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衡翠红:利用好农村自然资源进行室内环境创设

    利用好农村自然资源进行室内环境创设
    ◎ 河北承德市双滦区第四小学烧锅教学点 衡翠红
    新世纪初,随着新《纲要》的颁布,环境创设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越来越得到了学前教育管理有识之士的重视。《纲要》指出:“儿童是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生成并开展活动的。教师应善于利用人、物、时空等各种要素,综合显现课程与隐性课程的效应,以促进幼儿发展”。 它注重了环境的教育价值,具有较高的互动性,要求墙饰要与教育活动、教育内容相适应,体现幼儿的参与性。正是在这样一种理念下,我们投入到“农村幼儿园室内环境的实践中,多年来,我们在中心校领导的带领下,一直参与中央教科所农村教育的课题研究。从98年10月起,我们参加中央教科所第三期实验项目“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与提高对策的研究”到现在,为改善农村幼儿教育环境,我们始终本着“让环境说话,让环境与幼儿对话”宗旨,一直坚持着对室内环境创设进行探索性研究,逐步摸索出一条具有农村特色的室内环境布置新路子。2002年项目结题后,我们又加入到《河北农村学前教育项目资源再开发》课题研究中,在已有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农村幼儿园室内环境的教育价值,又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树立了新的教育理念:回归教育的生态自然,追求儿童的和谐发展;明确一个培养目标:身体健康、习惯良好、性情乐观、人格完整;形成一个发展特色:亲近自然、立足本土、融入生活、求实创新。从“让每个幼儿体验成长的快乐”这个办园理念出发,积极挖掘本土资源,使幼儿园楼道环境、校园文化、都体现自然资源、废旧资源的再利用,走进幼儿园,目之所及,耳之所听,心之感受皆是浓郁的本土氛围。
    下面就将我们近几年来在环境创设方面的一些粗浅的做法,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一、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创设互动的墙面环境
    幼儿园墙面环境的创设是幼儿在幼儿园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墙面环境从内容来源、材料的选择、主题的产生等多方面生动直观地再现了师幼间近距离的对话,幼儿与教师之间亲密的关系,幼儿与幼儿之间的情感互动。
    1.主题互动墙饰的布置
    中央教科所刘占兰博士指出:“幼儿园墙饰大致可分为:与教育活动相适应的主题互动墙饰;常规性互动墙饰;各个活动区域的背景墙饰;其他功能区的背景墙饰和以装饰性为主的墙饰五大类别。其中最适合我们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特点的是“主题墙饰”。它具有师生的互动性,内容的广泛性,操作的灵活性等特点。
    一是互动墙饰的主题应该是孩子们感兴趣的并与教育目标和内容相适宜。本着这一点,我们在确立主题墙饰时,有时是根据季节变换确立主题,有时是根据教育内容确立主题,有时是根据孩子的兴趣生成主题。作为农村幼儿园来说,我们的师资力量薄弱,幼儿经验缺乏,各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在创设互动墙饰中,我们就以预成课程为主,在此基础上逐渐丰富、发展和完善教育内容。例如: “我上幼儿园喽”主题墙饰,是根据教材中“快乐的幼儿园”这部分教育内容,进行归纳整理,设计出“高高兴兴”、“快乐的幼儿园生活”、“我学会了”、“我进步了”四个小主题。通过这些小主题,让墙饰与教育内容和目标与幼儿互动起来,体现了主题内容随着学习活动的展开而不断发展和深化,使幼儿能不断主动获得有益经验。
    二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墙饰布置要生动形象、富有美感。让孩子感兴趣,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例如,我们以“幼小衔接”为主题来布置主题墙饰,小班幼儿因为刚入园,对幼儿园的生活不太熟悉,我们就用幼儿都喜欢的太阳花作为做大背景,在太阳花里展示各个小主题的内容,帮助幼儿了解幼儿园的生活,喜欢来幼儿园,既鲜明又活泼,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中班主要是培养幼儿的爱心,结合着大主题“让爱住我家”,我们设计了房子的大背景,不同的房子培养出不同的爱心。大班的幼儿因为很快要进入小学生活,所以大班的布置要接近小学的内容,彩色小纸棍围成的几何图形里充分展示了快乐的小学生活,先为幼儿做好心理上的准备。每一个主题墙饰完成之后,都是一幅漂亮的图画。
    三是积极参与, 充分利用自然材料。从内容的确定,材料的搜集,到图案设计与制作,都要充分利用自然材料,还要师生共同进行。把材料搜集当成学习的过程。本着:孩子能做的,就让孩子去做,孩子能想的,就让孩子去想。哪怕是抹胶水这类的小事,也尽量让孩子去做,体现幼儿的参与性,不是靠老师一人来完成,我们每个班的主题互动墙饰背景都是用纸棍围成的。
    2.常规性互动墙饰的布置
    “充分利用室内的每寸空间,发挥其教育功能”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在我们的活动室内,除了布置大的与教育活动相呼应的主题墙饰外,还利用各个小墙面,创设出不同的常规性主题墙饰。如,废旧光盘制作的“我乖吗”,“我是礼仪小明星”废旧纸壳制作的“字宝宝乐园”、“好孩子树”,废旧纸袋制作的“作品展示栏”,“我会看天气”等,让孩子在与墙饰互动过程中体验成功、获得发展。
