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的有效课堂教学体会 陈金强
新课程下的有效课堂教学体会
◎ 宁夏中卫市 陈金强
在现今的教学生态中,教育教学质量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内功的比拼和效率的竞争,那种累死老师、耗死学生的死耗硬熬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唯有提高有效教学乃至高效教学的课堂,才能达到预期的收获。所谓有效教学,强调的是“四有”,即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有效用。以往教师在课堂上掰开揉碎,讲深讲透,学生不用动脑筋就能听明白,这样的课被认为是好课,这实际上是降低了教学内容的思维价值,久而久之,造成学生的一种惰性,他们不需要想什么,也想不出什么。实际上不是教师给学生讲明白,而是要学生想明白,教师以为讲明白了,不一定是真明白了,而引导学生想明白了,一定是真明白了,也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
一、教师少讲学生反而多学
教师一般可以从学生学的效果和教师教的效果两个方面来考虑,泰兴洋思中学提出“先学后教(或先练后讲)、当堂训练”的教学流程;山东杜郎口中学提出“预习-展示-反馈”三板块一体、“10加35”模式(教师讲10分钟左右,学生活动35分钟左右);有的地区、学校的教学提出“激趣导入”、“有效新授”、“梯度练习”、“课堂作业”的四板块一体的教学流程,课堂教学实效明显提高。
教学要完全抛弃分析课文的程式,要以学生的阅读实践代替教师的分析讲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理解和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生的能干是令人叹服的。他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这样就不会像过去那样被动的回答问题、读书、记笔记,而是主动的参与,积极的讨论,大胆的质疑。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教师才能省心省力,也才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能力。魏书生说的“只有懒老师才能培养出勤学生”就是这个道理。
二、备课、上课的要求
1.备课时要对三套不同的教材来回比较,从而选择确定一种较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70% 左右要紧扣正在使用的教材,30% 左右要纵横渗透,综合整合,作相关发挥。2.在假期中把新学期的课完全备好,包括各次考试的题目,要有一个整体的备课框架,然后才上课。最好的教学策略是按照“整体→部分→整体”进行教学。3.备课要掌握教材的整体结构,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现状与需求。广泛搜集相关资料,合理取舍讲课的内容。只能讲授学生可能懂的内容,不能讲授学生无法理解的内容。4.上课怎样开头,怎样结束,要反复推敲。开头要激发兴趣,结束要让人回味。开头结束都力求短小精干,切忌拖泥带水。板书演示要清楚明了,重点关键要突出鲜明。坚决守时,决不压堂。5.上课要关心每位学生。要使绝大多数都能真懂。在让学生思考、操作、讨论时,优秀生和后进生应有所区别,体现出“因材施教”。要使优秀生感到一定困难,要使后进生感到在进步。6.要善于提出恰当的问题,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和独立操作的时间。一堂课要有动有静,有张有弛,有严肃有笑声。每一节课的最精华之处,一定要放慢速度,让学生能铭刻在心。7.教学过程的关键是“交流—互动”。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活动。学生的听、说、读、写、议、辩、练、评要交替进行。8.设计教案的核心是设计问题。问题要深浅适度,利于启发学生;问题要有生活背景,能激发兴趣;问题要有实际意义,为今后学习奠基;问题解答要及时反馈,真正巩固。9.提问与思维。“选择思维”的问题是:“这是唯一的解决办法吗?还有其它解决办法吗?”,增加思路。“前瞻思维”的问题是:“如果那样做,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要有预见。10.“情感思维”的问题是:“出现这样的结果满意吗?我的情感上能接受吗?”尝试体验;“换位思维”的问题是:“别人怎样看这个问题?别人会有怎样的感受?”设身处地。11.要鼓励学生提问题。要将学生的问题集中起来,进行系统研究。努力做到针对性强,切实帮助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从问题到问题,学无止境。12.每上一节课,要设想全人类都在倾听,要认真负责、实事求是、力戒偏见。要以自己的全部智慧来上好一节课,让学生如坐春风。“生命和使命”,价值统一。13.每次上课后,要及时记下自己成功之处和不足的地方。要作“教学日记”,随时总结经验,自觉进行反思。要及时将教学经验上升到模式建构,从个别上升到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