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伴随学生快乐成长 郑丹
3
识字伴随学生快乐成长
◎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彭家希望小学 郑丹
识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识字教学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新课程倡导“认写分开、多认少写,识字提速,尽早阅读”的识字教学新理念。而阅读教学识字量是前提和基础,通过顺利阅读拓展知识面,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而低段学生识字量的不足,严重制约了阅读能力的发展,成为语文教学的“瓶颈”,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速度和质量。如何提高学生识字的速度和质量,如何把枯燥无味的识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在教学过程中,本人做了一些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激发兴趣——乐意学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如果孩子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如:在开课初,我就演示几个学生在学前接触过的有代表性的会意字,形声字,通过画面与文字的演变,使学生将自己头脑中的资源与眼前所见的画面产生联系,从而激起学生探索祖国文字奥秘的欲望,对学习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我利用讲故事、猜谜语等方法,让学生较好地记住字形。如教“茶”字时,讲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个人,家里没有茶叶了,请佣人去借。他叫佣人戴上草帽,穿上木屐,说邻居会知道他要借什么。小朋友知道为什么吗?想了一会儿,有小朋友说,草帽就是“艹”,木屐就是“木”,中间就是“人”合起来就是“茶”。猜谜,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还能加深对字、词、意的理解,使字心字形、词义在学生大脑中留下痕迹,形成记忆的兴奋点,有的学生还用这种方法认识和记住了很多字。
二、变换形式——玩中学
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教学中,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开展游戏,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如:猜字谜,找朋友、风车转转......将这些儿童学前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1、找朋友。把生字卡发到同学的手中,一个学生拿着“秋”字说:“我是‘秋’,谁和我做朋友?”另一个拿着“天”的学生马上出来和“秋”合在一起,说:“我和‘秋’组成‘秋天’。”全班读“秋天”。
2、摘水果。老师先画出不同的果树,再把写有形近字的水果形卡片贴到相应的果树上,如:“瞄、描”,“晴、睛”,“栏、拦”等。教师读哪个字,就让学生把带有这个字的水果摘下来,然后用这个字组词。
三、教给方法——学会学
教学是以动态形式呈现出来,而结果则以静态形式存在于学生的主观世界之中,为了孩子们都想学,都会学。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与规律。汉字是属于表意文字,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形声字。因此,正确掌握形声字是完成小学识字任务的关键之一。
在形声字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分析形声字形旁的表意功能。如在“江、河、海”,“跑、跳、跃”两组形声字的教学中,教师先后分析并要求学生区分“三点水”旁和“足”字旁的表意功能。告诉孩子们“三点水”旁表示与水有关的意义,“足”字旁表示与“足”或“脚”有关的意义。学生正确区分了这些部首,就能很好地掌握带有“三点水”旁和“足”字旁的汉字了。
四、再现生活情景——扩展学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识字,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识字途径。这正印证了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指导思想:学语文,用语文,语文生活化。我们应该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如举办 “娃娃超市”、“动物运动会”、 “逛家电商场”等等识字活动。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过:“活动和交往是发展的源泉。”活动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和社会生活相沟通,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人更广阔的周围环境,以吸收各种信息,扩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因此,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比如在设计《自选商场》时,又选择了“娃娃超市”,让学生在课前由爸爸、妈妈带领去逛逛超市,看看超市中有些什么商品,并请爸爸、妈妈帮忙孩子记住一些常用商品的名称,第二天在课堂上,孩子们就有讨论的话题了,而对于课文中的一些词语,由于自己亲自去过,动嘴问过,因此学生很容易就学会了。
五、识写结合——重视写
汉字书写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正确的书写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记住字形,也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品味汉字文化。若忽视书写指导,可能导致学生能闻音知义而无法书其形,字形间架结构不准确,失去汉字的美观。还可能使学生书写不流畅或“多笔少划”,这也就为以后的教学埋下“祸根”——写错别字。因此,识写应有机结合,切勿“忽视书写”。
识字教学的方法有很多,如何从众多的方法中找到适合每个学生个体、个性的方法呢?这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尝试。孩子们很多看似幼稚的想法却闪耀着智慧的光华。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如能以满腔的热情为学生铺路搭桥,帮助学生寻找出隐含在汉字中的童趣,那么识字将不再是负担,而会成为一种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