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浅谈后进生的特点及转化工作 郝万霞

    浅谈后进生的特点及转化工作

     

                 ◎     山东省招远市金城小学    郝万霞

     

    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在班主任工作中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在系统的了解、研究后进生的基础上,给予后进生无私真诚的爱、与他们建立起真挚的师生情谊,满足他们想获得尊重和信任的愿望,采取合适有效的工作方法、对其进行严格而有分寸的批评教育,引导后进生进行自我教育是笔者多年以来所采取的后进生转化工作的五个步骤。采取这样的方法是符合教育规律的,在后进生转化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利地推动了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后进生缺点多、破坏性强、影响面广,是班级的消极因素,因此后进生转化在班主任工作中显得特别重要。如果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采取以下五个步骤,一定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育效果。
    一、在了解和研究后进生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教育转化
    要教育后进生,就要了解和研究后进生。只有深入细致地了解和研究后进生,才能把握其思想脉搏和行为倾向,才能从学生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开展转化工作。只有长期、广泛、深入、细致地对后进生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了解观察,才能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犯错的原因和动机找出适合学生特点的方法、有的放矢地对之进行教育转化。
    二、用爱的涓涓细流去浇灌后进生干涸的心田
    对于后进生来说,首先要动之以情,然后才能晓之以理。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对孩子深沉的爱,兼有父母亲昵的温存和睿智的严厉与严格的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热爱学生是老师的崇高的道德情感,也是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只有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每一个后进生,给他们以无私的、真诚的爱,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信任、理解和支持,才能实现“尊其师,信其道”,使自己的教育目的得以实现。后进生缺点多、毛病多,人们比较讨厌他们。作为班主任绝对不能象一般人那样去厌弃、疏远、怀疑、怨恨、讽刺他们,而应该多亲近、信任、关心、鼓励他们,对他们进行热情的帮助,培养起真挚的、平等的师生情感。作为班主任,必须在思想上多去鼓励后进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去关心后进生,在学习上多去帮助后进生,将真诚的爱子之心、爱生之情溶于学生的在校生活之中,用爱心去激起后进生情感的浪花,用爱的涓涓细流去浇灌后进生干涸的心田;以关心热爱学生之心作为后进生转化的催化剂,取得他们的尊重和信任,打开他们心灵的大门,使他们能够愉快地接受批评教育,从而达到教育者的教育目的。多年以来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告诉我,你对后进生动真感情,付出的关心、爱护越多,后进生转化的就越好越彻底。
    三、尊重和信任后进生是做好转化工作的关键一步
    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要求学生无条件地服从老师,或者讽刺、挖苦、打骂学生,都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增加教育的难度,使教育者一片好心得不到应有的报偿,这样的例子是不少的,因而也是不足取的。在班级工作中,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对老师的尊重,才能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易于接受教育。后进生在家中得不到家庭的温暖,经常遭受家长的粗暴训斥和打骂;在学校得不到老师、同学的理解;还要受到一些人的冷眼、讽刺和挖苦。因此,他们更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如果采取粗暴的教育方法,他们非但不乐于接受教育,还会认为老师是在故意“找茬儿”整他。所以,在批评他们时,首先要尊重他们,再注意用适当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即:要避免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后进生;批评的措辞要温和、态度要诚恳;学生有问题尽量不找家长,师生面对面开诚布公地解决问题;只要学生保证改正错误就要相信他并对他进行鼓励。
    “教育就是信任”,在热爱学生的教师心目中没有不可救药的学生。信任学生就是相信他们的自觉性、相信他们的进取意识。让后进生感觉到老师信任他,就能鼓起他们做好人、学好习的勇气;利用他们争强好胜的心理,对他们的点滴进步进行表扬,就能促使他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四、严格要求是后进生转化的保证
    给后进生以更多的温暖和挚爱是一个教师的崇高的道德情感,对学生严格要求则更能体现出这种高尚的道德情感。“严是爱,松是害”、“爱之愈深,责之愈严”,只有严爱相济才能教育好学生。后进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容易反复,只有通过严肃的纪律和严格的批评教育才能促使他们逐步改掉坏毛病,才能从根本上为转化后进生提供后续动力、杜绝反复。当老师的严格要求被学生看作是出于对他的关心和爱护,他就会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并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和进步的。
    五、引导后进生自我教育是教育转化的目标
    树立起后进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是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基础。后进生并非一切无所谓。由于他们得不到父母、老师、同学的理解、同情和尊重,他们的内心是痛苦的,他们更渴望得到周围人的尊重。所以在做后进生工作时,不要动辄粗暴地批评、讽刺、挖苦他们,更不应该揭他们的“老底儿”,依此满足他们想获得尊重的愿望。对他们所取得的点滴进步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鼓励,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比以前更严格一些的要求。通过尊重他们,逐步树立其自尊心、自信心,激起他们生活学习的勇气,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鼓励他们大胆地去改邪归正,避免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                                                        

    苏霍姆林斯基说“唤起人实行自我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从教育心理的角度来看,学生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教育,比老师的强迫性教育效果要好,学生更容易接受。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他们的成人感突出,喜欢被人看成有自我克制力的人。从中学生的成长规律来看,他们的自制力较弱,容易反复犯错误。结合这些特点,要求后进生自律、自强,是符合中学生特点、符合教育规律的。通过自律、自强,使后进生从根本上树立自我约束机制,从其自我认知中受到教育,从而起到后进生转化的教育目的。我近十年来的班主任工作实践告诉我,在对后进生的教育中,除了对他们进行严格的批评教育外,要求他们树立自律、自强意识,进行自我教育是一个制胜法宝。
          后进生转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以系统的了解、研究后进生作为基础,用无私真诚的爱心去培养师生平等真挚的情感,以满足学生的自尊自信为突破口,以严格的批评教育作为后续动力,来达到自我教育这一后进生转化的终极目标,这是符合教育学的知情意行规律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倾注爱心的基础上勇于探索、敢于创新,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就能达到教育转化后进生、使之健康成长的教育目的。

    点击次数:106  发布日期:2017/5/14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