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中学《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 黄萍
职业中学《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
◎ 四川省资中县双龙职业中学 黄 萍
《电工基础》是我校机械、电子专业及其重要的一门课程,其改革要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足于学生全面素质的不断提高与和谐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电工基础作为一门实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是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素质的重要内容。
一、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电工基础教学应该构建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观要求我们电工基础教学要淡化多而全的意识,加强普及意识。现在,我们的《电工基础》教学太强化了多而全功能,对入学的学生不分层次,统一使用一本教材。而轻视对大多数学生的教育,是以牺牲多数学生的发展为代价的,实际上我们应当考虑社会对技术人员的实际需求,对电工基础课程的内容进行改革,该删的则删,用什么就讲什么。比如对机械专业学生的电工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上,像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非正弦交流电等可以不讲。应该让这部分学生重点掌握基本电路、日常维修和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而对电子电工专业则应加深难度,有针对性的编写一些适应不同层次的教材,因材施教。还要充分的利用多媒体的教学工具,将电路、磁场等内容制作成动画图像,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形象逼真的教学中轻松愉快的学到知识。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改善了学习环境和课堂秩序。目前这种教学方式实实在在的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使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得到了提高。只有这样,我们的受教育者将来才能够成为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观,不是也不应该是对所有的学生采用统一的教学要求,那种“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不是真正的面向全体学生。我们应该承认学生是存在差异的,学生先天遗传的智力水平、后天发展的能力倾向与兴趣爱好是多样化的,多层次的,承认差异、依据差异对不同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要求与教学目标,并进行组织教学才是真正的面向全体学生。对认知结构不同、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要通过分层指导,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应有的提高,使每个学生在社会所要求的基本素质方面达到规定的合格要求。
二、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为本,电工基础教学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特别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一个教师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其结果使学生只能成为知识的容器,这样培养的学生只能再现知识,而不能发现知识;而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发现真理的方法及创新的意识,这样培养的学生才能够成为知识的探求者.在电工基础学科教学中,如何落实以学生为本?探索电工基础课堂教学的多样化、仿真媒体教学形式的最大化应该是我们广大电工基础教师追求的目标,因为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主渠道。电工基础课堂教学应该与其它学科教学一样,要重视整体性原则,做到师生互动,这就是说既要以教师为主导,更要以学生为主体,两者不能偏颇。以教师为主导,要求教师起向导作用、导演作用,将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转变为适合于学生学习的互动式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要求教师做学生学习的伙伴与合作者;以教师为主导,是为了更好地落实以学生为主体。主导与主体是一个辩证统一体。满堂灌、反复操作、重复训练不是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短平快、超前判断式的教学模式,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传授给学生知识要点,为适应新型企业的需求快速的培养实用型人才,必定会取得较高的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目的。
电工基础课程教学还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应该提倡充分展示教学过程的教学模式,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要充分地展示教师的教学过程。二是要展示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的思维过程。教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师生平等交流的过程。还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鼓励学生“不惟书、不惟上”,要鼓励学生发表新见解、新思路。教师要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观点,即使学生的认识是错误的或片面的这也是完全正常的,教师也应从正面加以指导,切勿冷嘲热讽,以免挫伤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电工基础课程教学要以电工基础知识为载体,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为目标,在学生建构电工基础知识的过程中使其学科能力得到升华。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应该是具体的、可操作的、循序渐进的、符合学生实际的。实现主观能动性的培养与知识构建的过程要融为一体,离开知识构建过程而谈主观能动性的培养是“空中楼阁”。我们必须反对形式主义的能力培养,提倡把电工基础课程中丰富多彩的思想方法渗透于具体的电工基础内容的教学之中。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对所讲授的内容进行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教师多听取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过程,并作引导性的交流。每节课所讲的知识点要少而精。这样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牢固的掌握知识点,使课堂的气氛更加生动活泼。电工基础课教学还应该把学生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的培养作为主要的目标加以贯彻执行。譬如在电工基础教学中可有机地介绍物理学家研究科学的方法,介绍他们的坚强的意志、毅力和优秀的品质,介绍他们探索物理科学奥秘的献身精神。通过这样的教育,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电工基础知识,更使他们学到了科学家的科学态度与优秀品质。近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科学知识奥秘的积极性。
三、学生的亲身体验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最好途径。
电工基础是一门实验科学,加强电工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电工基础实验教学的模式,可以为学生的亲身体验创造更多的机会。加强电工基础实验教学,要求我们首先将电工基础实验教学作为电工基础教学的主要任务加以落实,使之成为电工基础教学的主要手段。要改革演示实验,要让学生参与演示实验,而不只是教师做演示实验。某些演示实验可以让学生操作,这是我们的优势,应充分的发挥。还有些演示实验可改为观察实验;要加强电工实验让学生通过电工基础实验来验证或探索某些电工基础结论,充分发挥职业学校的优势。但目前我校的电工试验条件有限,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应加大对电工试验的投入。这种现状应引起学校、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为解决目前的矛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校与企业应联合办学,以缓解目前现状。这种情况也是我国多年来困扰职业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电工基础习题教学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因为离生活越贴近的教学,越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电工基础习题要少一些复杂化的,多一些来自于生活中、生产中、现代科技中的真实模型;多寻找电工基础理论与学生生活体验联系密切的事例,使他们认识到生活中无处没有电,电工基础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电工基础与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紧密相联。从而增加学生对电工基础学科的亲切感,这样无疑会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电工基础教学应该具有很强的逻辑性,但电工基础教学不能因此而呆板、枯燥、乏味,电工基础教学应该是生动活泼的,电工基础习题也应该是多姿多彩的。电工基础习题要还电工基础学科的本来面目。
职业学校学科教学是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主阵地,综合素质越强,适应性就越强,因此电工基础教学应该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其重要的教学目标。通过《电工基础》课的改革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是我们电工基础课程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