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巧用电教手段 优化语文教学 鞠芳

    巧用电教手段   优化语文教学

             ◎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白市镇第一小学校    鞠芳

     

    一、创意设境,激情引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中一种自觉、能动的心理状态,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实践表明:能牵动情感的事往往能引起兴趣。而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地使用电教手段是创设情境的最佳途径。例如,教学《笋芽儿》一课。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了解竹笋的生长过程中,学习笋芽儿冲破一切阻力茁壮成长的精神。上课开始,我首先播放一段竹林景观的录像。先对准青翠欲滴的竹子,再将镜头逐渐聚在竹笋上,使学生感知竹笋的形、色。此时及时提问:笋芽儿是怎样成长为竹子的?需要哪些生长条件?诱导学生思考,拉开了学习的序幕。接下来教师可边讲故事,边放“雨声”、“雷声”的录音,边投影各种情景:如笋芽儿扭动、向上钻、脱壳、成长、小草摇动以及雨景,太阳出来等等。这样,学生如同置身于大自然中,随着文中各种人物的出现,轻松愉快地学习课文。

    二、 激发思维,释疑解难

    每篇课文都有突出中心和可以用来体现训练重点的词、句、段,也有意思比较深或内容离学生实际比较远的词、句、段。在教学中,当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启而不发”时,当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或关键处学生难以掌握时,教师可使用电教手段。因为电教煤体具有对事物与现象的时间因素和空间因素进行扩大与缩小的表现力。它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再现了教学内容的全貌,从而激发兴趣,启发思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学《赵州桥》一课,本课的难点是理解为什么赵州桥的设计是建桥史上的创举。要想解决这个难点,必须使学生懂得赵州桥结构的独特作用。由于建筑学方面的知识学生比较陌生,而且有一定的难度,我准备了一幅赵州桥的剖面投影片,这个拱形的大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由二十八道拱圈拼成的弓形,每一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它道不受影响,所以,赵州桥虽然没有一座桥墩,桥身却仍然很坚固。这样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可视图象,而且不需冗长的解说,学生就轻松地理解了赵州桥结构的独特。然后让学生小组讨论这种设计的作用是什么,再出示赵州桥的投影片,请学生到前面指图讲解,这样可以加深印象,理解更加深刻。此时,再让学生解释“创举”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赵州桥的设计是建桥史上的创举,难点就会自然而解了。

    三、激起情感共鸣,陶冶思想情操

    语文教材中,许多文学作品是中外名家的名篇,如何让学生在阅读这些作品时,通过不同的艺术形象的感染,受到美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呢?这就要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并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感情对人的认识和行动起着刺激作用,而电教媒体对于提供具体的形象和激发学生的情感有着显著作用。例如,教学《采蒲台的苇》其中一句:“远处的炮声还不断传来,人民的创伤并没有完全平复”,涉及到历史背景。但是,由于当时的年代距现在较远,而且学生缺乏生活经历,如果只靠语言的中介,是很难认识其特定环境的。所以,我播放了一段精心选制的录像,让学生边欣赏一望无际的苇海及冀中人民为了保卫美丽的家乡而英勇战斗的情景,边听着老师的讲解,“抗日战争时期,冀中是遭受日寇蹂躏最厉害的地区之一,但是这里的人民群众充分利用水乡的自然条件,出没于芦苇丛中,战斗在烟波之上,沉重地打击着侵略者,勇敢地守卫着祖国美丽的水乡,最终取得了胜利,课文中写的‘人民的创伤并没有完全平复’就是指战争给人民造成的损害还没有完全恢复过来。”这样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学生理解了当时的背景,体会到了冀中人民勤劳、机智、勇敢和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并且为理解下文作了准备。

    四、加强信息传递,强化有意识记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项目之一,在识字教学中采用电教手段,可以加强信息的传送,强化学生的有意识记,加强字、词教学的直观性,提高识字效率。如,“日”、“月”、“山”、“川”原本是象形汉字,运用投影图片就可以再现“日”、“月”、“山”、“川”的具体形象。然后,教师再由具体的形象入手,引导学生识记“日”、“月”、“山”、川”。再如,“包裹”的“裹”是形声字,它用“衣”表形,“果”表声。这个字笔划多,学生容易写错。但是,运用抽拉投影片教学,则很容易解决这一教学难点。

    总之,语文教学应该注意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结合,巧妙地运用电教手段可以实现二者的完美结合,有利于优化语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点击次数:147  发布日期:2017/4/4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