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中职学校《电子技术基础》的教学 张安燕
初探中职学校《电子技术基础》的教学
四川省资中县职业技术学校 张安燕
电子技术基础是电类专业在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技术基础课。具有概念性、理论性、实践性强的特点。它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深入学习电子技术领域中某些专业课及电子技术在专业中的应用打好基础。但对于我们原本文化基础就比较差的技校学生来说,要学习这门课就更困难。针对这种情况,如果不在教学上下工夫,学生就会有抽象难懂、枯燥无味的感觉,最终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因此我们应结合中职学校学生喜欢动手,感性认识敏锐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上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对此,本人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了解课程定位
学生接触新专业时,要开展电子专业入学教育,利用专业指导课形式,让学生明确学习电子专业的目的,利用外出参观电子城,电脑城的形式,让学生对电子专业产生兴趣。要让学生明白,中国的电子技术在世界上还很落后,目前很多电子电脑产品核心的芯片都来自发达国家,中国电子技术的发展,仅仅靠几个电子技术科学家是不可能,要靠我们广大的电子爱好者的共同努力。我们学习电子专业是为了中国电子工业的发展和崛起,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意义非常重大。另外,学生之所以选择读中职学校,大多数是在初中期间成绩不好,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当拿到《电子技术基础》这本书时认为自己选错了专业。针对这样的情况,老师要告诉学生:电子不难学,不要求掌握复杂的公式和计算,主要掌握电路的分析和操作技能。这样,学生们有学习目标,就不再有畏难心理,在学习上就会比较容易进入。
近几年来,为了进一步深化职业教学改革,切实加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国家及各省每年都举办中等职业教育技能比赛。可以说,比赛的方式、内容及要求直接反映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我们专业教师可以以比赛为导向,按照比赛的形式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结合课程本身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确定其教学目标。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技能比赛是职业技能大赛中的一个大项,而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比赛接触的知识大部分为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内容。因此本课程对于这个项目的比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应加以重视,本课程的定位是:既是一门基础学科,又能为技能比赛做训练课程,提高学生的比赛成绩,增加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荣誉感,做到知识学习与自身素质相结合。
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以教师应该把学生作为主体,在课堂上增强实践环节,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实训课程对于电子技术基础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安排从身边入手,找一些电子小产品,如:日常稳压器、门铃和收音机等。一开始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内部结构,让他们发现把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和变压器等元件通过某种连接组合就构成一个实用电路,从而引出学习的目的和知识,让学生形成先入为主的求知欲望。
在实验、实训中专业教师特别要注意的是,学生作为初学者来说,对电路图中元件外形、符号、极性与印刷板电路图的元器件位置、连线、标识的识别尤为困难,经常出现对不上号,极性搞错,连线错(位置不对或不会看图搞错),即便是装配对了也不知为何装的,错了的也更难查找。假焊、虚焊更是比比皆是。如此,让他们自己检查,检查十遍恐怕也难找出故障点,往往一次实验课,绝大多数时间都花在检查问题,排除故障上,而装配元器件花费时间并不多。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上应加以注重,以便学生获得更高的成功率,更好提高学生积极性,应事先有所准备。比如:所有元器件管脚(尤其是二极管、三极管、电阻、电容类)都要先上好锡,如有氧化和不容易上锡的管脚,要用细砂纸或小刮刀轻轻打磨(刮),直至露出铜线,然后在松香液内(固体的也行)上锡,以减少虚焊的可能性。这部分工作表面上有多余,因为有的元件出厂时管脚已经浸锡,容易焊接,但对于后期装配的成功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制作屡次失败将打击他们的信心,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而作品的成功将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应注重学生作品的成功率。
三、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对于中职学校《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尤其是与日常生活关系不密切的专业课,学生如果始终陷于一成不变、单调重复的教学中,学生即使有了学习动机,抽象的内容仍然易于引起学生厌烦,从而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成效,既要使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积极参与,同时也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让枯燥的内容变得色彩缤纷、赋予动感、更加情趣,以调动学生各个感官的作用,用眼去看、用耳去听,将视觉、听觉等多个通道全都集中到课堂上,可以加强学生记忆,也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例如,讲授二极管时,学生对PN结的内部结构及导电分析很难理解,利用多媒体讲解演示这一性质让学生了解二极管性质(单向导电性),便直观形象得多。再如,:在讲解三极管放大原理时,传统按照书本的表格内容来说明,学生印象不深刻,也记不牢,也无法理解。如果采用动画的方式来演示基极电流控制集电极的渐变的过程,即形象又生动,学生会有茅塞顿开的感受。这样既形象展示了教学内容,又高效生动省时,有利于学生的掌握和理解,提高课堂效率与效果。
综上所述,要使学生能顺利学好电子技术基础,其实是教与学的一个互动过程,我们专业教师可以广集信息,从多方面来加以教育,如采用目前推行的项目教学法等等,面对技校学生,教师应在教学中采用直观教学、辅助课件、创设环境、实训练习等多方面结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形成乐学气氛,达到教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