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初中化学用语教学刍议 莫鰆

    初中化学用语教学刍议

    ◎   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教师进修学校  莫 鰆

    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独特的专业语言,“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就像语文课中的“字、词、句”一样,包含在化学学习的各个章节中。它既是中学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化学计算的基础,又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由于化学符号既抽象、枯燥,同时又容易混淆,如果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必然导致学习气氛沉闷、学习效率低下,甚至使学生丧失学习化学的信心。所以说化学用语是学生学习化学时遇到的难点和分化点。克服难点的有效措施是将各难点分散,化整为零,同时对各种化学用语都要说明其意义,明确复习目标、指导复习方法并做到检查落实,这样可防止分化。因此,搞好化学用语的教学是学好化学的关键。同时,化学用语还是发展学生抽象思维的重要形式之一,是化学思想的直接体现。

    一、明确化学用语包含的内容及其相互依存的关系

    初中化学的教学内容几乎都与化学用语密切相关,可以说,没有化学用语就没有化学教学。初中化学用语包括“四符号(元素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化合价)”、“两图(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结构示意图)”、“一式(化学方程式)”。元素符号是所有化学用语的基础,只有记住了元素符号,理解了元素符号及附加数字的含义,才能为化学式的教学建立牢固的支点。化学式是化学用语的关键,元素符号要通过化学式来巩固,化学方程式要通过化学式来表示,不懂化学式的书写规则,就不能写出正确的化学式,书写化学方程式也就无从谈起。化学方程式是教学的重、难点,它的书写常被学生称为第二外语。因此,把握正确的书写方法,是顺利突破难点的关键。只有抓住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这一条化学用 语主线,掌握了化学用语这一工具,才能用简明的符号正确表达物质及其变化过程,加深对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促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不论学习哪一类化学用语,都应该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如在学习化学方程式时,要使学生明确用它表示物质的变化,既简单又明了。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①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②各粒子的数目比;③各物质间的质量比。若用文字说明,则需很长一段文字才能说清楚。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领会到学好化学用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就会以极大的兴趣去学习它,也能自觉地下功夫将它学好。

    二、统筹安排,分散难点,分段落实

    大量集中的学习使学生难以接受,形成极大的难度,会锐减学习化学的热情。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有计划的分散难点,提前逐步渗透,减少学习的坡度,循序渐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快乐中就学到了许多的化学用语。化学用语的教学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从“绪言”到第三单元,是元素符号和部分化学式、化学反应的识记阶段。对元素符号的记忆,抓住学生刚学化学有极大的兴趣,就鼓励学生提前去看教材中常见的元素及符号,并每天记两个,第二周由学习小组检测,并适时加以比赛,激发学生兴趣。对一些物质的化学式,教师规范地给出来,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对出现的化学反应,教师规范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用短横线连接,不用箭头,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作准备),也叫学生多读,多看,多写。 (2)第四、五单元是化学用语的理解阶段。让学生理解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理解化合价与离子的区别和联系,理解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等,掌握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律、化学方程式常见的配平方法等。(3)第六单元到第十二单元,着重巩固、扩大和应用化学用语。

    三、利用概念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建构知识,提高学生原认知水平

    概念图就是用图表形象地把某一单元中所有概念,用连接线及箭头把它们连接起来,从而清楚地呈现出各概念之间的关系。概念图可以帮助学习者组织、构建知识,可以有效地将思考过程可视化,有助于学生理解核心概念,使知识网络化,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检查、发现知识的不足和错误,并及时补救。在复习中师生可以共同绘制化学符号概念图、化学式概念图、化学方程式概念图等,通过分析、比较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异同和内在联系,能有效地促进知识的形成过程,并使学生通过概念图直观、快速地把握一个概念体系,避免学生只是简单地记住一些零散的、孤立的事实与概念的现状。如:

    四、注重记忆方法和技能的培养,采取多种形式记忆

    (一)归纳记忆。引导学生归纳梳理同一专题,学会类比分析,已形成的知识体系才能条理化、系统化。如将涉及O2的制取和性质进行归纳,形成网络,就可以记住较多量的化学方程式。

    (二)比较记忆法。充分调动学习材料的相互渗透作用,寻找相关化学用语之间的共同特性,注意比较类似用语的微小差别,强烈刺激记忆的兴奋点。比如对相似不相同的元素符号、名称或读音进行分析找出异同,相互对比,同时记忆。如:Ca与Cu、Na与Ne、Al与Cl、C与N等。将书写元素符号的通用规则缩写为“一大二小”法则,即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小写,例如CO表示一氧化碳物质,而Co则是钴元素符号,形成鲜明的对比。

    (三)谐音、口诀记忆。运用记忆的联想技巧,可以自编化合价口诀,原则上要求押韵上口,阅读朗朗上口便于留下深刻印象。如:将地壳中含量前四位元素氧、硅、铝、铁谐音为“养闺女(体)贴”;将书写二元化合物的方法步骤编成顺口溜:正价前,负价后;化合价,标上头;找公倍,再相除;代数和,等于零;将水通电得到的两种气体及体积比谐音为:“父亲正养(你),父(母)亲养一”。

    (四)推理记忆。根据各类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推出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对应元素化合价的关系,进而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如:推理得出,一般情况下,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非金属元素最低负价数=8-最外层电子数。

    (五)情景记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实验、学生实验等,注意观察实验情景,熟悉有关内容,帮助记忆。课后努力回忆教师演示实验及自己亲手所做实验的景象,同时动手书写,手脑并用进行记忆。

    五、开展多样化的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可以增强学主的参与意识,扩大参与面,为广大学主提供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复习课中,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各样的小组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如复习元素符号时,可以开展小卡片制作竞赛;复习化学式时,可以在课堂内开展玩拼字板的小游戏等。教师还可以把化学用语的书写规则、步骤反复提炼、高度概括,或把繁杂难记的内容编成几个句子。如化学式的书写可结合实例,把书写要点概括成类(元素种类)、数(原子个数)、序(排列顺序)、位(角码部位)等几个方面。

    化学用语是物质及其变化的抽象概括,化学用语跟物质及其变化是“名与实”的关系。因此,化学用语的教学要与具体的物质和化学反应联系起来,让学生从认识具体物质和具体反应现象入手,把化学用语与化学事实(实物、实验)相结合,从而形成正确的联想。

    总之,教师只有直观地讲清学习化学用语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再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用语的积极性,最终有利于大面积提高复习的质量。

     

     

     

     


    点击次数:38  发布日期:2017/4/4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