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教学模式 马泽龙
浅谈“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教学模式
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城关四小——马泽龙
[摘要]: 小学数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素质,体现了教师和学生观念的转变,让学生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转变为数学能力。
[关键词]: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学会思维;自主探究;提高实效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实施以来,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课堂教学改革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在民主、科学、开放的课堂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方法被广泛的应用,在这个过程中出现、形成和构建了一种体现素质教育精神、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种教学模式和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有个共同的特点,即“先学后教”和“少教多练”。 我校各年级、各学科普遍地灵活运用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实践证明,也说明了一点:放手以后学生也能学好,甚至能学得更好。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是切实可行的。下面就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一、“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优化了数学课堂教学结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大部分教师还是存在一些陈旧的教学理念,比如:上课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主动讲,学生被动听,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好。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实现师生在课堂中的角色转变,把课堂还给学生。“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比较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它把每节课的基本结构概括为三个方面:“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三个方面环环紧扣,它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变接受为探究,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不再感到学习很枯燥、很累。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优势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一)课堂模式由“静”变“动”。
在课堂上,“先学”就是教师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简明揭示学习目标,指导学生经过独立自学发现疑难和问题。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教学目标和自学指导自主学习、自主尝试和亲身体验。“后教”就是教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疑难问题,让学生教学生即所谓的“兵教兵 "。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在这一环节上,教师要充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讲解,创设民主、平等、竞争的氛围,这一过程学生不是很规矩地坐在那,他们在教师面前坦然而自信地相互交谈学习内容,一会儿争论,一会儿记录,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二)由一讲到底向10+30分钟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
在教学过程中先采取“20+20”模式,即老师只能讲20分钟,其余时间留给学生;最后逐步实现10+30分钟的课堂教学模式,即老师只讲授10分钟,剩下的时间留给学生练习。这种方式既解决了“满堂灌”“填鸭式”,又节省了宝贵的课堂时间,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做针对性练习,改变了以往那种“精疲力竭”的课堂教学,从此不再口干舌燥,无形中减轻了教师的课堂“负担”。整个过程“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学习方式的变化。
在学生教学生的过程中,学生总结得不完整、达不到深度的,教师再补充或更正,将教师一人的责任、压力、负担分解到多人身上。同时“兵教兵”的过程使学生更能接受,因为他们的思路和方式是更合乎学生的实际。“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模式下的数学课堂每节课都像考试一样紧张,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得紧张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玄机”之一。“先学”是第一次考试,“后教”是第二次考试,进行“兵教兵”“当堂训练”是第三次考试。
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创新了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新一轮课程改革进一步明确了数学课堂教学在学校教育中所占有的特殊地位,尤其是《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数学课堂教学主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使学生表达清晰、思考有条理;使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锲而不舍的精神;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认识世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一方面与新课程改革要求的精神相一致,另一方面这种模式应用得当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高度集中,因为每一步都有明确的任务、明确的时间、明确的学后检测。“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真正地的改变了以往的“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怎样教会学生学。整个过程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使学生树立了自信心、强化了自主意识、培养了自学习惯,促进快节奏地完成学习任务。形成合作学习、互动学习、探究学习的风气。
三、“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实践证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就是能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让每个学生会学习,学得好。如何灵活运用这个教学法能够大幅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1、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能够唤醒每个学生的自我改变、主动发展的意识,能够解放每个学生内在的求知欲,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也就有了责任感,他们能像竞赛那样紧张地看书、练习、更正、讨论,最后又像竞赛那样当堂完成作业。这样,课堂上有动有静,静动结合,学习效率就特别高。
2、运用这种教学法,能够及时、准确反馈信息,当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后通过后教当堂解决学生自学中暴露出的问题。
3、通过当堂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堂堂清”。学生练习后由教师点拨和纠正,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当堂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能力,举一反三,学生不仅理解了知识,当堂完成作业,老师也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为课后的作业辅导打下了基础。
4、能够“培尖”、“补差”:优生通过自己看书、练习,做对检测题,完成学习任务后,就当小老师,帮助别人学习,优生也会对知识进一步理解,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真正地培了“尖”;同时,差生的问题也能当堂解决,当堂达标,力争一个也不掉队,也就真正地补了“差”。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真正达到了人人学好的目标。
5、“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了学习,这是提高教学质量最根本的法宝。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这是整个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内容。因此,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教会学生终身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一流人才的需要。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就数学课堂教学而言,教师要善于充分挖掘每个模式的教学功能,避免陷入教学模式单一僵化的误区,广大教师要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摸索适合于新理念的、适合于学情和个人特点的新的模式。作为一名研究型教师,要在继承和发扬每种教学模式传统优势基础上,不断整合与创建新的教学模式,形成个人独特的教学风格。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2. 刘香芝的《洋思中学课堂教学模式》(2009-12-12)
3.蔡林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