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如何进行低年级识字教学 童安宏

    如何进行低年级识字教学                                                   ◎   贵州省思南县六井小学   童安宏

         识字是学生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基础。提高识字效率,加快识字步伐,让学生尽快闯过识字关,这就为较快地提高读写能力打下了基础。目前,小学识字教学中“机械识记、高耗低效”现象依然严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自身识字能力的影响,也有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影响。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提高学生识字的能力。我们力图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探索一条“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课业负担减轻,学习质量提高”的识字教学之路。心理学研究证明:个体的主要需要是特定态度的重要诱因,是个体行为导向的内驱力,而事物是否符合需要以及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直接关系到个体态度的形成和转变。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研究中,注意结合学生心理特点,以灵活新颖的形式,为学生创造一个快乐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段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以往那种教师讲,学生学;教师写,学生抄;单调的课堂教学方式已无藏身之处。那么如何进行低年级识字教学呢?

    一.提高学习兴趣,学生乐意学 。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选择适合低年级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之乐意学。根据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好动,爱交朋友这一特点,在识字教学中,我创设以下课堂情境:

    (1)、初读课文时——送生字宝宝回家。

         即在初读课文时,让学生知道自己要对照课后生字表,把文中的生字找出来,画上圆圈,把生字宝宝读通读熟,再去认读课文,这样的方法好既好操作,又能让学生乐意完成。同时一个“送宝宝回家”词汇更能激发学生内心的责任感。

     (2)、读完课文之后——带生字宝宝出门。

        在学完课文,让学生告别“家”,别忘了带上生字宝宝,这符合儿童心理和认知规律。并让学生说说: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识记生字的字形。这样,在情境中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的认知情感,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收获了识字。 又如让学生认读二类生字的过程,由于二类字较多,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心理,我就让学生开展竞赛读的活动。“开火车” 的形式读生字,比一比哪列火车不会脱节,并且有一定的速度。采取分小组竞赛认读,学生在挑战中认读,在比赛中识记生字,在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3)传授知识之后——教给孩子学习的方法。

         教学是以动态形式呈现出来,而结果则以静态形式存在于学生的主观世界之中,为了孩子们都想学,都会学。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与规律。汉字是属于表意文字,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形声字。因此,正确掌握形声字是完成小学识字任务的关键之一。 在形声字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分析形声字形旁的表意功能。如在“树、村、杨”,“打、抱、扔”两组形声字的教学中,我先后分析并要求学生区分“木”旁和“扌”旁的表意功能。告诉孩子们“木”旁表示与树木有关的意义,“扌”旁表示与“手”或“动作”有关的意义。学生正确区分了这些部首,就能很好的掌握带有“木”旁和“扌”旁的汉字了。在很多的识字教学中,归类识字也是一种很好的识字方法,教给孩子去归类遇到同类字他自己就会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了。比如在第四册《笋芽儿》一课教学时,学生很快就能将“口”旁,“扌”旁和“氵”旁的字放在一起,加快了记忆。因此,教给孩子识字方法是识字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

         二、让学生在表演中学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如果遇到抽象的、难以理解的、表达动作的生字时,让学生正确运用身体的感官,在表演中识字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在学习"摇、找、摆、推、挂、捉"等字时,引导学生创造合适的动作、表情进行表演,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都记住了这些字。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不但记得牢,而且加深了对汉字的含义的理解。学生的识字过程应是积极主动的观察、思考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过程。在识字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细心对比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如一年级的语文园地的题目:读读比比“人—个、日—目、工—土”此时教师应让学生仔细观察,主动说说它们的区别。 学生通过细心观察、对比,发现“加一笔、减一笔”的认字规律。在这基础上,我逐步引导学生在以后学习生字过程中,我们可用这样“加一加、减一减、改一改”的识字方法,这样学生在对比观察中发现了学习方法,体会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应用游戏法,激发学生的识字能力

