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行一段 王柳
共行一段
云南省宾川县高平第一完全中学 王柳
作为班主任,虽然每年陪伴学生冲刺高考的感受是大致相同的,可时过境迁已不大记得多少片段或者场景。
但对这一届的才过去几个月的高三还有鲜活的记忆,深切的感受。
班上有个女生写了这样的一段文字来描述她的高三,“我开始不再整日抱着闲书和小说,开始不再无视身边人的谆谆教导,我每日早早起床,争取在洗手间的三分钟里完全醒来,冬天在教室里用焦躁而又大声的声音来诵读英语文章。我开始埋头做题做笔记,整理知识点,做卷子,做小结,周考,月考,成绩起伏不定。每天都有一大堆一大堆的事情等着我去做———只为七月梦想的绽放”。我想这也是我们大多数高三学生的状态。
因为住校,父母或许只看到了考试成绩,但我和他们几乎是每天早上六点十分相见,晚上常常在十二点后说晚安。我看见过他们在教室流下的滴滴汗水,也见过女生们在角落里默默擦眼泪;我看见过书法教室里摞得高高的写过的毛边纸;我看见过大太阳下一个个奔跑嘶叫的黝黑的体育生;我看见过娇美的姑娘累得睡着在舞蹈教室的地上。
我分享他们的喜悦和激动,我了解他们的迷茫、困惑、失落、无力和不甘,有时我也爱莫能助,只是拍拍他们的肩,说几句打气鼓劲的话,就这样陪着他们。
在最后三个月元江常常42度高温的白天夜晚,校园被喧嚣覆盖,距离高三教学楼不到100米的地方,正在热火朝天的修建新的教学楼,有时整晚的灯火通明、机器轰鸣。教室电风扇在沉重的滋滋的响着,超负荷的空调处于停滞状态,可我们的这些高三学生却必须安静的心无旁骛的从早上六点多坐到晚上十二点。
但改变也在一点一滴地发生。分数在一点点的提上去,耐性和韧性也在一点点的增长。
然后我们目送他们走进高考考场。目送他们中多数人走向梦的远方,也惋惜少数人和梦想心痛地擦肩而过,然后再次走进元江民族中学的课堂。
今年高考前有个非常努力成绩优秀的女生发高烧39度,两周不退,瘦了五公斤。打完点滴进考场,考完又接着住院。
高考成绩出来,她没上重点,但所有的志愿都坚持报她喜欢的学校和专业。不服从调配也不补报。她说自己做好了补习的准备。上天很眷顾她,最终被今年以620分为标准来录取学生的上海金融学院预科录取。
她打电话给我:“老师,我庆幸自己的决定。走出云南,我才发现自己有多差劲。而我现在正抓住机会拼命的发展自己。老师,你一定要和你现在的学生说,趁年青拼一拼,考到外省来考到名校去。”
她在高中阶段,只当过小组长,但她去了大学去参加各种活动,去竞选学生会主席和各种班委。用她的话说,磨自己的脸皮和耐性,逼迫自己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我保存着一个学生写给我的信———老师,我还记得高二时你曾在我的作文后面化用了周杰伦的歌词写了这样的评语:“尽管背着重重的壳,但是一步一步往上爬。小小的心有大大的梦想 ,任风吹干流过的泪和汗。总有一天,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 。”没能考上理想的大学,这些年过得也并不容易,但我一直努力,一直在做那只仰望梦想的蜗牛。
是的,我想对我所有的学生说:好似所有精彩纷呈的演出都会有谢幕的时候,所有的欢聚热闹都会归于岑寂一般,热血沸腾的青春总有一天会带着它浩浩荡荡的气势一路走远。
走出学校,生活更多的也许只是重复和琐碎,多数人的人生只是淹没在柴米油盐中的平凡。但,我始终相信“追逐梦想”这四个再简单不过的字,会让我们的视线跨越莽莽群山和小县城,抵达一个更广袤的世界。
在这些年青人逐梦的路上,我有幸与他们共行一段。是他们让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相信: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