工作到了一定阶段,就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合,从纵向、横向作归纳、整理,找出它们的内在联
系,促使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系统化。复习课必须让学生主动参与,协同教师推进课堂教学活动。针对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弱点,放手让学生整理知识,开展争辩。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巩固所学知识,促进知识正迁移。)
二、联系生活实际,增强创新意识。
学生的数学能力不仅在于掌握数学知识,还要学会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在复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教师让学生解答以下问题:
一条渡船最多能坐 12人,现有 37人要坐船过河,问最少需渡船多少条?有的船最少坐多少人?
课堂上,学生的答案是多样的。多数人说需 4条船,最少坐 1人。有的说最少坐 2人、 3人、 4人,……。学生们都从实际出发,提出各自的见解,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激发了创新思维的火花。
(评析:数学复习课的设计必须联系实际,体现其综合性、灵活性和发展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拓宽知识领域,培养创新能力。
复习课应有较大的综合性和发展性,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片段1:有老师在组织应用题复习时,设计了两道题目,让学生按要求解答:
1、一架飞机 4小时飞行 3400千米,照这样计算, 8小时能飞行多少千米?(用不同方法解答,并验算。再把这道题改编成求飞行时间的两步应用题。)
2、服装厂第一小组, 3天做同样的衣服96件,……?(补充条件和问题,使之成为一道两步应用题,再加以解答。)
(评析:这两道题,复盖面较广、难度较大,通过训练,使大多数学生对路程、时间、速度以及对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各种因素的内在联系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条件解答问题,创新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使复习课收到预期效果。)
片段2:在复习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时,一位老师创设故事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故事以一幅生动的画面出现,阿凡提赶着羊回到财主家里,财主要他把羊赶到长方形的羊圈内,可是长方形的羊圈容纳不了这么多的羊。财主说:“我不管你,如果你要改造,就得自己花钱去买材料。”可是阿凡提一分钱也没花,就把羊赶进了羊圈。你知道阿凡提是怎么做的吗?
学生分别提出把羊圈围成正方形,围成圆,都装不进去。这时有学生提出靠墙围。教师因势利导,问:靠墙围怎么围最大?这时下课了,教师让学生把这道题带回去想,给学生留下了思维的空间和余地,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评析:从当时的效果可以欣喜的看到:下课铃声没有熄灭孩子们思维的火花,他们团团围住老师谈自己的思路。复习课中教师选择题目注重知识的发展性,有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运用教学设施,提高教学效率。
在复习课中。一些老师能充分运用“三机一幕”进行教学。对有关内容进行整合,分别把各类计算法则、计算公式、图形、统计表、示意图、直观图、文字说明等制成幻灯片,在投影幕上出现;把一些重要的计算法则及要强调的注意事项(内容较多,难以写在幻灯片上的内容),通过收录机播出;把若干有代表性的计算题投射在幻灯幕上,让学生依次练习;指名让学生把一些重点题目的解答过程写在幻灯片上,再投射在幕上,让大家对照讨论,收到良好的效果。
学生们积极投入,又记,又算,又说,又听,忙得不亦乐乎!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这次听课,感触很深,用几句话来表达我的感想:紧扣双基串成线,新旧迁移连成片,设疑促思点带面,教师创新是关键,激发学生更熟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