    3.楼道及吊饰的布置
    2012年,我们又对幼儿园环境进行整体改造,以神奇的大自然为主题,力求让环境和孩子对话。在楼道的布置中,我们分为三个层面,低处主要展示幼儿的作品,中间展示老师的作品,高处展示的是吊饰。整体布置以旧报纸卷成的纸棍儿材料为主,墙面点缀着幼儿亲自在大自然中的活动照片,让孩子们体会了成就感。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到处有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的自然材料,树叶、秸秆、果实等等,随手取来就可以进行手工制作、美化环境,孩子们在玩玩做做中,扩大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丰富了想象、启迪了智慧,同时学会了简单的劳动技能。每个学期的幼师自然材料手工竞赛,充分发挥老师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不论是树叶、秸秆、还是废旧的瓶瓶罐罐、纸箱,经过老师们的巧手制作,一幅幅精美的手工作品便呈现在你的面前。还有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的图片,目的不是让幼儿学会、记住些什么,而是让幼儿了解、感知大自然无比神奇,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为培养幼儿从小爱科学的兴趣,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营造一种氛围。最有特点的就是我们的饮料瓶吊饰和树叶吊饰,
    二、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创设自由活动的环境
    在强调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今天,培养孩子的博物意识显得越来越重要。为了拓展孩子的学习空间,为孩子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培养孩子广泛关注、深入观察、静心欣赏、积极探究的博物意识,老师们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出发,关注孩子的兴趣,通过收集、展示、拓展活动,和孩子一起创建了“自己”的博物馆。
    在博物馆的带动下,从老师、幼儿到家长,都养成了收集废旧材料的好习惯,平时收集的物品太多了,博物馆里放不下了,于是老师们就想到把一些纸箱类的投放到活动室的建筑区角,代替那些现成的积木,不知幼儿会不会喜欢,抱着试试看的心情,组织了幼儿活动,竟然出乎老师的意料,幼儿们都喜欢在这个建构区玩,那些现成的雪花片被冷落了,幼儿在这里尽情发挥他们的想象,这些大大小小的纸箱让幼儿学到许多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例如:搭建一座高楼,开始时,幼儿总搭不好,搭不了几层就倒,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一下纸箱的大小、薄厚,要想让高楼稳固,应该选什么样的纸箱。经过指点幼儿们掌握了要领,找来一些大小相同的纸箱,这次的效果比开始好多了,但还有些不牢固,老师又从搭建的方法上指导幼儿,应该让每一层的纸箱接缝处相互错开,就不容易倒了。经过第三次尝试,这座高楼终于成功了。幼儿在一次一次的尝试中,学到了知识,最后还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这就是我们想要的目标。现在,幼儿们能轻松的搭建出各种家具,房屋,立交桥等,幼儿的创造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从这些实例中,我们认识到了农村资源的魅力,看到了孩子身上的潜力,他们有着丰富的想象力、表现力,有着丰富的情感,只有当教师利用一切空间为孩子创设丰富的环境,并充分利用周围的环境来刺激孩子的主动学习时,环境便成了一把开启幼儿各种潜能的金钥匙,使幼儿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使幼儿得到更多的情感体验。
    三、几点感悟
    1.通过互动墙饰的研究,改变了旧有的说教式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在亲自体验中获取知识。例如:春天播种的季节,我们带着幼儿亲自到田间和农民一起参加种地活动,孩子在活动中既认识了工具、种子,又亲自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从而还让幼儿懂得了要爱惜粮食。
    2.在活动中,孩子们获取的是科学的学习方法,而不是死学知识,学死知识,为孩子的终身发展打下了人生底色。在探寻小蚂蚁吃什么时,幼儿们按照自己的方法反复的尝试,和细心地观察,最后终于知道了答案。遇到问题幼儿能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收获。
    3.在墙饰创设中培养了孩子勤俭节约,废旧利用的好习惯。
    4.通过研究,教师的专业素质、专业水平得到了提升与发展。墙饰设计的形式越来越新颖,材料选用上越来越偏重于自然与废旧。

    点击次数:143  发布日期:2014/7/6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