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建设校园文化 马明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建设校园文化
    ◎    甘肃省高台县南华初级中学   马   明
    摘   要:一所学校是否具有自己的特色,是否能够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壮大和发展,最重要的就是学校是否拥有自己的文化。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和深入,建设新课程理念下的校园文化,将更加彰显一个学校的深层次内涵,实现学校与社会、学校与时代的融合,从而打造学校自己的品牌,形成学校自己的价值观念。建设一个充满温馨、书香四溢的校园,是我们身为人师梦寐以求的追求。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有机组合部分,对课程的实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与课程改革关系密切。学校文化建设与课程改革是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结合我校情况,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构建一个积极向上、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和谐校园文化体系,努力提升我校的办学水平。
    一、教师文化建设
    重视教师的发展和培养。这是学校进行队伍建设,走内涵发展的基本保证。教育是以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教师是育人的关键,没有一支高素质的优秀教师队伍,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1.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引领教师发展
    围绕“做学生心中的好老师”这一目标,引导教师团结奋进、默默耕耘,在平凡的岗位上争创佳绩,以 “爱”为基调,引导教师爱校如家、爱生如子。
    2.构建业务平台,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通过读书竞赛、专业考试、学科培训等系列活动,为教师搭建提高自身素质的平台;通过组织教师观看视频、钻研教材、集体备课、说课评课、观摩优秀课例、分析教学案例等业务活动,促使教师在交流互动中成长;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来取人之长补已之短,不断提升业务水平。
    3.塑造教师形象,培养文化内涵
    教师的形象体现了一位教师的文化内涵,我校以“美”为准绳塑造教师的形象,并把教师塑形工程当作一项长期有效的工作来抓,要求教师语言文明礼貌,用语准确生动;行为得当,举止文明;仪表符合教师职业特点,符合教师职业要求和审美标准,衣着整洁大方,精神饱满抖擞。
    二、学生文化建设
    1.重视养成教育,培养良好习惯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我始终校将养成教育作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点,结合学校的实情,制定了便于学生认识和遵守的《南华初中学生一日常规》,即:一声问候:师生问候;两个轻声:说话轻声、走路轻声;三个安静:上课安静、集队安静、做操安静;四个整洁:衣着整洁、书包整洁、课桌椅整洁、身边环境整洁;五项自觉:自觉遵守纪律、自觉参加活动、自觉完成作业、自觉参加劳动、自觉做好“两操”;六个不准:不准进入网吧、不准带零食到校、不准随地吐痰和乱扔纸屑、不准说不文明的语言、不准攀折花草树木、不准做危险的游戏。全校学生都要熟记一日常规,每天都要对照执行。
    2.针对学生情况,开展专项活动
    如初一新生天性活泼好动,往往使其在课间追逐、打吵、喧闹,学生抄作业现象也是令人头痛的问题,以及其他诸如仪容仪表、上课纪律松散、乱扔垃圾等问题,都可以先“堵”为快。学校开展了各种专项检查评比活动,利用“班团队主题活动”,班主任随班听课活动,加大老师和行政巡视频率,实现管理“零距离”,规范学生行为,减少学生违纪的机会,同时在学生心里树立是否观念。
    3.进行青春期教育,形成健康心理
    初中阶段是学生个性发育的一个特殊阶段,心理上自我意识高涨,独立意识增强,逆反心理尤为突出。在得不到家长、老师的理解,甚至遭到父母、老师的训斥时,有的就盲目交朋友,寻找精神安慰,于是网络聊天、早恋出现了。我校每年都对学生进行青春期健康教育,疏导学生心理。引导学生正确健康地应对心理变化期出现的各种状况。尤其对女生专门进行自尊自爱教育,组织观看一些录像教育片,提高自律和防范意识,经常向家长、老师印发心理健康教育资料。
    通过这些引导和疏导的方式,在学生中培养积极进取的思想风貌,形成健康平和的心理状态,迈好人生关键时期的每一步。
    三、环境文化的建设
    学校是传承文化的阵地,是学生成长的乐园、进步的摇篮。优美的校园环境是一幅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精美画卷,更是一部内容丰富、形式立体的教科书,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着强大的推动力量。因此,近年来我校立足本校实际加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
    1.让文化驻留校园
    “让每面墙壁说话、让每寸土地传情”,在教室、走廊、过道等处张挂名人字画,书写名言警句,使其能发挥它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我校在美化校园景观的同时,也不忘让草木生情、让墙壁说话,时时提醒校园人的言行,刻刻陶冶校园人的性情。如在芳草茵茵的草坪上,竖立“我很幼小,请别伤我!” 等之类的卡通标语; 在楼道间,悬挂着的科学家、名人画像和名言警句;在绿化带的小径上, 设计了别具一格的铭文碑、诗词名句、教育缄言……加上栩栩如生、图文并茂的文化墙,营造了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长期处于这种典雅、温馨,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工作、生活环境的潜移默化中,师生员工焉能不受到精神的净化、情感的陶冶、品格的升华!
    2.让书香充盈校园
    在“构建书香校园”的活动中,我校以班级布置为主线,建立班级图书角,精心布置学习园地。不少班级本着营造“书香教室”的要求,布置出了高品位、高质量的班容班貌。还定期开展读书读报,评书评报活动,把这一活动落实到位,不仅在校宣传栏内张贴学生的读书心得和习作,还在走廊的文化墙上粘贴学生的书法作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读书品味,用心灵和书进行交流,让浓郁的书香充盈学校的每个角落。
    总之,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持之以恒,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园文化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育人作用;构建起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希望农村中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既能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又能与时俱进适应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
     

    点击次数:66  发布日期:2016/4/3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