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曲忠成:推进农村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推进农村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 吉林省梅河口市海龙中心校 曲忠成
    在新课改的进程中,大力推进农村教育改革,提高农村学校素质教育是当务之急。我们知道,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育的发展已进入了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与学习的全过程,是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农村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我国农村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例很大。要抓好农村素质教育就必须得引起各方面的足够重视。就近几年来说,素质教育重点似乎在城镇各类学校开展地很好,而忽视了农村学校。那么,如何开展好农村的素质教育呢?
    首先要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效果就会越好。
    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开端引趣就是其中的一种。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学生就会学得轻松自如,学得兴趣盎然。
    当前很多的农村学校仍然采用以学生成绩来考评及奖励老师的评估办法,教育主管部门考核教师以学生成绩定优、评先。他们极少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怎样?教师眼睛盯得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整日为分数抓学习,为考试抓分数。教师讲课的方法是在新课改的理论下仍然用陈旧方式进行教学,学生所学的知识死。课堂上还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讲学生听。学生死记硬背的东西多,教师照本宣科的东西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应付抽考,有了好成绩才能得到领导的肯定。谁管你教师能力如何?所教的学生的能力怎样?学生成绩的高低决定着教师的荣辱。这种情况下,教师很难去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研究创新教学,探索教学新路,切合实际去搞素质教育。大部分教师没办法跳出考试的圈子里,每天想得是什么能考,可能考什么。上级抽考什么就把精力放在那里。由此造成了只抓主科,忽视小科。素质教育根本落实不了。
    其次是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以学生为本,才能出色地发挥好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实践过程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然而,在农村学校班主任的压力大,负担重。每周30余节课。教师每天备课、写教案将花去大量时间,学生的活动也极少。只注重分数,缺少能力培养。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学习成绩高、听话遵守纪律的就是好学生。上级教育部门评价教师是,班级学生成绩高就是好老师,教师每天很累,学生每天更累。教师围绕上级统考学科备考,学生围绕教师辅导抓题去做。每天学生没有属于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更没相应的课外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自我发展,是新时期对教育模式的一种新探索新思路,它是以引导学生主体逐步按照社会发展的方向学会自已教育自已、自己发展自已。新课改教学的主流是强调学生的"主动发展"。"主动发展"的内涵是学生要具有较强的学习主体意识,有较高的学习成就动机;热爱学习,求知欲强,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学会学习,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主动地规划自己的学习任务和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知道自己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是能思考、能活动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中的种种尝试和努力,都是为了使学生愿意学、喜欢学、主动学。
    最后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生会运用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首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多启发,多反问,不要包办代替应该是属于学生的主体活动,要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题、钻研问题。现在有些学生不但手懒,脑子也懒,有一点难题就想问,总想依赖别人。学生一看题目较难尚未好好琢磨就去问老师,这时候如果老师鼓鼓劲,让学生自己去仔细的分析,可能就想出来了。如果是智商特别低下的学生,老师可以给学生指思路。要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
    整个的教学过程是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和问为主。教学相长,相辅相成。学问学问就是勤学好问,当然好问不等于胡问瞎问。指导学生好问首先要学会问自己,要多给自己提几个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要随意盲从别人,别人的答案究竟对不对,还要经过自己思考、鉴别。指导学生学会将别人的答案同自己原先的想法对比一下,想一想自己与别人的差别,从而发现自己思维的毛病,学习人家思维的方法。只有学生自己会思、会问、会学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与别人合作交流,也只有在学生个体的潜力得到发挥时,课堂教学才变得有效。提倡学生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新问题需要解决,当学生独立思考后还是解决不了,是知难而退,是指望老师讲解,还是有意识地寻找伙伴,共同合作解决,这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教师所做的正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工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学生要发言,要听取同学的意见,在学习过程评价中学会当小老师,这样,学生参与的量和质都得到了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教师也以一名学习者的身份投入到学生的小组学习活动中,以一名探究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群体中,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积极性。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点击次数:79  发布日期:2014/11/15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