         1、字音方面:每个汉字都有一个或几个读音。识字教学首先从读准字音开始,汉字音近字、形近字及同音字很多,稍一疏忽,就容易出现错误有的还会闹笑话。所以学会一个汉字首先读准字音,在教学中,我常用的游戏有“摘水果”,画一棵果树,用彩纸剪成水果形状,背面写上生字贴上去,学生上台摘,但必须读出后面的生字,如果读的准确,全班同学再跟读一遍,就可以把水果拿走。另一个游戏是“我说你举”,即把生字卡片发给同学,教师读出字音,学生快速在卡片里面找出这个字高高举起,然后领读一遍。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既能让学生记住字音,又能照顾到全体学生。

        2、字形方面:教会学生对字形综合分析,把识字的过程变为思维活动的过程,把识字教学纳入智力训练的轨道。在字形教学中教给学生识记字形的方法是分析字形、理解记忆。可组织学生做找朋友的游戏,把生字拆开制成卡片,每人拿一部分自由结合,看谁和谁站在一起能组成生字即为朋友,比一比看谁找到的朋友多。这样的游戏既锻炼了学生的听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3、字义方面:学习字义的最终目的是正确理解运用理解汉字的字义,教师必须加强各种训练。在教学中同样可应用“找朋友”这个游戏,把学过的生字卡片发给学生,看看谁和谁能组成词语朋友,就站在一起。比如说,老师把生字卡发到同学的手中,一个学生拿着“回”字说:“我是‘回’,谁和我做朋友?”另一个拿着“家”的学生马上出来和“回”合在一起,说:“我是‘家’,和‘回’组成‘回家’。”全班读“回家”。

        另外,还可以找同音字、形近字朋友,使学生在兴趣中获得知识。

         四、变换教学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识字教学中游戏法的使用倍受儿童的青睐。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始终处于一种愉快的心态,我在识字教学中采用的游戏方式有:猜谜语、编顺口溜、给生字娃娃找家、寻求朋友、摘苹果、开火车等等。游戏不仅能在活跃课堂气氛,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在灵活运用的多种游戏方式中,学生从中享受到知识的乐趣,从内心激起了学生的自主识字的愿望,从而达到了识字的目的。 

         五、教给一定的学习方法 教学是以动态形式呈现出来,而结果则以静态形式存在于学生的主观世界之中,为了孩子们都想学,都会学。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与规律。汉字是属于表意文字,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形声字。因此,正确掌握形声字是完成小学识字任务的关键之一。在形声字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分析形声字形旁的表意功能。

         六、联系生活,在开放中识字

         1.认识同班同学的姓名。开学初,我就把班中每个学生的姓名制成座位表贴在讲台桌上。第一次发作业本时,就提出小助手的任命标准:认识本组同学姓名的可以当组长,全班同学姓名都认齐了就有当课代表的资格。学生们都想成为老师的小助手。于是,课余时学生们会不约而同地聚集在一起,有的热情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姓名,有的好奇地寻找着同学们的名字。没有几天工夫,许多学生便能顺利地帮老师发作业本了。由于激发了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全班学生姓名中接近100个汉字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被他们记住了。随着学生相互间的交往日趋加深,还可以引导他们彼此介绍父母的职业、工作单位、家庭地址等。这个看似无意、实为有心的做法,使识字效果事半功倍。

    2、 识字并不是独立的语文教学环节,如果只局限于课堂上的识字,只局限于书本上的识字量,那是远远不够的。生活处处有语文,要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大语文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渠道识字,在开放中识字,不断扩大识字量。

    总之,只要我们多去探索,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引导学生去挖掘汉字中的奥秘,通过各种教法,各种途径,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熟练地掌握所学的生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识字学习由枯燥变为有趣。让他们独立探索、大胆想象,去想各种各样的巧妙办法,这样,识字教学会变的很容易,学生必定能够越学越轻松的。


    点击次数:73  发布日期:2017/5/14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