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留守山娃更需爱 “三多”关怀育贤才 黄国钧

      留守山娃更需爱  “三多”关怀育贤才

          ——山村初中班主任工作体验谈

       ◎   广西梧州市新地第二初级中学      黄国钧 

     

                   

    内容提要:偏僻山村初中班主任工作要做得好,就要充分重视做好留守山娃学生的工作,给他们奉献一颗爱心,因为这些“问题生”更需要爱。只要同他们沟通多掏心,对他们犯错多体谅,对后进生多帮扶,这样“三多”关怀,就一定能做出成效来。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  留守山娃  掏心  体谅   帮扶

         都说留守山娃问题多,都说隔代教养无奈何。

         我说留守山娃更需爱,我说“三多”关怀育贤才。

         我是偏僻山村镇办初中的一名青年教师,2008年应聘“特岗”来到梧州市新地第二初级中学(原苍梧县榃会初中)任教并当上班主任。说实话,新地第二初级中学设施简陋,条件艰苦,本应撤并的,经不起当地村民强烈要求保留下来,如果撤并,他们的许多孩子就没有初中读了,因为这里地处偏远山沟,青壮年男女大多外出打工,留守山沟的爷孙两辈耕耘田地,力不从心,收入微薄。送孩子到镇上初中寄宿生活费都交不起,难得村边有所简陋初中就近走读,让孩子多上几年学就相当不错了。这确是无奈的客观现实。我也是农家孩子出身,历尽几多艰辛,克服几多磨难,好不容易考上师院才有今日从教来到这所山村初中,我十分珍惜这份工作。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怀揣陶行知教育思想接手班主任工作,对山娃有爱心,对工作有热情,我就有了做好工作的本钱。因而,艰苦的条件难不倒我,简陋的设备我更不嫌弃;我学过辩证法,懂得精神可以反作用于物质条件,心态决定成败。困难的环境正是磨炼意志砥砺才华的试金石。我决心要为留守山娃奉献爱心,把他们哺育成为于家于国都有用的贤才。我努力奋斗的这几年,功夫不负有心人,居然让这毫不起眼的山村初中有一名留守娃学生考上了自治区示范高中,其余的24名初中毕业生都兴高采烈地升上了县职业技术学校。可算得上我这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初见成效,回首体验,可谓“三多”:多掏心,多体谅,多帮扶。

                     一 、 沟通多掏心

    育人先育心,沟通多掏心。

    通过深入了解得知,我们这学校的学生,大多父母均外出打工挣钱养家,留下老人和孩子守家种田地,孩子从小由老人教养,姑息任性的多,情理训导的少,春风化雨般父爱母爱亲情熏陶更有所缺失,以致不少孩子性情脾气偏颇,甚至逆反,吃软不吃硬,猫儿毛——捋得戳不得。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还有问题的另一方面,就是我们这里的留守山娃子,大多学科成绩不理想,“小升初检测”(不能叫也不准叫“小升初考试”)双科(指语文、数学)总分不达60分,别提无缘上县实验中学,县办新地初级中学上不了,就连办学条件相对好点的新地第一初级中学(镇办)也上不了,只好也只能在偏远的新地第二初级中学(也是镇办)就读了。因而,这里的学生文化基础就相对薄弱得多了。

    按照传统说法,就会把这些孩子叫“双差生”,但我不愿意也决不会叫他们做“双差生”,最甚的叫法也仅可叫“问题生”,既客观地承认他们身上确实有问题,又主观地心理上不歧视不嫌弃他们,应该从情感上接纳他们,热情真挚地帮助他们,诚心地教育引导他们健康成长,使他们即使不能成英才,也要成贤才,而不致成歪料。就抱着这样的观念,我对这些留守山娃问题生倾注爱心,决心要把他们培育成为有用的贤才。

    我先确定自己做班主任的策略,从育心作出发点,在导学的过程中,对我的学生育德与育智并举,用邓小平的说法就是德育与智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我的做法就是沟通多掏心,真心换他心,个别多交流,抽空多谈心。我诚恳地把自己由一个农村孩子成长为人民教师的经历与他们平等交心。为了促膝谈心,我充分利用周末假日,翻山越岭,入户访谈,踏遍本班学生分布的大小十多个山村。从拉家常入手,从问农活入题,从肯定不同孩子的个性长处套近乎,拉近心与心的距离,赢得老人与孩子对我的信任和热情,然后切入读书话题,顺势导引他们放长眼光,展望读书改变命运的光明前景,举出本村本乡镇读书出息有成效的鲜活事例,增强他们协作向学的向心力,增强他们学得进学得好的信心和力量。对每个学生微小进步和每一点良好表现行为都尽量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勉励。就这样,他们都乐意将心里话对我毫无保留地说出来。

    我任教班的学生钟石柱,经常旷课迟到,我入村进户同他和他爷爷作了倾心交谈后,小钟不但旷课迟到现象不再出现,过去经常缺交的数学作业也常常按时完成交上来了。像他这样明显进步的学生还有龚金土,黎火华等。

