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超:谈体育教师实现专业成长的策略
谈体育教师实现专业成长的策略
◎ 河北省廊坊市第十二中学 申 超
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知识不断增长更新,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发展、不断成长才能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体育教师专业成长是体育教师个体在专业学习方法、专业知识以及专业精神等方面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即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过程。这一过程既是社会进步和体育教育发展对体育教师的要求,又是体育教师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精神指向。如何更好的实现专业成长,由教书匠向专家型、学者型体育教师发展呢?下面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注重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奠定坚实理论基础,促进专业成长
理论学习 ,首先是指对体育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 ,其次是广泛的相关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 ,在学习理论和理论知识建构过程中 ,教师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理论知识的滋养,从而提高理论修养,以显露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客观地说 ,教育教学理论是学科教学工作的灵魂,它时刻影响着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和发展方向。一般而言,理论水平低与理性思考肤浅相互相成,理性思考肤浅必然导致教学工作感觉化,必然在复杂的教育教学现象中迷失方向,陷入错误的判断和认知。反之,理论水平高,就容易在纷繁复杂的教育教学矛盾中,洞悉教育的本质规律,对教育环境、教学情景、教学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和知觉,以达到解释教育现象,解决教学问题之目的。理论水平高教学工作就会事半功倍。因为理论水平高的人比较容易将教学经验通过反思途径去粗取精,合理抽象到自身的理论体系中,成为解决问题的新生力量。理论水平越 ,理论思考越容易活跃,越容易游弋到教育本质深闺的禁区,找出教育教学问题的症结,从而迅速洞穿陈旧的教育壁垒,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教学工作站到该怎么做、 为什么这样做的理性高点。体育教师专业成熟的标志,必然是思想王国的理论建构和理论支配下的体育教学行为。当然,将理论知识通过学习,观念于自 ,并赋予教学工作中,还能有效缩短体育教师专业成熟的周期。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用知识经济时代特征的思维,习得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成果,获得后发优势,以缩短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周期。
二、认真总结教学经验,积极撰写学术论文,促进专业成长
学术论文是科学研究成果的文字表述。学术性具体表现为创新性、科学性和实践性。撰写学术论文某种意义上反映着体育教师对体育教育教学、教研活动、自我培训进行研究的认知过程。这一过程既是体育教师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过程,又是体育教师学术信念、科学精神彰显的过程。撰写学术论文不仅要对专业问题进行深究和追问,还要对大量的资料进行检索、 筛选、 分析和解构,还要寻求相关学科领域成果的帮助和支持。这就为体育教师拓宽视野,积淀专业知识,丰富专业内涵创造了条件。当然,体育教师专业成长除了自身的奋斗和努力,还需要大师的引领、启迪。巨人的肩膀、智慧的照耀和学术殿堂的吸引,只有在学术殿堂里荡漾,才可能深邃到日常教学活动中难以抵达的深度,去交流思想、清晰思路、总结经验、创新观点,才更有可能在专业成长历程中与大师对话获得真谛。
三、开展体育教育科研活动,发展体育科研能力,促进专业成长
教育科研的根本宗旨是解决一定的教育科学问题,教育科研需要科学精神,又涉及到研究方法。体育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时常依托教育科研的方法、成果和力量。目前,新的教育科研方法百花齐放,跨学科研究方法的植入,使教育科研正朝着多元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搞教育科研不仅能够提升体育教师的科学精神 研究精神,还能获得科研的方法和技巧。搞教育科研必须在科学精神的统领下,求真、求实、求善、求美、求新地推进教学工作,以对国家、人民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正视自己,批判自己,超越自己,以冲破旧的思想束缚,不断清除笼罩真理的障碍。当然,教育科研过程中除了科学观的建立,科学素养的培养,科学鉴识力提高以外,就是科学思维、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知识的获得,这是教师驾驭教学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教师专业成长中不可缺失的最有价值知识之一。当我们掌握教育科研方法知识后,教学工作可能就会避免盲目冲动,专业成长就可能少走弯路,早出成果,多出成果,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其实,威廉•贝弗里奇早就指出: “对于一个科学家来说,姑且假定他迟早会懂得怎样最好地进行研究工作,但如果完全靠自己摸索,到他学会这种方法时,他最富有创造力的年华或许已经逝去。”,威廉•贝弗里奇的话启示我们:教学实践工作中,如果能用科研的思想、方法指导,既能缩短出成果的时间,又能加速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速度,减少财力、 物力、人力、时间的浪费,使体育教学工作取得更大效益。
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课外业余训练,提高教学指导能力
业余训练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成部分,业余训练面向的是少数学生,是精英教育,教师在业余训练中体现出的是教练角色。因此,教师在业余训练中体现出的专业水平,主要针对的是竞技运动的专项水平。显然,体育教师在从事业余训练工作中,能否对自己的专业水平有所提高呢? 要回答这样的问题,我们必须要看清业余训练和体育教学互为独立又互为关系的两个方面。(1)业余训练项目远离体育教学的内容 ,心理目标、情感目标、社会适应目标是相通的。二者目标的达成是互助的。(2)业余训练的项目恰好是体育教学的内容时,我们则有理由认为,业余训练对体育教学、对教师专业发展是有益的,因为业余训练对运动技术要求远远高于日常体育教学中对技术的要求,这就为体育教师更深刻完备理解其技术创造了条件,也为教师在教学中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提供了经验和方法。基于两点认识,我们认为:日常教学中不能完全排斥业余训练的思想、方法,应该对业余训练进行扬弃,实现教学与业余训练双赢 ,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