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浅谈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牟林

    浅谈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   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教师进修学校   牟  林

     

    2016年9月13日,备受社会关注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在北京发布。此次公布的核心素养共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具体细化为18个基本要点。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一总体框架,针对学生年龄特点教育部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各学科的具体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课程目标规定,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发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其中过程和方法其实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主要是培养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在初中阶段学生刚接触物理,对物理的认识充满好奇、有新鲜感,同时对物理的学习方法、研究内容又感茫然。在初中阶段早准备、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学生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探究精神、科学的态度尤其重要,对于学生今后形成优秀的核心素养是非常有益的。而物理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阵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就初中物理课堂如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发展核心素养谈一谈一些具体的做法。

    一、新课引入重激趣,启发学习自主

    富有启发趣味性的新课引入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能创造愉快的学习情景,促使学生自主进入探求知识的境界,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例如,《声音的特性》新课引入:上课铃声一停,媒体呈现“大灰狼敲小白兔门”的图片,全班齐唱“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妈妈没回来,不开不开就不开”。老师叫停,“为什么小白兔知道不是妈妈呢?”学生争先恐后,“不是妈妈的声音”,“妈妈的声音与大灰狼的不一样……”学生兴趣盎然。老师顺时引入新课,“妈妈的声音怎么会和大灰狼的声音一样呢,声音是有特性的……”再比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新授课时,我们可以这样引入:“同学们,仔细观察‘220V  60W’和‘220V  15W ’的白炽灯并联在照明电路中,比较发光的情况。再观察‘220V  60W ’和‘220V 15W ’的白炽灯串联在照明电路中,比较发光的情况。小灯泡亮度是由什么决定的?你能想出办法测量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吗?”可见,引人入胜的新课引入,既有趣味性又有启发性,既能引起思考又能激发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二、概念学习重生成,促进学习自主

    一个物理概念,它是某类型物理现象的概括,是物理知识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抽象概念的理解是困难的,如果把“概念”放在实例中去生成生长,理解起来就要简单得多,也就更容易区分相关因素和无关因素,找出共同特征了,降低自主学习难度,增强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了。

    如“音调”这个概念的教学,就可以分这几部分来学习。

    1.发现:感知发现音调

    师:“仔细观察,这几个音叉有什么示同?”生:“有的高有的矮。”师:“我用同样大小的力依次敲击不同音叉的同一位置,同学们仔细听,反复听,你们发现了什么?”生:“音调不同,音调是由低到高”。师:“声音为什么会有音调高低的示同呢?”

    2.探究:音调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

    师:“什么因素决定音调的高低?”师:“我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面边的长度,再次拨动钢尺。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生:钢尺振动的快,发出的音调就高;振动的慢,发出的音调就低。”生:学生重复上一实验,经历探究过程,验证结论,领悟音调产生是由振动快慢引起。

    3.理解:学生自主看书,理解概念内涵

    ①理解“振动快慢”——“频率”——“音调”关系;②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

    4.运用:动口、动手、动脑,调动多器官参与知识巩固运用

    ①同学们齐唱简谱“1、2、3、4、5、6、7”,感受音调高低;②同学自主练习练习册基础题并组内互评;③同学们组内讨论拓展题并全班展示。

    联系实例生成概念,探究概念,理解概念,运用概念,重视概念的生成过程,注重学生的学习经历,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已成为教学的重点,这也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加强物理概念教学中的过程体验,不仅能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而且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从而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三、实验边学边做,实现探究自主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手脑相长歌》中写道:“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他是提倡手脑并用的学习方式的,若运用于物理学习中即是边学边实验。所谓边学边实验,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一边学习一边进行实验的学习形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动眼、动脑、动手、动口去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用实验方法探索物理知识的能力。边学边实验的教学组织形式改变了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老师做、学生看那种因学生处于消极地位而使课堂气氛沉

    闷的情况。由于学生自己阅读材料自己做实验还可以讨论讲述,因此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就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可以自定学习步调,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复阅读教材,实验现象观察不清楚时也可以反复做几次,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还可以问老师。同样,由于可以自定学习步调优秀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充分展开,自己可以探究得深一点,多学一点。可见,边学边实验不仅使全体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能既获得知识,又提高能力,而且解决了将课堂教学统得太死,对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不能因人制宜的弊端,实现了学生的真正自主学习。