                         二 、 犯错多体谅

    给爱助成长,犯错多体谅。

    对这些渴望亲情关爱的留守山娃子学生,我是采用这样的举措:有进步,多表扬;有了错,多体谅。让这些学生时时感受到师爱呵护的温暖。微小进步多表扬,孩子心里暖洋洋。这让山娃成长更有信心和力量,这是不言而喻的。更重要的是,当着这些山娃犯错的时候,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就需格外慎重加小心。批评教育是需要的,但必需掌握程度,掌握角度,掌握语气;批评太轻,对其教育不深刻,于改过不利;批评偏了,有失公正,其心不服;批评重了,伤其自尊心,会自此一蹶不振;控制好批评的“火候”,就显得特别的重要了。

    去年秋,一次放晚学回家路上,三个都是训村的我班学生偷了山旁的柑子,被果园主人发现,园主第二天告到学校。学校当即责成我调查处理。我先向园主了解详情,得知这三个孩子仅偷摘了一只果子,但那是园主特意引进试验的杂交嫁接新品种“皇帝柑”。我把这犯错的三个孩子找到我办公室来谈话。他们一到我办公室,还没等我开口,就都流着眼泪认错了。我就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既然你们都认错了,也知道了错误性质的严重性,我就相信你们一定会彻底改正,决不重犯,以后还是好学生,还会用实际行动证明你们确是进步了。”我给他们每人一元钱,让他们亲自交到园主手上赔礼认错,请园主收下这3元赔偿钱,得到了园主的谅解。当园主得知这3元钱是我送给学生当赔偿钱之后,园主第二天找上门来把钱还给我还请求我原谅这三个学生,说认了错就算了,不要给予处罚。我抓住机会,让这 三个孩子都在班上作了检讨后,宣布免于处分是因为他们知错认错态度好,勇于认错改过还是好学生。我还让大家都充分认识到偷果子事件性质是严重的,行为是错误的,是违反了校规校纪的,大家都要引以为戒。此后,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事件。这三个学生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成为遵规守纪的好学生。

                      三  、 后进多帮扶

    留守山娃肯吃苦,功课后进需帮扶。

    我看到这些山村孩子,从小在山沟长大,受山村农民勤劳淳朴好品德的熏陶,能吃苦,能耐劳,我敢肯定,只要我们多帮扶,功课后进的状况是可以逐步改变的。

    怎么帮扶?帮扶先帮心。我着重从转变这些山娃子的观念抓起,启发他们认识到学好功课,并不是其爷爷奶奶要其学,也不是其爸爸妈妈要其学,而是其自己本身的成长发展需要学,立足社会需要学,改变农村穷面貌更需要学;从亲人养育“我”“要我学”转变为“我”自己的做人立身处世促使“我要学”;学功课的动力就由外因转变为内因驱动。学功课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就大大提高了。当着他们明确了学习功课的目的主要是为自己,次要才是为报答父母养育之恩,他们就会不但上课专心听课,课外复习、作业也会积极、主动多了。这就是帮扶先帮心的效果。

    我当班主任又教他们的数学课,虽然教的教本是初中的,但当我发现这些孩子的小学阶段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技能还没有掌握好的时候,我就耐心细致地帮他们一个一个知识点逐一补上来。学生莫 小芳连“九九表”也背不顺畅,我就捡了几个粉笔盒硬纸板教她做“九九表乘法口诀”活动记忆卡揣在怀里,回家山路上拿出来唸唸,烧火做饭时想想背背,记不清又拿出来唸唸,硬是在一个星期的课余时间把这一知识点补上来。

    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说过:“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科学是关于方法的科学。”我在帮扶学生的过程中,特别注意在学习方法方面作引导,根据不同的学科分别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语文宜加强读写训练,我自掏腰包替他们订了《初中生读写训练》《初中生优秀作文选刊》,还强调叫他们养成写日记练随笔提高写作表达能力。数学宜夯实基础知识和基本运算技能。物理宜列表对比记忆一些基本物理性质和物理公式,化学宜与物理对比着区分不同的理化现象及本质规律······

    对农村低保户、特困户学生,我指导他们利用寒暑假较长假期做些力所能及的有酬工作,如上山找草药换钱帮补家用及自力更生解决一部分学习、生活费用。还指导帮助他们学会科学地统筹安排好家务劳动与读书学习,尽量做到读书做工两不误。

    总而言之,留守山娃初中学生尽管这样那样的问题多多,给我们做班主任的带来不少“麻烦”,但只要我们有一颗爱心,同情这些留守山娃学生,舍得给这些学生奉献爱心,同他们沟通多掏心,当他们犯了错多体谅,对待他们当中的后进生多帮扶,这样做到“三多”,那么,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就一定能跨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人民出版社   1993年10月版

    (2)  袁振国 当代教育学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年6月版

    (3)  陈福安 中学心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4月版

    (4)  章建跃 中学数学教学     北京教育出版社 2001年1月版

     

     


    点击次数:196  发布日期:2017/4/4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