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袁平文:谈“主问题教学法”下的教学机智

    谈“主问题教学法”下的教学机智

    ◎ 四川省沐川县实验小学 袁平文
    “主问题教学法”作为一种生本阅读教学模式,正在我们的阅读课内尝试,这种大胆的尝试是教师教学机智的集中体现和展示。
    首先,在设计“主问题”环节,它体现和展示了教师足够的驾驭教材的能力。
    在过去的一贯性阅读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沿用着“问”“答”的模式,让“连问”“碎问”“满堂问”贯穿课堂,由于生本理念的课堂渗入,我们要把阅读的主要环节自然地放手给学生,在这种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们进行着新的教学设计,即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牵动学生对全篇文章或牵动学生对文章主体部分的阅读。真正做到牵动学生的阅读,需要教师有足够的驾驭教材的能力,也就是研读教材研讨文本的能力,具体要求是:
    1、研读年段教学大纲,研读整册教材,熟知教学内容。研读整组教材,明白单元编排意图,把握目标,关注知识的衔接,让教材做到心中有数。
    2、重点研读课文,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正确的把握;查阅相关的知识链接,做到驾驭教材并超越教材。
    3、设计主问题,进行合理取舍:“主问题”的设计着眼于整体地带动课文的理解品读,着眼于引导学生长时间的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因此,要合理取舍,让“主问题”成为阅读教学中立意高远的课堂教学问题。
    4、“主问题的设计”需要合理取舍,同样也需要方法指导,这与教师知识诸备息息相关。因此,在课堂内外,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设计出主问题。如:①从整单元目标中去设计主问题;②从课后“思考与练习”中发现主问题;③从阅读提示中寻找主问题;④从文章题目入手设计主问题;⑤从文章线索中提出主问题;⑥从听、说、读、写语文基本功训练点着手设计主问题;⑦从含义深刻的句子中提炼主问题;⑧从表达方法入手设计主问题。
    其次,“主问题”在课堂的呈现和交流环节,它体现和展示了教师的引领、点拨、及时校正的巧妙应对能力。
    在没有“主问题”支撑的所有生本课堂上,常常会出现以下问题:
    1、学生把握不住重难点:讲不懂、讲不全、讲不透,教师又得重讲。
    2、学生常因一些与教学重点无关的小问题产生争论,偏离本堂课教学的主题。
    3、学生调控和生成的能力较弱,失去了课堂中本该出现的灵魂和精彩。
    因此笔者认为:
    1、“主问题”的预设呈现需要教师的引领,引领就得巧妙。
    如:《乌塔》一课的教学设计
    师:这节课我们去认识一位小女孩,她叫?
    生:(齐读课题)《乌塔》。
    师:你想知道乌塔哪些方面的信息?
    生:乌塔是哪个国家的?
    生:乌塔多大了?
    生:乌塔喜欢什么,有哪些爱好?
    生:乌塔是个怎样的女孩?
    生:课文主要写乌塔的什么事?
    师:同学们真会提问,看来大家对乌塔都很感兴趣,都想知道“乌塔到底是个怎样的女孩?”(主问题之一),那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开始学习课文吧!
    2、“主问题”的交流探究,需要教师的点拨,点拨凝聚智慧。
    如:《梅花魂》一文的教学设计。
    师:文中外祖父几次落泪了?为何落泪?
    生:文中外祖父3次落泪。
    生:第一次落泪:因吟诵“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
    生:第二次落泪:因外祖父不能随我们回国,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生:第三次落泪:因船快开了,妈妈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大客轮,这时泪眼蒙眬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
    师:这每一次泪中含着怎样的深情?
    生:第一次饱含思念之情。
    生:第二次有着无奈之情。
    生:第三次盛满不舍、眷恋之情。
    3、“主问题”的交流出现偏离时,需要教师及时的校正。
    如:《落花生》一文的教学设计。
    师:花生最可贵的地方在哪里呢?文中谁告诉了我们(直奔重点段)。
    生:父亲。
    师:齐读。你读出了花生最可贵之处了吗?
    生:朴实无华。
    生:低调,不炫耀。
    生: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师:你从哪里读出它的低调,不炫耀?
    生:因为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师:这是拿花生和 、 、 作比较的写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
    师:此时,你想对花生说什么?
    生:花生,我喜欢你,你的好处实在太多了。
    生:花生,我欣赏你,你一点儿也不炫耀自己,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总是爱炫耀自己。(偏离)
    师:难道同学们不喜欢桃子、石榴、苹果吗?(校正)
    生:喜欢。
    师:请用最简单的话来说说你喜欢它们的理由吧?
    生:味美——香甜。
    色亮——鲜红嫩绿。
    食用价值高——营养丰富。
    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师:对了,那么“它们高高的挂在枝头上”,仅仅是为了炫耀自己吗?
    生:不是,是因为它们必须生长在那样的环境中。
    生:不是,是因为它们需要充分展示自己。
    师:我很赞同你们对桃子、石榴、苹果的理解。
    第三、“主问题”教学反思环节,体现和展示了教师自我锤炼的能力。
    对于一堂课的设计,可能我们教师的心中会有太多太多的想法,可能有各种各样的设计,但当我们最终敲定用“主问题教学法”来设计时,我深信:它会带给我更深层次的课后教学思考,从而锤炼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因为我们有过这样的一些反思:
    1、“主问题教学”的课堂上,学生会循着一、两条主线,直奔重点,认真阅读、细细揣摩、大胆交流、共同进步、实现语文教学知识与能力的双重目标的提升。
    2、“主问题教学”的课堂上,学习的每个环节,教师会尊重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关注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感悟能力的发展。
    3、“主问题教学”的课堂上,对于一些内容比较集中,文辞兼美,或者条理比较清晰的课文,“主问题”会启发学生快速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日积月累的学习中,学生的概括能力可以大大提高。
    4、“主问题教学”的课堂上,教师还会给学生明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点击次数:179  发布日期:2013/12/10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