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方秀丽:解读童心 播撒爱心

    解读童心 播撒爱心
    ◎ 浙江省苍南体育运动学校 方秀丽
    著名教育家梅贻琦说:“教育的出发点就是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回顾这几年的少先队工作,实践也告诉我:只有关爱儿童,尊重儿童,教育工作的开展才能水到渠成。
    一、亲近儿童,研究儿童,对儿童倾注满腔的爱心
    孩子是最美好的事物,他们有纯真的心灵、诚实的态度、自然的感情、善良的愿望。辅导员要善于捕捉到孩子的这些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孩子,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教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合格少先队辅导员的必要素养,是师德中最重要的一点。
    在我刚走上讲台的第一年,班上有个女学生叫某某,作业从不认真完成,经常迟到,课堂接受能力较差,而且是个极脆弱的孩子,对于老师的一点点批评,眼泪就不停地往下流,使我不知所措。这样的一个孩子该如何点燃她求上进的火花?如何让她变得更自信起来呢?我一直在寻找机会去挖掘她身上的闪光点,那一天,机会终于来了。
    那是一节画《我们的学校》的美术课,同学们都在认真地画,但我巡视一圈后发现,同学们画出来的学校,有的结构布局不佳,有的色彩太淡,没有立体感,有的色彩太杂,太脏。唯独某某画的学校特别漂亮,再看看她那神情,是那么专注。如果不是我亲眼所见,我是真不敢相信平时懒懒散散的她会表现得这般认真,画得这么仔细。于是我走到她身边,轻声地对她说:“某某,你的画真漂亮,能把它送给我吗?”她听了有点不知所措,然后非常高兴地把画递给了我。我走到讲台上,拿起手中的画问到:“同学们,你们看,老师手中的画漂亮吗?”“真漂亮,老师,这是你画的吗?”我摇摇头说:“这不是老师画的,而是我们班的一位同学画的。”下面发出了一阵阵赞叹声。“是我们班某某同学画的,在很多同学还没画好的时候,而她却画得这么好,老师都没法画得这么好呢!”下面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时,我看到某某笑得特别开心,我想:那是她发自内心的笑。顿了顿,我又说:“老师打算把这期班刊交给你们自己出,你们说谁当总编呢?”很多学生在下面喊着某某的名字,于是我就把出班刊的任务交给了她,她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我从她那坚毅的眼神中看到了自信。
    果然不出所望,那一期的班刊出得特别漂亮,那一幅幅漂亮的图画都是她细心地画出来的。有一天,我把她叫到身边对她说:“某某,你知道有很多老师都夸奖你吗?老师们都夸你了不起,把班刊出得这么漂亮,你真的很棒,如果你在学习上也有这股认真劲,又有什么做不好呢?”从那以后,这孩子改变很多,在课堂经常能看到她举高的小手,能听到她响亮的回答,作业也认真多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这件事使我意识到,越是有问题的孩子越是需要别人的关爱。我亲身体验到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真谛。
    二、与儿童平等交往,真诚相待,建立平等民主的“伙伴式”关系
    马克思说“只有爱才能交换爱,只有用信任才能交换信任”。这就要求少先队辅导员要确立以儿童为本的思想,把儿童视为一个个具有独立人格、并具有各自不同特点且客观存在差异的人。虽说我的教育对象是小学生,但他们思想活跃,独立意识和创新意识极强,他们不满足于老师对他们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关爱,更希望老师重视他们的感受,倾听他们的意见,真诚地与他们交往,把他们当成自己最亲近的朋友。正如孔子掌握了他每个学生的个性,才能做到因材施教一样,辅导员更要根据学生独特的个性,运用个性化教育,才能和学生产生相互信任的情感,建立起“伙伴式”的新型师生关系。
    一次,体育老师临时有事请假了,代课的任务落到我这个辅导员兼语文老师的肩上,可语文已经连上两节课了,怎么办呢?“正好刚完成的习作还没修改呢,这节课可以派派用场了。”我这样想着,开始做上课的准备。
    第三节课的上课铃声即将响起,而同学们还不知道体育老师不在学校,一个个手里拿着绳子、毽子早早地等候在了操场上。我捧了他们的草稿本,在教室门口朝他们招了招手,示意回教室上课。同学们一见,都愣住了,继而像泄了气的皮球,一个个都唉声叹气起来,有的还在不停地嘀咕,然后才“步履沉重”的走进教室。瞧着这丧气的样儿,我不由暗笑,心想:才上完两节语文课,刚想活动一下又要进教室,也真难为了他们。反正这节课也是临时多出来的,现在孩子们状态这么差,抵触情绪肯定强,讲什么也是白搭。与其与他们“针尖对麦芒”地较劲儿,不如顺水推舟,来个“即兴式练笔”,让他们写写刚才这一段时间里内心的真实感受,倒可能鲜活生动!于是我笑嘻嘻地问大家:“同学们,你们不知道吧,体育老师今天请假了。看上去,你们似乎不大欢迎我来上课嘛。不过这也没什么,老师感兴趣的是大家刚才内心的真实想法,从看到我示意你们回教室起,到回到座位上坐下为止,你们这一路上都是怎么想的?大家来交流一下,越真实越好!”等了一会儿,几只小手不大自信举起来了。我微微一笑,先叫了发言一向大胆而有个性的某某。正如我所期待的,他依然快人快语:“刚才我看见老师在招手,心里就一慌,不会又是写作文了吧?难道体育课就这样泡汤了吗?真是可恶啊!”我点头说:“好,直抒胸臆,痛快!不过我想你是在说那种情况可恶,而不是在说我,对吗?”某某一听,大嘴巴一咧,乐了,其他学生也都笑了出来,教室里尴尬的气氛顿时化解了许多。这下,孩子们确信可以放胆“实话实说”了,便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谈起自己刚才的感受。看看学生说得差不多了,我不动声色地说:“那么现在就请你们把刚才所交流的感受记录下来。这是记录自己的体验与感受,不是写作文!”一时教室里静悄悄的,唯有笔尖在稿纸上“沙沙”地跳舞。在情感之手的引导下,不少平时作文总是干巴巴写不出三四行的学生,笔下也显出了少有的流畅。
    课后我想,假如我一味为了体现自己为师者的威严而不去考虑孩子们当时的感情,假如我只是利用作为教师的特权一味地把我预设好的学习任务强加于学生而不去考虑他们是否乐于接受……那么,课堂就可能不是刚才的课堂了。只有尊重孩子的个性,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取得孩子的理解、尊重和信任。
    最后,我想说:在少先队工作这块沃土里,只要倾注爱心,真诚相待,关爱生命,一如既往播撒希望的种子,倾心浇灌好每一株幼苗,就能收获希望的硕果。

    点击次数:69  发布日期:2014/3/5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