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电学计算中的关键--电路分析 王正宏 柯丽丽
初中物理电学计算中的关键--电路分析
◎ 湖北省竹溪县水坪镇中心学校 王正宏 柯丽丽
【摘要】:电学计算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重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欧姆定律、电功率知识和运算公式的基础上对电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也是中考的侧重点之一。笔者通过多年教学将电学计算归纳为三步:第一步,审题,要全面细致地看题目,特别是专注题目中关键的字、词、句及数据图表;第二步,分析电路图;第三步,计算,在这里我重点谈一下电路图的分析方法。
【关键词】:电学计算 电路分析
一、电路图分析步骤
1、标出电路中的电流方向(此步在电路作图方面作用也很大);
2、简化电路:据题意将电流表(内阻很小,相当于导线)闭合的开关画成导线,将电压表(内阻很大,相当于绝缘体)断开的开关所在的支路即无电流线路去掉,变弯变直,确定出电路中用电器的连接方式。
3、依次填上电流表、电压表分析得到各表的作用。
二、例题讲解:
例题1、如右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已知R1=6Ω,R2=4Ω,当S1和 S2都闭合时,电流表A1 的示数为1A,电流表A2 的示数为2.5A,(图1—1)求:
①电阻R2的阻值和电压表的示数。
②当S1和 S2和都断开时,电流表A1、A2和电压表的示数。
分析:1标出电流方向(如图1—2)
2、据要求简化电路
①S1、S2都闭合,R2短路,则得R1与R3并联(如图1—3)
②S1、S2都断开时,R3断路,则得R1与R3串联(如图1—4)
3、分析电表作用
①S1、S2都闭合时, A1测R1电流I1,A2 测总电流 I(如图1—5)
②S1、S2都断开时,A1 、A2 测串联电路、电流I1,V测R2电源U2(如图1—6)
解:①S1、S2都闭合时,R1、R3并联,V示数为0(R2短路)I1=1A、I=2.5A
所以:I3= I- I1=2.5A-1A=1.5A
U= I1 R1=1A×6Ω=6 V
R3===4Ω
②S1、S2都断开时,R=R1+R2=6Ω+4Ω=10Ω
I12===0.6A
U12=I2R2=0.6A×4Ω=2.4V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图1—5 图1—6
例题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10V保持不变,灯L上标有“10V·5W”字样,R1=10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不考虑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
①开关S闭合,S1断开;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10V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是多少?
②开关S、S1都闭合,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至最左端时,若灯L仍然发光,电流表示数是多大?此时灯L正常发光吗?
电路分析
1、标出电流方向
2、据要求简化电路
S闭合,S1断开L与R2串联(如图2—3)
S1、S2都闭合,P滑到最左端R1与L并联,R2=0(如图2—4)
③分析各表作用
①S闭合、S1断开,A测串联电路电流
V测L电压(如图2—5)
②S、S1都闭合,P滑到最左端时,A测总电流I,V测L电压,即总电压(如图2—6)
解:①S闭合,S1断开,U2=10V,L正常发光
I===0.5A
U2=U-UL=12V-10V=2V
R2== =4Ω
②S1、S2都闭合,U′ L=U=12V>U2,灯泡过亮
I1===1.2A IL==0.6A
I′= I1+IL=1.2A+0.6A=1.8A
图2—1 图2—2 图2—3
图2—4 图2—5 图2—6
三、电路分析的作用
电学综合运算基础于熟练运用欧姆定律和电功率计算公式,关键在于分析题意,看懂电路图。很多学生在做这一类习题时对复杂电路图一筹莫展,若能掌握电路的分析方法,在解题过程中自觉地体会解题思维的内在必然性,关注解题过程中的关键点,化繁为简,将复杂电路变成简单的基本串、并联电路,就可以运用物理规律和基本公式解决计算难关。
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将自己的教学内容贴近于学生的认识实际,引导分析贴近于学生的思维水平,教师若能使学生掌握到简单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能克服他们的畏惧心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学科的热情,培养他们学习物理学科的兴趣,享受学习物理的快乐,同时,教师的教学效率也得到了充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