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让孩子成长更快乐 荣玉玲
阅读让孩子成长更快乐
◎ 江西萍乡上栗县栗江小学 荣玉玲
阅读与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同时让学生通过阅读加以体验,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实情感。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为其生命奠基。“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小学阶段是学生阅读积累的黄金季节,我们要抓住学生的少年黄金时代,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无限的积累能量,与知识为友,与大师为友,与真理为友。让我们的学生充满书香,充满气质,充满智慧。让学生得到思想上的净化,知识上的充实,情感上的陶冶和灵魂上的铸就,用有限的时间获得无限的发展。抓住学生的兴趣,通过快乐阅读和快乐写作的方式,让孩子得到健康快乐的成长,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与健全的人格。在阅读与写作的百花园里,让孩子的童心飞扬,生命变得精彩。
激发阅读兴趣,让孩子们快乐阅读
激发阅读兴趣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前提。为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层次,拓宽阅读空间。从课内到课外;由教室到图书馆;由书本到网络;由报刊杂志到名人名著;从科普小品到动漫世界;熟读背诵古文经典、畅游童话王国……寻找不同的文章题材、体裁风格的篇幅,选择读本,给学生们开启书单,供广泛阅读。让他们从小故事里悟出大道理;从奇妙独特的构思中分析写作技巧;从华美丰富的语言中感悟文采;从多彩多姿的表达风格中,领略人文内涵。让阅读成为少儿朋友们闲暇日、节假日的一种不可缺失的享受。由此激发阅读兴趣,快乐阅读,快乐写作,提升语文素养。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各方面都还没有定性,兴趣就是学习的动力。现代心理学家也认为只有通过个体某种的内部需要和外在刺激才能激发学习的动机,然后在动机的支配下,以强力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认为阅读教学越早越好!我的计划是从一年级就开始,首先建立班级读书角,由学生自己管理教师监督,利用课余时间交换书籍。这样不仅仅扩大了孩子的阅读面,而且让孩子明白分享的乐趣,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其次,在学生阅读有一定基础之后,可以在班级创建一本“班级诗册”或者类似的记录孩子优秀作品的小册子。每周轮流让一位孩子在册子记录下自己的作品,也可以在某位学生有灵感的时候,让它记录下来,修改后填入“班级诗册”。这样的创作积累让孩子从小就形成“快乐阅读、自由写作”的好习惯,使他不再害怕写作。如此一来,学生的阅读成绩获得了肯定的展示,心理上产生了极大的满足,从而更加激发了他们课外阅读的热情。
教给阅读方法,让孩子们阅读快乐
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之后,老师还要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首先就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粗读文章时,了解概要,理清层意;细读文章时善于圈圈画画,要做到读书即动笔,如对好词佳句打上特殊记号,对疑难之处画上问号;精读时,分析讨论作家的写作技巧与内含思想实质。带着问题研读,在初读了解文章大致内容故事情节下,学会自我提问或根据文后训练内容,带着几个问题回读全文,以便于提高对课文的理解,分析思考并赏识,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在阅读训练中,写人、记事、状物、写景、童话、神话、科普小品等均渗入了不同年级的教材。为此,教师在引领学生阅读时给予分类,找出共性与差异。如写人类文章在读思结合上善于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理解人物的思想品质;记事类文章在读思结合上关注事情发展的六要素,寻找事件的发展思路线;写景状物类文章在读思结合上学会抓总起句或总结句来读;说明类文章在读思结合上发挥合理想象,理解主要内容,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快速提高。阅读文章还可以从思想内容上归类,有传统教育的,有环保的,有名人篇,有爱的话题,有学习方面的话题……由此而受到传统教育、爱心教育、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教学,名人高尚品质,艺术真谛教育……鉴赏能力从中自然培养而成。
熟读背诵是一种有效的加深记忆的形式,是少年儿童理解语言,增强语感,加深记忆,学会表达的一种重要途径。在课外阅读中可以适当的背诵,犹如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熟读背诵是学好语文基本功之一。熟读背诵大量古今中外名篇,等于储备了许多前人思想成果,积累了许多感性的语言材料,说话写文章就会有所思,有所感。但是背诵的内容不宜过多、过难,否则就会导致孩子因为背诵而失去了阅读的热情,那样就得不偿失了!
阅读与写作互动并进,让孩子们快乐成长
“读写不分家”是语文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共识,只是随着语文学科体系进步改革,多角度地开辟了新的读写天地,拓宽了小学生阅读空间和写作空间。阅读与写作并进,让学生边读边品,边练边悟,边悟边写。既激发阅读兴趣,积累语言材料,熟悉写作文体,明了谋篇布局,懂得切词造句;又提高了阅读能力,同时又促进写作水平提高,实现读写整体推进。又如通过阅读佳文后,写读后感,不仅得到了思想教育效果,更是写作练笔;阅读一篇短文,可以练习缩写、扩写、改写;也可把读物作为范文仿写训练。
经过“快乐阅读”写成的作文当然是“快乐作文”,他们都是渗透着“快乐教育”的阅读与写作。“快乐作文”的核心是“你不会写,教你会写,你不喜欢写,让你喜欢写”,特点是让学生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学生怕写作文,一大原因是没话可写。要是帮助学生找米下锅,那他们就会感觉到快乐。怎样使学生拥有内容呢?可以从三方面着手:从社会生活中摄取;从平时小练笔中积累;从开展课内外活动中丰富。学生拥有了内容就像口袋里有了钱可以随意购物那样得意。
有了内容是前提,懂得写法是关键。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求知兴趣的首要源头和头一颗火星,包括在教师对课堂讲解的材料,对被分析的时世所采取的处理方法中。”采用适当的方法,使学生掌握怎样把内容写出来,他们就会进一步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同时解放思想,还给学生自由也是让学生“快乐写作”的前提。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学生练习作文,最主要的目的是要他们学会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技能,而绝不是教他们学会一种诀窍,能够收集空话,像搭七巧板那样拼凑成篇。”让学生在写作中体验抒“真情”之乐,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做生活的主人。对于学生的作文要充分肯定,就算再差的作文,老师也要“沙里淘金”,挖掘闪光点,让学生体验到作文“劳动”之乐。可以采取:课堂中阅读欣赏;评语里充分肯定;定期张贴展览,结集引发等方法,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文章作为范文与同学交流品尝,心里感到异常的激动和自豪。其他学生看到是自己同学的好文章,会有亲切感,从而感受到作文的乐趣。
创建书香校园,营造全员快乐阅读氛围
“读好书,打好人生底色。”简单的一句话道出阅读的意义。走进栗江小学的校园,到处有琅琅的读书声,到处有学生忙碌的身影,师生们都沉浸在读书的快乐之中,读书的热潮为校园文化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与经典为伴,打好人生底色;和博览同行,开拓广阔视野” “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之乐乐无穷” “点燃读书激情,共建书香校园”“感觉文字之美,尽享读书之乐”这些格言警句给我们很好的启发。
一本好书就像一艘航船,引领我们驶向生活无垠的海洋。优秀的书籍可以让我们尽情欢笑,让我们庄严思考;可以让我们奋发图强,让我们勇于创造。在书的世界里,我们可以领略广阔的天地,欣赏壮美的山河,可以知文史经哲,品诗词歌赋;可以回味古老的悠长,眺望未来的瑰丽。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同成长。阅读课上,我们一起细细品读美文,读真情实感,品个中滋味,共同牵手走进书香世界,让灵魂得到净化,让精神得到洗礼。我要用阅读去滋养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有一份爱心,多一份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