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刘美丽:心中千万爱 润泽满园花

    心中千万爱 润泽满园花
    ◎ 山东省招远市龙馨学校 刘美丽
    一、真爱为源,培养优秀的班干部队伍
    记得刚开始担任班主任的时候,每天虽然忙得不亦乐乎,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我精心思索,百般琢磨,发现主要问题就在于没有一支高效率的班干部队伍。班主任、班干部及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同伞柄、支架和布,一个再好的伞柄如果没有支架的支撑是无论如何也撑不起一片天空的。反思过后,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做好分工 明确责任。首先组建三套班干部,包括少先队中队委、课代表、小组长。这三套班级干部是班级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模范作用如何,他们对班级管理的成效如何至关重要。其次把班级的每项工作进行责任分工,每个班干部分管班级的一项具体事务,要求他们制度化地安排好每天的纪律、卫生、劳动等各项工作以及检查。这样就把老师一个人的眼睛变成很多双眼睛,把老师一个人的大脑变成很多人的大脑。不仅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才干,还把班主任从繁琐的小事中解脱出来,使班主任有更多的精力从细节发现问题,进行宏观调控。
    2、大力表扬 树立威信。对三套班级干部既大胆压担子,又从各方面关心支持他们,尤其在工作细节上给予具体的帮助和指导。鼓励班委大胆工作,更严格要求班委个人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要求他们带头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竞赛活动,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3、科学评价 增强自信。通过班委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康的舆论,实施科学的评价制度。每周对孩子进行多方面的、多角度的评价,让他们优点凸显,缺点心明。这些班委能切实旅行好自己的职责,基本能做到此地无师当有师的效果。
    4、干部轮换 培养责任心。班里人人都是小主人,人人都有资格参与班级管理。每学期的班级干部选举中,我都明确班干部改选要求,鼓励人人参与。我强调"只要你有一颗为集体服务的火热的心,愿意把班级工作搞好,无论你自己认为过去怎样,写上自荐信,我都会为你投上一票。" 很多学生跃跃欲试,我对所有的学生的自荐信给予肯定,并帮助他努力朝着目标前进。
    二、博爱为泉,发掘内心无限之潜能
    走上教师这个岗位,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理念:爱学生。那么怎样理性地爱学生,有效地达到教育学生、引导学生目的呢?
    1、深入了解,有备无患。在接班之初我分别找了多个学生进行谈话,了解家庭、学习、生活、品格等详细情况.建立了详细的分析表,确立了自己的管理思路:关心支持家庭困难学生;积极鼓励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严格管理问题学生,以说服思想教育为主,采取有进步必表扬的方法,激发强烈的表现欲望。
    2、体贴信任,增强自信。利用《快乐成长》, “我的档案”部分,发现闪光点,利用闪光点。比如让爱唱歌的小樱,担任文艺委员,负责早晨的领唱。几周以后,她作业完成及时又认真,上课专心听讲,简直让上课的老师惊喜万分!而她的领唱就更无须指责了,声音响亮动听,打拍子合节奏,这个长期自卑的孩子终于有了自信,这个屡次犯错的孩子终于找回了自尊!
    这让我坚信每个孩子都有发展的潜能,都有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我们要会激发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使他们不断尝试成功,不断体验成长的快乐。
    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教师不应当在漠不关心地研究学生的过程中来认识学生,而应当在跟学生共同工作和积极帮助学生的过程中来认识学生。实践证明:学生们渴望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能了解自己,发现自己。
    三、挚爱为引,积极架设家校沟通的桥梁
    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工作,要注意和家庭建立良好的关系,做为班主任,要积极架设学校与家长沟通的桥梁。每次接班之初我就建立以书信、电话、登门等形式分别了解学生情况。争取他们对教育工作的支持和配合。
    1、信任尊重家长,心胸开阔。要尊重家长的情感,对家长做到温和有礼,以商量谈心的方式来交流教育孩子的得与失。不歧视差生家长,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家长对班主任或学校工作有意见,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做到宽容大度。这样家长会与我们同心同德育人教子。
    2、及时沟通联系,以心换心。当学生有较严重过错时我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在处理时,以心换心,理解家长的难处,不训斥家长,不能把学生的错误转嫁给家长,而是提醒家长关注孩子某方面出现了问题,应及时关注并进行教育。
    总之,打造优秀的班级需要高超的管理艺术和广博的爱心,我会一如既往地继续前行,让自己的教育生命更活泼,教育生活更充实。

    点击次数:149  发布日期:2014/4/3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