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张向勇 生本理念下初中语文情境教学浅谈

    生本理念下初中语文情境教学浅谈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昭化中学 张向勇
    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课堂中到底谁采用什么教学方法效果最好,这要老师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应用。多年来,特别是我校推行生本教育以来,我在情境教学省加以实践探究,注重教学中以情动人,以美感人,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充分发掘语文课的教育功能,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培养了高尚的审美情操。
    一、情境教学内涵浅释
    心理学认为情景是对人体有直接刺激作用,有一定的生物意义和社会学意义的具体环境。情境在激发人的某种情感方面有特定的作用。例如,在山野里闻虎啸与在动物园闻虎啸,人们所引起的感情是有区别的。情境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和氛围,引起学生情感体验,帮助迅速而正确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和谐全面发展,提高教学效率。可见,情境教学是从教学需要出发,教师依据教材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直观形象情知对称,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方法。
    二、情境教学特点
    1、直观形象性
    情境就是具体的场合、景象或境地。构成情境内容的,无论是人是物,是造化天然的,还是认为创设的,都是具体存在的,都是可以感知的对象。这些对象,或者用眼可以看到,用耳可以听到,用手可以触摸到,或者用多种感官可以同时感知到,可见形象性是情境教学的首要特征。
    2、情知对称性
    情境教学根据教学要求,从学生需要出发创设教学情境,做到“情境即在眼前,我在情境中”。充分体现教学过程中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并存,同时发挥作用,实现情知对称。语文情境教学情感性是关键,知识的传递不应该是教条式的,冷冰冰的知识和思想,学生是不会接受的,即使强制接受,也是暂时的。知识的传递伴随着浓烈的感情,才能达于学生的心胸。也只有饱和“感情的知识”,学生才乐于接受、理解、记忆和运用。情境教学中的直观形象情知对称,是在批判传统课堂教学对学生冷酷无情的基础上,主张情感教学,归还人类最美好的东西——感情,让教学充满爱,让教学对象在爱中学习,在爱中茁壮成长。
    三、教学情境预设
    1、创设愉快学习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师生感情融洽时,学生思维的大门成开放状态,思维活跃,反映敏捷。而当师生感情不融洽甚至对立时,其思维的大门成封闭状态,甚至排斥从教师那里发出的信息。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从爱生出发,尊重,公正,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保护和爱惜他们的身心健康,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师爱的温暖,这样学生才能以良好状态投入到学习中,教师应放下架子,蹲下身子,与学生一起去探究去发现,建立师生真正平等对话的平台直观形象情知对称,教师要由课堂的主宰者,操纵者,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平等、愉悦的学习氛围。
    2、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实践证明,没有情感,求知欲望不强烈,要掌握一定的知识是很难实现的,而人的情感体验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如果教师善于创设情境,去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健康的情感体验,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在教学中,依据教材特点,运用多种情境创设情境,激起学生阅读全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爱学习的习惯。
    四、情境教学意义
    1、情境教学有利于学生循着知识产生的脉络去准确把握学习的内容论文范文。情境教学能够模拟地回溯知识产生的过程,从而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教学内容,发展思维能力。
    2、情境教学还能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通过具体情境中的学习,学生可以清晰地感知所学知识能够解决什么类型的问题,又能从整体上把握问题依存的情境直观形象情知对称,这样,学生就能牢固地掌握知识应用的条件及其变式,从而灵活地迁移和应用学到的知识。
    经验告诉我们,情境教学能使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想象和思维,促进智力和能力的发展。教师科学创设情境更能让学生加强体验,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

    点击次数:58  发布日期:2015/8/31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