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郑春喜:说说同课异构的“同”与“异”

    说说同课异构的“同”与“异”
    ——兼对《时间的计算》一课的教学解读
    ◎湖北省公安县藕池中心学校 郑春喜(邮编:434305)
    日前参加了荆州市小学数学同课异构的教学观摩,从老师们的上课、议课中得到了许多启示,现就三年级数学上册《时间的计算》一课,该如何同课异构,谈谈我的看法。
    既然是同课异构,就应该弄清楚什么是同,什么是异。这是上课和议课的基础,失去了这个基点的上课和议课,就会盲目、迷茫。议课也会公说公有理,婆说理尤长。
    首先是“同”,应该是指课程内容的不变。数学清清楚楚一条线,说的就是课程内容的清晰度。作为一个数学老师,这一节课应该“教什么”,必须有一个清晰的把握。从课程内容的角度看,《时间的计算》一课有这样几个知识点:①时间与时刻的概念区别,时间是一个时段,有始有终;时刻则是一个瞬间,没有长短。学生在认识这两个概念时,有生活经验的干扰,即生活中时间和时刻的概念是含混不清的,如“现在是什么时间了?”,“你做这件事用了多长时间”等。显然,前者指的是时刻,后者才是时间。②时间的计算。也就是两个时刻的差。计算时间有这样几个阶层:一是整时点的差,如9:00~10:00;二是分相同,时不同,如9:05~10:05,9:15~23:15,今天上午9:10~明天下午1:10;三是时相同,分不同,如9:30~9:45,9:19~9:41(十进制退位减法);四是时分都不同,如9:10~10:20,9:50~10:45(六十进制退位减法),10:15~17:11,5日上午8:12~7日下午3:09。所以时间的计算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难在两种进制计算的转换。至于学生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不是本节课的课程内容。
    其次,是“异”。课程内容一旦确定,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选择什么样的教材内容,就因人而异、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在教学策略上,有的教师侧重于实践性策略,让学生动手操作拨钟面,然后用数格子的方法来计算时间;有的侧重于理性的策略,让学生直接用两个时刻进行计算,并总结出时分对应减法和整时分段加法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有的采取“探究——研讨”教学法,如公安县实小的陈岚老师把计算时间的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分组研讨、探究,然后交流并总结出数格子、对位减法和分段加法等方法;有的教师采用的是实践体悟法,如荆州实中小学部的李晓丽老师,让学生拨钟面数格子,体会15分钟能做什么事情,40分钟有多长,体悟时间和时刻的区别;有的教师采取合作交流法,渗透因人而异,优化计算方法的思想。
    在教材内容上,多数教师围绕课程内容,选择新颖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作教材内容,体现了对原有教材进行开发、改造和加工处理的新课程理念。如沙市实小的老师选择游乐城里玩卡丁车、蹦蹦床、摩天轮、过山车的起止时刻表,来计算每个游乐项目的时间;公安县实小的老师选择学生的在校作息时间表来计算每节课的时间;荆州实中的老师选择的是学生一天活动安排的时间表来提问题,计算各种活动时间。
    由此可见,同课异构,“同”的是课程内容,“异”的可以是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或教学策略。要注意的是不要把课程内容等同于教材内容而“异”教,也不要把教材内容当成课程内容来“同”教。明确了“教什么”的同,才能构建“怎样教”的异。这是同课异构的基本点,也是作为一个数学教师教学的基本点。

    点击次数:184  发布日期:2014/1/8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