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强 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开展“谈话式”教学
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开展“谈话式”教学
重庆市北碚区柳荫镇中心小学校 朱志强
经过近几年反复琢磨,我深刻地感受到无论是名师课堂,还是我们一般教师的课堂,都在努力追求课堂的活力,课堂的生命力。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年龄小,自控力差,易走神,因此,老师们想方设法采用多种方式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这都是体现了课标中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的教学理念。经过自己的反复教学实践,我感受到“谈话式”教学方式让自己所教学班级的学生“活”起来了,课堂也更有了生机。
“谈话式”教学主要是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对话进行教学,师生双方都积极参与,从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课堂彰显的是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师生之间共同探讨,学生参与度高,反馈问题及时。小学语文课堂要开展好“谈话式”教学,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营造良好的氛围
我们追求“乐中学,学中乐”,从中能看出学生极力呼吁他们需要一种宽松、自主的课堂,这就需要教师为他们创造一个民主,让他们施展能力的学习空间。而“谈话式”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少了老师高高在上的威严,更多的是师生之间在平等、尊重、和谐,有时还很诙谐的场景下交流,各抒己见,共同探讨。这时,学生会更愿意放飞畅想的翅膀,在知识的天空翱翔,他们内心放松,思维不会禁锢,课堂的自然生成往往会带给我们无法预料的精彩,这不正是我们教育所追求的吗?所以,教师必须为学生创造宽松、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入情入景”,这样,课堂上的学生就会“活”起来。
二、学会倾听
学会听,认真听,才会关注问题,才会有自己的思考,才能对别人进行正确评价。这里的倾听不仅指的是教师,还有学生。很多教师习惯滔滔不绝地讲,即便是听学生说,一旦发现自己不满意的地方,马上就会去纠正,学生说话被打断了,思路也被打断了,信心也丧失了,这样学生很难有下一次的发言。学生在交流的时候,教师应该静下心来倾听,尊重和悦纳学生的意见,学生才有表达的欲望。而其他学生这个时候也更应该倾听,一是倾听是对别人的尊重,二是倾听的同时他们之间可以相互对比,相互学习和借鉴,才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所以,学会倾听是彼此间交流的基础。
三、注重引导
引导是“谈话式”教学中一个很关键的环节。课堂中,教师是组织者,是引导者,课堂氛围的营造需要教师,但是,如果把握不好,课堂也容易变成一团糟。再者,教师的引导必须有一个导向性,必须紧扣教学的主题,教师的每一句话语都紧紧围绕教学内容而谈,不是漫天而谈,这是学生不容易把控的。教师先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出话题,留足时间,让学生接着话题谈自己的见解,教师应及时、简明扼要但具有导向性的评价,鼓励性的评价,也需要我们很亲切、自然,还可诙谐地评价。通过教师的评价,学生自然就会明确回答问题的优劣,及今后努力的方向。在学生面对问题有一定难度的情况下,教师应及时启发,一步台阶变成两步,让学生能跟上思路。这样,学生在一种很快乐、很自然的情况下无形中就融入了知识的海洋,享受学习的过程,他还会厌学吗?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如果能恰当的运用好“谈话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就会少一份无形的压力,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学习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