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初级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科学素质教育 赵继勇

    初级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科学素质教育
    ◎ 河北清河县 赵继勇
    化学教学大纲提出,初级中学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教育,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以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基本技能和能力,在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发展学生科学素质的基础,在科学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及自学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科学意识,让他们关心社会,关心自然。
    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质。
    一、让学生掌握化学的基本知识
    化学的基础知识是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的关键,通过基本知识的学习,使化学教学与日常生活、科学技术相结合、相联系,为以后学生从事科学工作和其他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中学阶段通过化学课程的教与学的活动,要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化学的基本知识。
    化学知识是发展学生科学素质的基础,是学生认识世界、面向社会以及自身发展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最典型的关键性知识主要有:①最基本的化学现象和事实、最普遍的化学常识及科学知识。②化学计量系统,化学用语,命名法。③最重要的化学概念和最基本的化学反应原理,包括单质、化合物、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方程式等。④典型金属、典型非金属、稀有气体以及有关的化合物知识。⑤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物、化学与物理的关系,化学在日常生活与生产中的重大应用以及与当前社会发展与生活密切关联的问题。
    二、培养学生的科学发展能力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科学素质教育要应该强调培养、发展学生的科学能力。科学能力是科学素质教育的核心。科学能力应是获取科学知识和探索科学新知识的能力,自然科学方法论是培养学生科学能力的依据,对学生而言,主要有学习、掌握、理解、分析、归纳演绎等,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组织学生学习知识训练学生的科学能力。 它是一个能力范畴的概念,其包括的内容比较广泛,如有观察、思维、想象、实际操作和创造能力等,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能力注重以下几方面:
    (1)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化学实的基本要素,是一种全面的综合能力,包含相当高的独立探索能力和创造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具体化为以下几个方面:①观察要确定目的,能运用正确的观察方法。②会做观察记录、报告。③根据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初始结论,如实写出实验报告。
    (2)思维能力
    利用化学学科知识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他们对事物进行对比、类比、逻辑推理的能力。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利用有关化学知识的特点,进行相关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元素核外电子数的特点时,利用同族元素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数的特点,在已知钠元素的性质后,可以演绎推理出钾元素的性质,培养学生演绎思维能力。利用元素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电子数不同,元素性质也不同,这样培养学生的对比能力和分析能力等。
    (3)自学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观察、理解、思维、记忆等能力基础上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自学能力,能独立地获得和探求新知识。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从以下三个方面:①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教给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②着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训练。③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理解能力
    初中化学的概念涉及微观粒子组成、结构和变化,它与宏观的现象有着本质的区别是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所以在中学化学的教学实际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学生学生不断的扩大知识范围和增大知识深度,在化学反应中有些反常现象或实验失败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 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原因,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得以提高。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在化学实验中要做到以下三点:①掌握所学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实验条件和现象。②掌握所学化学基本概念的确切含义,会分析物质发生变化时的原因。③掌握所学的化学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区别。④对所学化学反应规律作出正确的推断。
    三、科学的方法施教
    在化学的教学中掌握科学方法对学生学习知识的角度或者从发展能力的角度来看都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一旦掌握了科学方法,就能更深刻的理解和更牢固的掌握化学知识,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化学的科学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一般采用下列程序来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
    (1)课前预习
    搜集有关资料、文献和数据
    (2)学生独立做实验
    观察现象、记录现象、观察反应条件
    (3)得出规律性结论
    实验数据分析、处理有关数据、得规律性结论
    四、科学意识的形成
    化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在化学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唯物的世界观,自然科学观,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实际问题,要有科学意识的进行对待、处理或解决。树立起尊重事实的观点,树立相信科学、反对迷信的观点,树立为科学而不断探索、不断奋斗的观点等。
    使学生形成化学科学意识,这也是化学素质教学的一个应重点加强的方面。我们的教育最起码应做到:一个受过中学化学教育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化学问题时,不但要求他们能说出问题的原因,还应该知道这是化学现象的化学科学意识。就好比说,经常会听到有关“鬼火”的故事,中学生应该知道,不应相信迷信。要培养学生化学科学意识,最主要的手段应该是让学生参与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可以采取活动课的形式,让学生亲身经历周围环境中存在的化学问题。
    五、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要通过多种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对发展学生科学素质有很重要的意义。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助友爱,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积极拼搏,勇往直前的良好品质?,从而使学生克服困难,面对失败而发奋努力。为进一步升入高中打下良好的基础。

    点击次数:56  发布日期:2015/10/24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