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用 谈班级管理一二三
谈班级管理一二三
广西贺州市平桂管理区鹅塘镇山岛小学  李建用
摘要: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和细胞,是学校一切活动的基础和集中点。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密切联系各科任教老师,沟通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的桥梁,负有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生活指导的责任。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班风的好坏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也直接影响到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就班级管理中的“一爱”“二心”“三勤”谈几点班级管理的心得。
关键词:班级  管理  心得
班主任是天下最小的主任,但却担负着天下最大的责任。班主任工作是很有挑战性的工作,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世界,要想成为每个学生的朋友,就必须付出足够多的爱、耐心、细心和时间。下面就班级管理中的“一爱”“二心”“三勤”谈谈自己的带班心得,供大家参考。
一 爱
素质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以“爱”为主旋律,树立每个学生都能行的教育理念,给所有学生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使孩子们在“爱”的滋润中成长。我们老师应该用炽热的“师爱”去呵护他们、去关爱他们,用最真挚的爱去感动、感化他们。
如何对学生付出爱?我们很多人都会有很多体会。但是,在我看来,老师的爱不仅仅是语重心长的谆谆教诲,更在于为学生“雪中送炭,雨中送伞”,解燃眉之急。爱就应该爱得踏踏实实、真真切切,爱在实处,为学生办实事,让学生真正得到实惠的爱,这样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真心。
我班学生小华,因父母闹离婚,情绪低落,心事重重,学习成绩迅速下降,甚至出现了辍学的念头。当我得知这个情况后,便果断地决定家访,以了解孩子在家里的学习情况为理由,迂徊地同其父母交谈,然后旁敲侧击地用了许多事例,慢慢地开导小华的家长。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凭着一颗做老师良知的心,三番五次做家访,用自己的真诚慢慢地感化着家长、感染着家长、感动着家长。最后,大家为了孩子的将来,达成了一致,彻底解决了小华同学的心病。没有了后顾之忧,小华学习更加勤奋有劲,成绩也直线上升。由此可见,我们班主任只有以满腔的热忱爱我们的学生,学生才会报以我们不断的进步。    
师德之魂在于“爱”,爱是师生交往中的粘合剂,作为班主任要懂得爱学生,因为爱生之心是教育的前提,教育力量之所在。
二 心
第一是耐心。大教育家培根说“无论何人,失去了耐心就失去了灵魂。”古人也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可见耐心在教育中的作用,作为班主任的我们更应该有耐心,用母爱般的耐心去开导学生,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多给学生改过自新的机会,循循善诱的指导他们,努力让他们明白自己哪儿错了?为什么错?从而让他们从根本上去改正错误。
例如我班有一男同学其行为习惯很不好,对老师不尊重,对同学不友善,对学习也无所谓,经常违反学校的纪律且屡教不改。面对这样的学生,我只能像他们母亲一样不断的原谅他的过错,不停地跟他唠叨,经常找他谈话。用亲切的话语让他感觉父母送他来读书的不易,通过我的耐心教育,他最终主动对我说:“老师,我错了,我保证以后不再违纪,如果我下次再犯,我愿请家长到校,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承认错误,但我想请老师替我保密,不要告诉我家人,好吗?”听他的语气是那样的坚决而肯定,态度是那样的诚恳而坚定,从他们的话语中我读懂了老师耐心教育的魅力,我微笑着点了点头……“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假,相信,我们每个班主任老师只要有诚心,有耐心,再调皮的学生也能感化。
第二是细心。所谓细心,是指班主任对所管理班级的各项工作,要善于观察,精于思考,巧于处理,细心研究学生心理,了解学生,指导学生,做学生的人生引路人。在班级管理和教育工作过程中,班主任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细微的洞察力,及时发现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学习状况及心理状态等各方面出现的征兆;及时发现班级出现的各种迹象,并根据已经获得的各种信息,进行周密准确的分析;针对学生思想的变化,对教育过程及时进行调整,对学生或班级出现的问题及时引导、解决,才能防微杜渐。对于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要进行集中教育,对于个别“特殊生”,班主任更要有精雕细琢的细心,并善于讲究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如长短期目标结合法、人格感化法、冷热兼施法等。班主任要善于从学生的言谈举止中发现蛛丝马迹,及时展开教育,切实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之中。反之,如果等问题明显暴露出来以后,再勿忙疲于应付,就容易错失教育良机。如我班学生黎某,五年级前一直是位品学兼优的学生,六年级下学前开学后却精神恍惚,上课经常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仿佛变了另一个人似的。我觉得不对劲,经了解才知症结所在:他早恋了,“爱”上了本班一位女同学,在向女同学表白时遭到了拒绝,故心烦意乱,无心向学。知道实情后,我惊呆了:现在的小孩早熟得让人可怕!我多次找他谈话,提出如何正确对待早恋的意见,经过谈话,他放下了思想包袱,轻松上阵,恢复了往日的学习热情,顺利的毕了业。可见,班主任在教育、管理、指导班级学生的过程中,应善于捕捉班级中不易觉察,稍纵即逝但又能反映事物本质的现象,从学生表现出的“微不足道”的细节中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内心,从而为治理好班级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勤
第一是 “手勤” 。作为班主任,我要为每个学生建立一个成长档案,随时记载每个人的各种表现,点滴进步,做到一个学生一个卡片,把有关资料记录在卡片上。班主任可以通过翻阅卡片,准确了解学生成长状况,做到动态管理,因人施教。还要为班级建一个班史,并坚持写好班级工作日志。班级日常的很多事情,只要班主任动动手,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比如,劳动时,班主任带头来做,哪怕仅仅是一次、几分钟,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班主任的行为能感化学生,学生的行为就能感动班主任。  
第二是“嘴勤 ”。 即班主任的嘴要勤说,不能缄默不语。班主任在教育管理学生时在某一阶段可以不厌其烦的唠叨,要抓好这一时段的教育。教育学生时一遍没做好没记牢,就说第二遍,第三遍……直到实现教育的目的。在平时的工作中我发现学生对许多事情满不在乎,更别说时刻认真遵守约束他的规章制度了。往往一件事你说上几遍他们都不会重视。这就需要班主任不厌其烦的,变着花样说教,直到他们听进耳朵。也许有人说这种方法很笨很原始,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却效果明显。
班主任的“嘴勤”具体表现在:班会要正常开;“学习和纪律”要常讲不忘;多和学生谈话,特别对后进生要经常的谈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对学生存在的优点或缺点、进步或退步,班主任不要吝惜口舌,应给予表扬或指正。班主任的语言,有时应像丝丝春雨,滋润学生的心田,有时也应像万钧雷霆,震撼学生心灵。当然,班主任的“嘴勤”切忌“空洞说教”、“泛泛而谈”,搞“一言堂”。
第三是“脚勤” 。一方面就是经常到教室转转。每天到校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班内走一趟,观察学生的精神面貌,督促学生搞好卫生,准备好学习用品。另外经常到教室转转,还能拉近与学生的关系,对学生进行更全面的了解,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脚勤”的另一方面指班主任要多往学生家里跑跑,做好家访工作。我班很多学生家长因为生活所迫,工作很忙,没有时间到学校与我及其它任课教师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因此我只能利用空闲时间进行家访,让家长能切身感到班主任对自己的孩子关心和重视,就会配合我共同抓好学生的教育,使其在学习和思想品德方面都有良性的发展。   
在班主任的工作岗位上,我已经力行了二十余年。一路走来虽然艰辛,但也快乐无比。因为我爱这份职业,也爱我的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为学生付出更多的爱和足够的耐心、细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