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巳 巧用游戏活动,提高课堂效率
巧用游戏活动,提高课堂效率
四川省沐川县教师进修学校 张晓巳
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在于学生主体地位的保障与落实,在我看来在教学中要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活动为特征的课堂教学。笔者在多年的地理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在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中,游戏活动更受学生青睐、更受学生喜爱,参与热情更高,教学效果更好,因此探究地理课堂中的游戏活动教学很有必要。
什么是地理课堂中的游戏活动教学呢?它是指教师在以活动促教学的理念下,依据一定的教学目的、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将地理知识富于游戏之中,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游戏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地获取地理知识的教学形式。地理课堂中的游戏活动把广阔的地理空间落实到有限的教室中来,把“游戏”和“教学”二者巧妙结合,为学生创造了一种有趣的“情景”,形成了一种无拘无束的活跃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分析和归纳能力等各种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了基础。
那么怎样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开展游戏活动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课前,做好游戏活动的设计
游戏的特点和课堂教学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可以通过游戏活动来进行教学,必须进行筛选,充分挖掘游戏内容,不能“拣到篮里就是菜”,只有那些最富有形象性并且能巧妙地实现从抽象地理空间到教室空间的转换,并使学生进入角色的内容,才能使游戏活动收到预期的效果。以“中国的河流”这一部分内容为例,适合游戏活动的主要有黄河、长江的概况。
抛接地球游戏、拼图游戏、班级经纬网游戏、地理跳棋、猜谜语等游戏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我们教师要根据所选定的教学内容,认真分析学生年龄特征,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尽可能选择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寓知识于娱乐活动中,真正体现地理知识的趣味性。如“中国的河流”黄河、长江概况的学习就可选择“漂流”的形式。
课堂上的游戏与日常生活中的游戏是有所不同的,它是要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掌握知识,加深理解并巩固所学的地理知识。游戏的设置,不能是为了玩而玩,游戏的过程,不能是无序的过程,它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活动开展的每一个步骤。例如:《中国最大的河流——长江》河流概况部分的学习,让学生查阅教材相关图文资料完成“长江漂流”游戏活动。活动过程设计如下:
1.捏造长江:请两同学,各把70厘米长的软电线丝对照地图,用手捏出长江干流的形状(“V+W”)。(两同学尽可能调整,构造长江的形状)(同学们评判,选其对应粘贴于黑板)
2.定点漂流:请同学们将老师准备好的卡片贴在长江干流的对应位置。(唐古拉山、东海、宜昌、湖口)
3.顺流而下:请一组学生将老师准备好的南北两岸支流卡片贴在长江干流的对应位置。(岷江、嘉陵江、汉江、湘江、赣江)(北岸的支流贴在上部,南岸的贴在下部,位置贴得不准确的,其他同学可上台纠正)。第二组学生把长江干流流经的地形区贴在对应位置。(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流平原)。第三组学生把长江干流流经的省区贴在对应位置。(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
游戏规则:原则上一人一次上台机会,冷场时例外;台下同学注意纠错。
设计学生课堂游戏活动忌舍本求末,一定不能追求课堂游戏活动热闹的形式,而勿视了设计课堂游戏活动的根本目的,任何远离了教学目标的课堂游戏活动设计都是无效的。地理课堂游戏活动设计要强化目标意识,不能为活动而活动。
二、课中,精心组织游戏活动的开展
要得到用游戏活动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关键还在于活动的实施,看活动设计的每一个步骤是否得到落实。学生是课堂游戏活动的主体,而初中学生好动,注意力不够集中,因此游戏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师有效的引导,教师在课堂上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反应,看设计的安排是否合理、时间分配恰当否、学生间是否合作,为了适应学生的发展,随时调整游戏进程,给以帮助指导。如“长江漂流”游戏活动,在构造形状时,教师要提醒并帮助学生尽可能构造出与长江干流轮廓相似的形状,如果学生无从下手,就教他们把电线沿图捏造;当其他同学上台时,教师要要求台下的学生注意观察,随时纠错;当出现学生 “涌场”现象时,教师要要求学生遵守游戏规则,按步骤做;当出现“冷场”时,教师要提醒学生对照地图寻找答案,并鼓励学生上台尝试;当学生活动离题时,教师要及时提醒并制止,使活动不要脱离主题;当学生出现粘贴错误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想一想位置,强调北岸支流贴上,南岸支流贴下。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作好鼓励和疏导的工作,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活动,帮助学生排除活动中的障碍。
三、游戏活动后,及时进行总结评价
虽然说“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但学生对游戏活动中学到的知识是不明晰的,要使学生在玩中做过的、学到的知识得到强化,还需要老师对游戏活动进行及时的总结评价。教师对游戏活动的总结评价能够引导学生对课堂游戏活动的所学知识进行回顾,从而促进认识的升华和能力的内化。教师对游戏活动的结果进行总结评价,这是对学生们在游戏中学习知识的信任和肯定,也是教师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教学信息反馈的有效途径。例如:“长江漂流”游戏活动后教师把粘贴得又快又好、又准确、时间最短的同学,在课堂上给以鼓励和表扬,对有记忆模糊的学生给予帮助,结合最终结果将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归结为这样一幅对联:上联是“青藏川滇渝两湖”,下联是“江西安徽和苏沪”,横批是“第一大河”给予成果展示,并让学生谈游戏后的收获和体会,这样就能激发游戏活动中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体会到轻松愉悦地去学习地理知识的快乐,达到让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的目的。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指出:“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以“少教”达到“多学”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是我一直在探索的课题。地理课堂中的游戏活动,以“玩”为明线,以“学”为暗线,寓学于玩,给学生学习营造一个轻松、愉快、融洽学习氛围,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能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帮助学生记住一些比较枯燥的、机械的地理事实、地理名称,帮助学生理解比较抽象的地理规律、地理过程,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