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浅析 颜文玲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浅析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华州街道办育英小学  颜文玲

    小学数学生活化就是将数学问题还原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将生活中的问题转换成数学问题的过程。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教师可以把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解决生活的问题。小学数学生活化是新课改的核心要求,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应用能力的有效措施。老师要认真理解新课改的要求,并运用到课堂中去,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老师的认真贯彻,也需要老师和学生的积极配合。根据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对小学数学生活化的实施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创设生活情景,感受数学乐趣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和系统性的学科,且数学知识的构建是源于对生活的积累和升华,对于刚接触数学的小学生来说,学习数学是一道难以越过的鸿沟。因此,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实际的教学情境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挖掘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进而帮助学生跨过鸿沟,提高学生的生活化水平。

    在教授学生“第几”和“几”的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晨间会操时的队形进行排队站列,向同学提问:“一队有多少人?从自己的前方开始数,自己站在第几位?从自己所在队列的后方开始数,自己站在第几位?”排队的形式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继而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第几”与“几”的概念进行区分与联系。通过这种模式进行情景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帮助他们准确了解数学知识,促使他们在处理生活问题时,能够形成数学思维,帮助学生在具象化事物中习得数学知识。

    二、挖掘生活素材,体会数学价值

    在小学数学课上引入课堂生活化,教师要对一些与数学有关系的生活场景进行深入的挖掘,将生活化素材引入到数学课上,与知识结合起来,数学课上知识本身难度不大,但是学生的逻辑思维弱,学习能力差,对数学课展开学习还是有难度的。因此教师要注重降低学习的难度,数学课上的一些理论知识,教师要与生活化素材结合起来。避免学生单纯对理论展开学习,无法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教师要对生活化素材进行挖掘,然后与数学知识充分结合。

    例如,在教学“千克与克”时,让学生到生活中观察几件物品的包装,记下他们的重量,在交流时,同学们提出了许多现实的问题,如:方便面袋上印着总量:80克,面饼:75克,从而知道调料袋和包装袋重5克。食用盐包装袋上印着净含量:500克±10克等实际问题。然后引入本节课所学“千克与克”,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体验一下一千克东西的重量,然后再请学生想一想生活中有什么物品大概有一千克重。最后让同学间相互估计对方的体重有多少千克,再把自己的真实体重告诉猜的同学,看谁估得准。将这一单位和生活实际充分结合。从已有的生活现象,熟知的生活事例、常见的自然现象、亲近的社会生活中学习新知,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

    三、提高生活应用,树立学习自信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启发学生打开自己的知识经验宝库,让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与新的知识建立起联系,不断形成解决新问题的有效策略。   

    如,学习了“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后,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粉刷校舍、走廊、围墙》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分小组亲自测量、计算要粉刷的校舍、走廊、围墙的面积,并在课前让学生调查了涂料价目及人工费用等,设计了粉刷校舍、走廊、围墙的工程方案。学生兴趣浓厚,热情高涨,积极行动,出色地完成任务,达到了预期的目的。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收获了成功的喜悦,也树立了学好数学的信心与决心。

    四、设计生活习题,提升综合能力

    课堂练习是教师对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检测的重要方式,也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有效方式。习题训练是数学教学中重要而又枯燥的内容,所以教学生活化离不开训练习题的生活化。生活化的习题更能给学生亲切感和熟悉感,从而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简便算法时,教师可以设计出一道等式:186-98=186-100+2。很多同学会无法理解,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生活情境假设的方式向学生讲解,如:“小明和爸爸去商场买东西,爸爸手里有186元钱,爸爸买了一袋面,价格为98元,结账时,爸爸拿了100元付账,收银员找给小明爸爸2元钱,即186-100+2。”通过这种联系实际的方式,可以将抽象化的数学练习,用具体的生活实际展现给学生,不仅可以促使学生用生活经验掌握数学概念,还可以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理论,从而对数学知识形成更加清晰的认知。

    综上所述,数学教师的任务归根结底是把枯燥抽象的知识更儿童化、生活化的设计引进课堂。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本身又是一个巨大的学生课堂。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处处有生活的道理。数学课堂只有再现数学知识与自然科学,人类生活的联系,不仅扩大数学教学的信息量,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各方面的实践能力,为学生今后的生活、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点击次数:172  发布日期:2022/11/26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