    进行边学边实验教学的形式可以根据教材、学生以及器材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它可以安排在新课的开始,作为新课的设疑引学,起到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例如在学习《压强》一节内容时,一进课堂,让同学们拿一根一端削尖而另一端较平的铅笔,左右手水平挤压铅笔两端,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感觉,思考产生这种效果的原因,引出压强。边学喧实验,也可以安排在新课的教学过程中,作为学生辨疑解难的一种手段,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课本上呈现了最简单的实物图和电路图时,可立即让学生对照书上实物图连四元件的实物图,闭合开关理解通路、断路,同时让学生动手短接小灯泡,观察发光情况理解短路。一方面理解了本节知识,另一方面对下一节的串并联连接打下了基础。还有学生在学习了电流表的使用后电压表的使用探究用边学边做效果最好了。再例如,课本上用铅皮和铅盒来演示物体浮沉条件的实验,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准备好一支空牙膏管,上课时尾端剪开,把牙膏管捏扁放在盛水的玻璃杯,它就在水中下沉。然后将牙膏管鼓起一些,小心平放入水中,它就能上浮。通过课堂上的边学边做对比实验,学生对浮沉条件这个难点就自觉的领悟了。通过长期边学边实验的训练,学生将会逐步掌握物理学习和研究的基本方法,真正实现探究的自主。

    四、例题先做后学,运用知识自主

    习题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教学及物理实验的教学构成了中学物理教学的三大支柱。而习题教学的前提和关键又是例题教学。例题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学生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和领悟,可以通过例题教学逐步形成并不断深化。例题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具有解题方法示范、基础知识巩固、思维能力发展等主要功能。例题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掌握物理知识习识,巩固概念、规律,培养思维品质、提高应变能力。不同班级学生的整体知识水平有所差异,同一班级中不同的学生个体的现有认知水平、智力、学习习惯等也都各不相同。当前的物理例题教学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不足:一是教师在讲题时,超前提示多,等待思考少;二是一人承包多,集体参与少,无论是教师由审题到解题一人承包,还是教师指定某位学生一问一答,都把本应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变成了个别教学;三是直线讲解多,发散分析少;四是着眼结果多,突出过程少,呈现问题少。而我们教学的基本追求就是:要让学生主动、有效、快乐地学习。于是只有将教师讲例题变为学生自学例题,让学生先做后学,自主运用知识,准确反馈学习效果,这样的例题教学才是最有效的。

    一个例题,总是让学生先尝试做一做,让尖子生才教师不讲的情部下完全自主学习,然后再针对不同情况的学进行点拨。一些学和可稍加提示解决,有一些同学需学习了例题才能关上书自己解决,还有一些同学需要边看书对照才能做,最后的一些同学根本不能完成,就抄一遍也行。例如:水平桌面上放一本书,书所受的重力为3N,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5×10-2m2, ,计算书对桌面的压强。学生自主学习过程可设计如下。师:“刚才同学们自学了压强公式,尝试一下,计算这个例题。”生:尝试练习。师:“能独立完成的有请举手。”(近10人举起了手)“你们的困难在哪儿呢?”生:“我不知压力为多大?还有面积的单位换算不会。”师:“你打开书看一看,书上是如何解答的,若懂了,你们再合上书自己演练一遍。”生:展示例题演练,其他同学质疑。生:“压力为什么等于重力”?师:“什么情况下压力等于重力……”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教师的指导点拨作用要充分发挥,老师既讲正确也讲误区,既讲常规方法也讲技巧捷径。即能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和考点,起到示范引路,方法指导的作用,从不同角度让学生对知识与方法有更深的理解。

    物理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新课引入重激趣,启发学习自主;概念学习重生成,促进学习自主;实验边学边做;实现探究自主;例题先做后学,运用知识自主;物理学史巧渗透,自主提高科学品质,其宗旨都是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最终让学生学会学习,热爱学习,并终身学习。同时,重现科学家们的实验、研究的过程和方法,能让学生们在分享科学研究成果的同时,培养了科学的态度和品质,提高学生的科学境界,培养创新思想和创造能力,实现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点击次数:43  发布日期:2017/4/4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