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的策略 田应江
浅谈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的策略
◎ 贵州省安龙县普坪镇金山小学 田应江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时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但是,对应于边远农村的小学生来说,由于接触事物以及身边教学环境和资源的局限性,导致学生惧怕写作,一提笔,便是抓耳挠腮,觉得无内容可写,写出来的作文,语言不生动,干巴巴的,内容不具体,缺乏想象力,甚至题材千篇一律,难以表达真情实感。基于这些问题,提高小学生的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兴趣是学生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学习就成了一种特殊的享受,变成了一种精神的需要。写作是学生自己用心浇灌出的劳动成果,如果没有他们的主动参与,写作是不能写好的。因此,作文教学要十分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让学生写熟悉的内容,以“趣”激趣
我认为写作教学,可以从生活中寻找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素材。可是有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总是献给学生定一个框架,然后给学生读好几遍范文,好像这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方法。可这样做非但没达到要求,反而使学生局限于某种思维,写出了千篇一律的作文。因此,我认为让学生多些自主性,让学生写些内容更具体、更生动、更具有真情实感、更能表达自己身边熟悉的事。所以,在习作教学中,命题作文应该开放些,应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作文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表达出来。
二、以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欲望
要使学生坚持不懈地自觉写作文,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并逐步养成习惯,满怀乐趣地去学习,要做到这点,首先要给学生自信心,哪怕学生写得很不好,也要给予鼓励性地评价,特别是在作文评语中给予鼓励,为作文中的优点“喝彩”,哪怕只有一个词用得生动、一个句子写得好或一个地方有新意,也要为其叫好。另外是办好班级的习作园地,把优秀的篇章段落等张贴在上面,供全班同学学习。
三、教者精心设计,引导得法
作文教学是学生进行“字、词、句、段、篇”训练的一项系统工程。学生从不会写到会写,从写的不好到写的比较好,需要经过一个认真的训练过程。这个训练过程是由平时一次次的训练构成的。一次次的训练扎扎实实,一次次的训练环环相扣,才能逐步完成从不会写到会写,从写的不好到写的比较好的总的过程。而整个训练过程中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因为只有教师指导得法,才能使每个学生少走弯路,用最少的时间,练就最切实的本领。
而现实教学过程,不难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习作时是不审题,不列提纲,不选材的。往往会闹出写人与记事混为一谈的笑话。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与我们教者课前备课不充分、没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关。习作课上,很多老师也是泛泛而谈,顶多再读几篇此类范文,然后让学生开始挥毫作文。没有明确方向的学生,也只能乱写一气。因而,批阅是经常会出现语气不通,内容零散,前后矛盾等语病。我们教者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应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精心备教材、备学生,明确作文教学的重点、难点,课前应做那些准备,用什么方法来突破重难点,都应该有个通盘的考虑。教者心中有了清晰地教学思路,上课才不至于毫无头绪,对学生失去指导意义。例如:我在教《我家乡的风味小吃》这一篇习作前,就布置学生们好好地品尝自己喜爱的小吃,留心它的色、香、味。上作文指导课时,我先让学生进行一个“风味小吃交流会”。然后在引导学生列提纲、打草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增加学生的阅读储备,提高文字的感染力
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因此,要提高作文水平,首先要在阅读上下功夫。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不能单靠作文教学。作文水平提高的基础在于阅读。我们教者要努力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使学生对所读文章的思想内容达到真正的理解,并在真正的理解同时,学到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读书,是知识的重要源泉,也是学生作文内容,作文方法的重要来源。俗话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此,学生只有通过读书,才能间接地看到许多平时生活中未曾见到的情景,学到许多平时未曾学到的知识。这样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他们的眼界,陶冶了情操,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习作材料。教者指导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积累材料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教者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扩大阅读面。要多读书,多读有益的书,就像蜜蜂采蜜一样,广开蜜源,通过自己的笑话,酝酿作文之“蜜”。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习作是游刃有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自主修改作文的好习惯。一篇习作稿写完后,教师可利用专块时间组织学生评讲。利用实物投影或复印的方法,对佳句段进行赏析,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得到愉悦,感受文字的魅力。对习作中的不足之处,用眉注标上序号并做点评。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习作点评后,可让学生针对自己习作中标号的语段进行再次修改。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掌握了修改方法后,可组织学生互改,写评语,让他们在实践中逐步自己品味优美句段,修改习作。总之,作文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广大教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改进,全面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