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农村中学课堂教学中低效现象及分析 赵冬冬

    农村中学课堂教学中低效现象及分析

      ◎   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第二中学     赵冬冬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农村中学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也发生了改变,它开始追求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课堂教学活动。但是,由于先前教学观念、教学习惯以及自身知识结构等多方面的影响,每一节课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因此,了解课堂低效现象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从有效向高效转变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村中学教学;有效性;低效现象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农村中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堂气氛逐渐宽松,教学活动更为多样,学生逐渐成了学习的主体,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合作与探究多了。但是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还会时常发生低效、甚至无效的课堂现象,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教学中三维目标不能互助,没有形成好的合力。
      新课程强调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而在实际的农村中学课堂教学中,这三者往往不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通常是顾此失彼。比如,教学方法游离于知识、技能之外。教师充满激情,口若悬河,学生却云里雾里,昏昏沉沉,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所谓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往往被人为地贴上一些标签,不能真正地激发学生内心的某种情感。也有部分老师只关注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忽视方法和体验,常常都是教师辛辛苦苦教完内容,学生却收获甚微。所有的这些现象都割裂了教学的三维目标,从而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
      二、课堂教学内容比较乱。知识点不够系统化。
      老师在处理教材的时候,有时候抓不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追求的是一些花架子或者是过多的创设情景。比如,许多老师在处理课文理解中,所进行的教学都是浅层次的,一堂课下来,学生都不知道自己学到了什么或掌握了什么。
      三、教学活动的外化
      现在,很多农村中学课堂都很热闹,课堂活动很多,形式也多样,但事实上,很多都是表面上的热闹,所谓的“自主”变成了“自流”。活动中部分学生都不知道该干什么。更不用说课堂的效率。所谓的“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课堂中的许多小组合作,往往只是一种形式,所解决的问题也不是小组成员合作的结果,更不用说去“探究”了。
      四、教学层次低下
      如果教师教的,则学生通过自学可以学会的,那这种教学就是低效的或者是无效的,而在如今农村中学课堂教学中,这种现象很常见。比如英语课堂,老师在教词汇的时候,会花很多时间去讲词的用法,而这些学生往往可以借助字典等工具书自行解决。而老师需要做的,就是指给学生重点。这样的话,就能提高时间利用率。
      五 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之间相悖而行。不能有机结合。
      课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体,处处蕴含着矛盾,其中计划与目标之间的平衡与突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教学计划体现对文本的尊重,教学过程体现对学生的尊重。计划体现教学的计划性,过程体现教学的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但是计划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有利也有弊。农村中学课堂教学有时过于强调教学目标,从而影响或遏制了课堂过程。因此,在如今农村中学课堂中计划和实际教学过程的动态平衡,老师往往难以做到,从而导致课堂的低效。因此,如何克服这些现象,在现阶段农村中学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有效教学”。所谓“有效”, 它有三个指标:(1)学习进度(2)学习结果(3)学习体验。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的。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的。因此有效的教学关注的是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关注的是教师的教学策略;需要的是教师的反思意识。
      其次、针对学科本身的特点,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解决学生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提高教学层次。比如,在新课的教授中,把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放在教案中,让学生自行完成。学生不能解决的和重难点放在课前预习中,通过开展相关活动来帮助学生解决。在试卷讲评中,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然后确定评讲的重难点。从而避免学生懂的还是懂的;不懂的地方还是不懂。课堂效率可想而知。                                                                
      其三、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1)知识与技能的整合。知识和技能目标是三维目标中的基础性目标,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是课堂教学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常规性任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确定将要完成的具体教学目标。这样可以帮助教师选择教学内容和确定教学效果。(2)过程与方法的融合。过程与方法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教师不仅要明确知识与能力的获得要经过哪些步骤、程序和阶段,还要懂得在过程的前、中、后应该采取何种方法实现教学的最优化。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手段,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得到愉快得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变被动为主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契合。我们知道课程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和形成运用知识的技能,而且要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情感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巩固基础知识和提高能力水平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创造氛围,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和感悟。烈的讨论,从而使学生对广告有了更深和更理性的理解。其六、预设与生成的动态平衡。 

    总之,学生的情绪、参与、交流、思维和生成的状态,和教师的思想、智慧、激情、个性与文化是教学有效性原根本因素,只有充分关注和利用好这些因素,我们农村学校课堂教学必将是有效的,而且是高效的。  

     


    点击次数:70  发布日期:2017/4/4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