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赵婷: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 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幼儿园 赵婷
    面对急剧变化、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以及知识经济的日益迫近,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品质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在实施创造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尝试以幼儿科学探索活动来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即通过幼儿的观察、操作、讨论等实践活动,让幼儿在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萌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
    一、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兴趣导致创新。为此,我们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努力营造有利于幼儿创新能力培养的氛围,抓住发生在幼儿身边的每个能激起他们思考、想象以及感兴趣的事、物、情景,让幼儿内在的创造冲动释放出来,让他们陶醉在充满乐趣的想象活动中。
    另外,我们还经常进行随机性的科学活动。对幼儿的种种发现,我都积极给予鼓励,幼儿在探索中情绪愉快,没有压力,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在随后的小制作活动中,幼儿又大胆进行制作。这充分体现了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培养幼儿的兴趣和动机,让他们敢于动手,想不敢想的问题,不断进行操作,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兴趣。
    二、操作材料丰富多样。
    在幼儿科学活动中,教师应提供大量的可操作性的材料供幼儿选择,允许幼儿多次使用某一种材料或多次进行某一活动。材料是开展科学活动的物质基础,没有充足的物质材料,幼儿就不能充分的利用双手去玩。在这里,幼儿步入了科学的王国,他们动手动脑,一遍又一遍的尝试,一次又一次的探索,获得真知。
    另外,还可为幼儿提供材料,让他们自己动手制作,因为成品不能激发幼儿的创新灵感,它限制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的发挥。比如在科学活动“纸桌”中,我为幼儿提供一些卡纸,让他们动手动脑,制作出形态各异的纸桌。有的幼儿将纸折成“波浪”型;有的幼儿将纸卷成圆柱体型;有的幼儿将纸折成“门”……孩子们在操作中想出了各种方法来制造桌腿。并进一步实验,发现圆柱体的桌腿最牢固。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有了明显的发展。
    三、注重个体差异。
    每个孩子的发展都不同,积累的经验也互不相同,各种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了幼儿在认知发展上的个别差异。教师要使每个幼儿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探索,如在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并参加的实验“纸桌”时,有的幼儿拿到纸后立即动手,尝试各种方法,短时间内就取得成效;有的幼儿拿到纸却一筹莫展,不知所措,这时我就及时地给予引导:“你看一看,我们教室里的桌腿是什么样的,你家里的桌腿是什么样的?”在老师的帮助下,这位幼儿终于制成了桌腿。虽然前者以做了多种形态各异的桌腿,后者却制作了很普通的桌腿,但我都给予了肯定。让幼儿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分析能力,这才是最重要的。
    四、引导幼儿主动生活,积极探索。
    幼儿是活动的主体,要让幼儿不断的摸索实践,幼儿才能产生创造灵感。因此,教师要引导幼儿积极探索,勤于思考。例如:“蛋的沉浮”实验中,他们充分摆弄材料、观察实验中的现象和变化,反复操作、多次尝试,幼儿发现一直加盐,浮起来的蛋又沉下去,于是在教师的启发下,幼儿在杯中再加清水,蛋又浮起来了。虽然这是一个简单的小实验,但幼儿不仅获得了最浅显的科学知识的概念,也是在他们自己摸索的基上产生的。
    幼儿的创造性思维需要成人的启发、引导,幼儿的创新意识需要我们去挖掘,作为教师将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创新,用我们的双手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点击次数:208  发布日期:2014/3/5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