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看多彩世界 写鲜活习作 张艳华

    看多彩世界  写鲜活习作
    ◎   吉林省长岭县三团乡中心校   张艳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习作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教师训练的重点之一,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叶对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在小学的习作教学中,我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指导学生看多彩世界,写鲜活习作。
    一、以“趣”为桥,培养乐写心理
    1、创设情景,丰富题材
    笔者给了学生一个命题习作,《难忘的一堂课》,学生看了这个题目,都皱起了眉头,一眼茫然望着我,学生的眼神告诉我:这个习作不好写。我马上做出决定:不忙写!让大家下去准备一些赞美老师的诗歌,回忆发生在老师身上的感人情节,想想自己要对老师说的话。我的要求一说,整个教室活跃起来,同学们纷纷行动。到了第二天语文课,我出了两个问题让学生回答:“最大的一位数是几?最小的两位数是几?”然后出示卡片让学生回答:“看到这9、10,你想到些什么?”同学的回答五花八门,其中最多的说法是:“看到这两个数,我首先想到的是9月10日是教师节,我祝愿老师节日快乐!”然后我以《老师,您好!》为题上了一堂活动课,从《老师像妈妈》的音乐声中开始,同学们朗诵赞美老师的诗歌情并茂,讲老师动人的事声泪俱下,在音乐MTV《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中结束。活动结束后,再让学生以这堂课为内容,自己命题,自由写作。我看到同学们欣喜的表情,看到他们挥笔疾书的自信,我悟出一个道理:“作文难,有了兴趣就不难,难也感到甜。”
    2、要求适中少命题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应当从低年级开始。首要的工作是让小学生知道,写作就把自己特别想说的话写下来,人人都能做到,人人都能写。不断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使这种浓浓的兴趣得以长久地保持。从小学生学会写字那天起,就鼓励他们写话。不会写的字可以问别人,可以用拼音,甚至可以用图画代替。一名入学不久的小朋友写道:“wǒ学了《小小的船》,wǒ也xiǎng到上面去。”
    面对这样充满童趣的写话,老师、家长要爱护他们想说想写、敢说敢写的热情、冲动和愿望。表扬他们,夸奖他们,必定会使他们越写越爱写,越写越想写,越写越丰富。如果他们不断地得到肯定,就会不断地增强自信,不断地期待有下一次的成功。这样,学生当然会乐于去写。当学生把作文看做一种需要,他们就不会觉得作文是件难事了,久而久之,他们会把写作和游戏、睡觉、吃饭一样,看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会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写作充满自信。
    二、以真为本,培养乐写情感
    1、抓一景一物,一点一滴,诱发情感
    “一石激起千层浪”。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自然界中的一点花草,上学途中听到的一句话,也许就会引发出学生的许多联想、感叹、深思,有想法、有感触,就拿起手中的笔,写下想说的话,并把此练笔本取名《心语历程》。
    2、鼓励参与,表扬进步,激发情感
    让每个学生愿说敢写,积极主动,实行高等级制,多肯定、多表扬、多张贴,多一些:“你一定能……”的评语,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情感。习作得分只升不降,每次习作,只要比上一次有进步,老师毫无犹豫地给加10分、20分,甚至50分,学生作文的得分上不封顶,有时100分,有时105分,有时120分,写得更好可以得150分,甚至更高,这样,孩子们信心百倍,每次比的是增加了多少分,而不是总分,他们总是百倍投入,争取得到更高的加分,当二年级的孩子在全市的习作竞赛中比中高年级得奖的更多,发表的更多,孩子们笑颜如花,我也倍感欣慰。
    3、活动引领,写真写实,表达情感
    让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抓住契机,素描课堂,写一些贴近生活、有情、有喜、有趣的内容,写出一篇篇真实、自然、朴实、清新的文章
    三、以“新”为旗,培养独思个性
    1、多观察。观察是写文章的基础,通过观察知道写什么。这项工作要从一年级抓起,并长抓不懈,指导学生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在阅读中学习观察,在习作中学会观察,让学生在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获得真知,储存信息开扩视野、陶冶情操。
    2、多阅读。阅读也是作文的基础,通过阅读可以知道怎样写。老师要指导学生读好语文书,读好课外书,坚持写读书笔记。
    3、多思考。“文成于思”。思考正是当前作文训练中的薄弱环节,在作文过程中,处处离不开思考。教师要启发学生敢想、愿想、多想、会想,思考文章的中心,材料的选择,表达的方式等。
    4、多练笔。老舍先生说过:“写作最好的窍门是‘天天必写’、‘天天拿笔’。”这就要求学生要多练笔,可以从结合课文片断、坚持写日记、一题多作等方面入手。
    5、多修改。“文成于改。好文章是写出来的,也是改出来的,教师要交给学生修改的方法,用多种形式提高学生修改能力,培养学生修改习惯。
    鲜活的习作,需要做到形式多样化,取材生活化,语言儿童化,让它成为学生传情达意的工具,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它以“生活”为基础,以“真实”为准则,以“新颖”为前提,去描绘那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喜怒哀乐的家庭生活,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的自然生活,那就是习作教学的最高境界了。

     

    点击次数:149  发布日期:2015/12/20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