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刘巧梅:关于小学生计算教学的实践体会

    关于小学生计算教学的实践体会
    ◎ 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纪畔乡中心小学 刘巧梅
    计算是学习数学知识最基本的技能,尤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教学更是重中之重。计算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因此,联系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思想及本人从教的实际情况。为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有效提高小学生计算技能,体现学习数学的价值,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着力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重视学生发展性学习。
    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是一种较复杂的智力活动,也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更是所有数学教学中最基本的技能。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呢?现就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不成熟的体会。
    一、创设生活情境,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计算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单一,学生并不感兴趣。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从中发现和提出新的计算问题,萌发学习新的计算方法的需求。
    如我在执教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时,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境:我校共有12栋房子,每栋房子能住14户,我们学校的房屋一共能住多少户?
    学生在以上的情境中,自然能够很快列出算式,对于新的算法,学生能不渴求吗?学生的学习兴趣则不激自发。当然,计算教学也不一定都要从生活情境出发。有时,应该根据教学的需要或学生的实际情况,还可以从复习旧知入手,帮助学生顺利地实现新旧知识的迁移。
    二、鼓励算法多样化,注重计算方法的优化
    鼓励算法多样化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经历探究计算方法的过程,加强学生对算理的深刻理解。当然,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及学生的个体差异,善于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使所有学生都能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但并非只要求数量,而是从量的基础上取得质的飞跃。在众多算法中,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优化算法,总结算理。
    如我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由两种物品的价格和是多少?一种比另一种贵(便宜)多少的问题。让学生着手解决,因为与生活联系紧密,所以,学生计算起来方法很多:元和元相加(减);角和角相加(减);分和分相加(减),最后再求和;有的学生则都化成角,相加减后再写成小数;有些同学则大胆尝试竖式计算,初次尝试,肯定有许多问题。此时,教师就该讲解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在前几种方法的探究中,学生对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就不难理解了,同时对这种方法的优点也不难理解。
    当然,新的方法需要巩固,故要及时引导应用,形成技能。只有正确处理好算法多样化与优化算法之间的关系,才能有效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三、设计有针对性的计算练习,及时巩固计算方法,形成技能
    小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所以在学习了每一种计算方法后,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是非常必要的。
    如在教学完一个数乘以整十数乘法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题:一箱牛奶24瓶,10箱多少瓶?20箱,30箱呢?一题多问,同样的算法,巩固效果非常明显。
    这样紧扣学习重点的练习,不但有助于巩固新的计算方法,而且会很快形成计算技能。
    四、注重渗透简便方法的教学,更好地培养学生对计算的兴趣
    学生在常规的简便运算题中,大部分都能正确地利用简便方法计算。但在实际应用中,同样的算式,学生很少能够利用简便算法计算。
    如:春游,四年级有68名学生,五年级幼75名学生,六年级用62名学生,学校准备给每个学生发一包方便面,共需多少包方便面?学生很快就列出算式:38+75+62,然后按从左向右的计算顺序把答案计算出来,用简便算法的同学极少。
    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抓住机会,让学生体会简便算法的价值与意义。自然能够很好培养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此外,在四则运算中,引导学生熟记一些常用数据,则能更好地掌握计算的技能技巧。有助于学生计算能力达到正确、迅速的要求。如:25*4=100,125*8=1000等等。
    五、坚持训练,熟能生巧
    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坚持练习是非常必要的,熟能生巧,每天适量的练习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我每天都让学生做计算练习,日积月累,计算能力自然提高了不少。
    以上,是本人从教四年以来,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当然,我觉得不同的教育对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施以教学。在计算教学中,仍要做到不断思考,不断探索,不能单纯的为了计算而计算,而要考虑学生的发展性学习。把教学活动与目前新课程所倡导的生活实际、情感、态度等结合起来,再加上长期持之以恒的训练。我相信,小学计算教学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点击次数:74  发布日期:2014/7/6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