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新授课教学过程设计 高文瑛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新授课教学过程设计
四川省冕宁县漫水湾中学 高文瑛
教学设计是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联系,是为更好地为人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清晰的指南。而思想品德学科教学设计,是政治教师根据现代教育教学观和思想品德教学原理,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材,按照预期的教学目标,运用系统的方法对思想品德学科教学活动做出预期的、全方位的策划。可见,教学设计的合理、科学、趣味性强尤为重要。另外,初中思想品德新授课的教学过程的设计还应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与新知识进行互动和建构,从而生成新的知识、情感和觉悟。那么,初中思想品德新授课的教学过程究竟如何进行设计呢?就此谈谈自己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分析教材,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起着方向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只有确定了教学目标,我们才会明确要“教什么”和“学什么”,教学活动预期要达到什么目的。也就是说,通过教学要使学生学到什么知识,掌握哪些方法和技能,在思想、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哪些培养和提高。也只有从明确、具体、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出发,紧紧围绕目标的实施和达成来选择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过程,才能使教学有效、有序地进行。因此,要设计好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必须要对教材进行分析,以了解并熟悉教学内容,知道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及要求,最终确定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例如:我在进行八年级思想品德“代沟析疑”教学设计时,反复钻研教材,分析课程为何要如此设置,再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最终确定出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代沟”的含义及“代沟”产生的原因。
2、能力目标:正确认识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换位思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父母对自己的亲情,了解父母对自己的期望以及亲子间可能产生的矛盾。
二、引导学生预习,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目标确定后,便根据目标在课前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让他们带着问题预习教材内容,并进行自我分析、自我总结。当然,教师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也很重要。因为课前准备越充分、越全面,就越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组织指导作用,越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性的发挥,使课堂教学收到比较好的效果。例如:
在进行“代沟析疑”教学设计时,根据目标要求我提前给学生布置的预习任务是:①你了解什么是“代沟”吗?②你与父母会产生矛盾冲突吗?为什么?③联系实际找出你与父母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你是如何解决这些矛盾的?学生带着问题预习,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体现了教学目标。
作为教师,我则准备了一些父母和子女产生矛盾的小故事及多媒体画面,课堂上讲给学生听、展示给学生观看,让他们结合故事、画面思考问题,展开讨论,了解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以及产生的原因,最终知道应如何体谅父母,认识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以达预期目标。
三、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就是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把学生带入与新授课教学内容相关的特定情境中,导入新课。它能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兴趣,使学生进入积极思考的学习状态。例如:
在导入“代沟析疑”这堂课时,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以下画面:“被父亲干涉的愤怒”、“母亲的唠叨”。让学生观看画面情境思考:画面中的孩子和父母相处愉快吗?为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给予引导,让学生体会到父母和孩子间的矛盾和冲突在生活中时有发生,这种矛盾和冲突就是“代沟”。如此导入,让学生即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也产生了探究新知识的兴趣和情感。
四、 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理解教材内容
教学时,启发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尤为重要,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通过阅读、独立思考、小组研讨、举例子、分析归纳、抽象概括等过程和方法获取知识,得出结论,理解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培养他们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良好的思维品质。例如:
在引导学生学习“代沟析疑”这一新知识时,由于孩子和父母时常会产生矛盾和冲突,我就先让他们说说:为什么本是和谐的亲子关系会变得格格不入?举例说出你的真实想法。让学生思考、交流、分组讨论,教师再引导学生归纳得出:我们长大了,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但父母还当我们是小孩子,于是“代沟”出现了,矛盾产生了,这是客观存在的,也是难以避免的,从而理解教材内容。
五、 联系实际,理解和运用知识
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贯彻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原则,又要引导学生初步运用所学知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来观察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把“学”和“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力、表达力、人际交往能力及个性心理品质,还要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例如:
在进行“代沟”析疑教学时,在学生了解“代沟”的产生及其原因的基础上,请学生联系实际列举一些容易和父母发生冲突的情况,并说说自己是如何化解冲突的?再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把自己的经验记录在一张发言稿上,学生彼此交流并回答,教师给予指正、引导,并归纳总结。以此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与运用,达到目标要求。
六、 教师归纳小结,巩固和深化教学内容
归纳小结,巩固深化是教学过程设计的最后一个关键环节。一堂课教师是主体,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的,所以归纳小结、巩固深化要求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自己的学习收获做简要的总结,以进一步理解、巩固、深化所学内容,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教学要求 。
总之,以上几点仅仅是我通过学习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的一些粗浅的看法。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初中思想品德新授课教学过程的设计还需要进一步探究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