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李雄明
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 四川省平昌县雷山小学 李雄明
随着当代信息技术向教育领域的扩展,教育活动中的科技含量越来越多。那么,小学语文教学怎样才能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得力助手,又成为教师指导教学的重要手段,真正为教学服务呢? 要想使现代教育技术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作用,要精心设计信息技术内容外,还必须组织好各个教学环节,灵活运用。
一、视听并茂激发学习兴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小学生积极认识、积极探究的学习心理特征,也就是说兴趣是小学生最好、最有持久力的学习动力。一个对学科知识无兴趣也无需要的学生是不能持久努力学习这门学科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再现情境,以直观、形象的特点,逼真的印象引起学生的注意,使课文内容形象化,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保持兴奋的情绪。如在教《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我先让学生闭目倾听配有音乐的课文朗读录音,逼真生动优美的声音,使学生仿佛来到了西沙群岛,紧接着让学生一边看西沙群岛的美景,一边听我启发讲解。这样,五光十色的海水、海底嬉戏的鱼群、蠕动着的海参、披甲的龙虾、美丽的珊瑚;海滩上各种好看的贝壳和巨大的海龟、生长着奇特树木的海岛和鸥鸟飞翔、嬉戏、孵卵、多种鸟蛋堆放于鸟巢等新奇有趣的事物活生生地呈现在儿童的面前。
二、解决难点加强记忆
在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处不断引入新奇的背景,创设多种情境,把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能更好、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课文内容,从而深入地理解文章中心,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学生智力。执教《二泉映月》一课,二胡声在教室里回荡,也在学生们的心中回旋。同学们闭目倾听,那委婉连绵的二胡声,一声一声扣击着学生的心,他们有的心痛、有的感慨、有的愤怒、有的怜悯,百感汇集于心。在突破难点时,我把《二泉映月》的琴声截分为两部分,分别放在学生重点理解阿炳借琴声表达心声的自然段的起初和高潮部分,更加直观的让孩子们体会了琴声的变化和阿炳的心声,体会到了琴由心生,心随琴动的意境。听着学生随着音乐的舒缓起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我也被感染了。
三、突破语文教学的难点
在语文教学中,有些内容词句包含的意义是非常抽象的,这些内容仅仅靠老师的讲解很难使学生理解,而电教媒体能活化课文内容情景,化难为易,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教学《画家乡》一课时,课文中描述的景象是那么美,可是孩子们光在那看书是感受不到了。搜集了大量相关资料,精心制作了相关的教学课件,引导学生欣赏图片,在学习课文学生很快的就感受到了课文所描绘的家乡的美。这一环节的设计,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氛围,对学生的情感起到了很好的渲染,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电教媒体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直接表现各种事物和现象,使教学中一些无法让学生实际接触的事物可以通过声音和画面显示出来,拓宽学生的视野,获取学习所需的材料,为学生提供具体生动的形象,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四、增加语文知识信息量
朱作仁教授把学习语文的规律概括为两句话:大量读写,读写结合。那么,如何迅速有效地扩大学生的吸收量,在于如何使学生的阅读范围扩大,阅读总量剧增,背诵课文增多,阅读速度加快,最终提高阅读效率,提高人文素养。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结合,为以上几个方面的落实提供了条件。
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知识的获取与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做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以此证明人必须调动多种感官才能达到较好信息摄取。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得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他还做了另一个实验,是关于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是这样的: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一句话,也只有多种感官的综合参与才能较好地保持记忆效果。由此可见,多媒体计算机应用于语文教学过程不仅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因此,我每周至少抽出一节语文课带领学生到微机室进行网上阅读,学生也是兴趣盎然。我引导学生在自己的文件夹中建立了“词语宝库”“精彩摘录”等文件,养成了“不动键盘不读书”的习惯。通过长期的网上阅读,学生的阅读量明显增加了。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积累,又弥补了课堂教学内容的不足。
总之,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创造教学的愉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充分开拓学生思路,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营造了最理想的教学环境,为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营造出轻松、和谐的学习空间。
著名科学家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把整个地球翻转过来。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就是这个“支点”。它威力无穷,充满生机;它给了语文教学以新的“奶酪”,为语文教学开辟了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