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高阳:浅谈课堂小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课堂小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 陕西省定边县安边中学 高阳
    一堂高质量的语文课需要我们在课前和课后做大量的准备,每一个环节都不得马虎。但是,有时候我们不知道自己倾其所有的付出和学生的收获之间有多大的差距,那怎样才能了解我们的教学效果呢?怎样才能对一节课进行画龙点睛呢?通过这多年的慢慢摸索,我发现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就是这个点睛之笔。下面我就课堂小结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的重要性谈几点认识:
    一、课堂小结有助于教师了解学情
    通过课堂小结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就是教师自己的教学效果。知道课堂教学的优势所在和问题所在,为以后备课、上课中指明了方向,有助有教师进行课后反思,也有助于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是教师不断成长的重要经历。
    二、课堂小结便于学生了解自己一节课的收获
    课堂小结可以让学生自己对自己有所了解,在我们的课堂中有那么一些学生往往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什么都学会了,通过这样的总结,真正的能够让学生“知之为之,不知为不知”从而明确自己的位置,同时如果每节课都能够这样延续下去,特别是那些学习比较差的学生他们就能够“提心吊胆”注意力集中,因为他们“害怕”教师在课后要求他们的“小结”。还有一节课的最后,学生往往表现的有气无力、无精打采、注意力不够集中,教师如果能够精心设计一个新颖的课堂小结,不仅能巩固所学知识、还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给整堂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特别是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有些文言知识晦涩难懂,在课后我们更加要巧设小结、吸引学生。
    三、课堂小结有助于学生进行知识梳理
    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系列及一定的结构框架。如:在学习朱自清《春》这一课的时候,我们就要通过课后小结理清线索:盼春——绘春——颂春,最后了解散文的特点。在课堂结尾时利用简洁准确的语言、知识框架将一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知识进行总结归纳。这种教学形式简明扼要,目的明确,且具有很高的实际意义,但也不是依教学的时间顺序,简单地读一遍板书各纲目的标题就能完成的。还要准确地抓住每一个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让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和知识的系统性。
    四、课堂小结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课堂小结是对一节课的简要归结,是对学习效果的归纳反思,是从总体上对知识的把握,不是知识内容的简单重复。学习说明文的时候,在课堂小结我们就要将说明文的语言、说明文的方法、说明文的结构等进行总结,从而理解说明文和其他文体的不同点。课堂小结最重要的任务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这节课最重要的东西加以回顾提升。这就需要突出要点、重点、难点、易错点、明确技能和方法。学生明晰了要点,有助于他们从整体上把握一节课;学生明确了重点,也就强化了所学的内容;学生明确了难点,就会掌握本课的主要学习方向;学生明确了方法,就能做到举一反三、以此类推。
    五、课堂小结有利于学生进行第二次学习
    不管教师在课堂上怎样讲解、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如何安排教学过程,都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目的都是让学生学会、学好。而课堂小结紧扣教学目标,突出基础知识、把握重难点、揭示主要思想,方法去繁就简、语言简明扼要,而占用的时间少。它用最简单、最经济、概括性最强的语言对新知识加以组织,并使新知识融合于已有知识经验中从而使新知识更加巩固。这是效率高、功效强的一种很重要的记忆。
    六、课堂小结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很多课文需要几个课时才能讲完,这样几节课之间必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如在学习鲁迅《故乡》时,第一课时主要是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章,那么我再第一课时结束的时候就问学生:“小时候‘我’和闰土是亲密无间的好伙伴,而现在闰土却叫我‘老爷’,你们听了以后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试想一下文中的‘我’和你们的感受是否会相同”。就这样的一句话为下一节课做好铺垫,驱使学生主动预习新课。小结时预留的悬念成为新旧知识的连结点和桥梁,就好比过渡段的效果。这样不仅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提供方向,而且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总之,课堂小结是对一节课知识框架的梳理和概括,在小结时,一定要引导学生尽量将基础知识和重难点知识进行联系,同时还要将方法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统一,当然小结的时候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不能要求每位学生都一样,要根据每位学生自身情况作出相适应的要求,也就是还要把握住因材施教的这一点。总而言之只要我们长期养成课后小结的习惯,对教师和学生都一定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点击次数:195  发布日期:2015/1/18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