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优化课堂教学 使“双减”不减质 刘倩兰

    优化课堂教学  使“双减”不减质

    ◎    甘肃省庆阳市南街小学   刘倩兰

    摘要:“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对基础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给予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同时也是新时代对于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为了响应“双减”政策的号召,小学语文老师也必须在教学中做出相应的策略调整,优化课堂教学,使得课堂教学朝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及目标要求的方向发展及落实,使“双减”不减质,为学生提供更高效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落实“双减”政策,需要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在课堂学足、学好。那么课堂作为教学的主阵地,怎样才能做到减负不减质呢?我就小学语文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谈几点做法。

    一、遵循《标准》备课,提高学习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语文学习情境,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鼓励自由表达,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作用,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因此在备课上我们就要遵循这一变革。比如,在设计《口语交际 自我介绍》时,要求学生会在不同的活动场合作自我介绍。我当时设计了四个情境:一是去车站接一位不认识的客人;二是来到新学校,面对新班级;三是报名参加“我是小歌手”节目;四是应聘一份保洁员工作。在学生介绍之前呢,首先将2019年主持人大赛自我介绍的视频环节作为导入,然后通过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明确自我介绍的一般内容和方法,最后根据课件出示的情境,学生自选情境介绍、其他同学评价,做到关注个体差异、分层要求。整个教学过程通过营造环境、言语渲染、模拟现场等自我介绍氛围,让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参与热情,在活动中达到预期学习目的,从中获得一定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也更有效地提升了核心素养中的语言运用能力。我还不定期组织学生讲述见闻,并能讲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训练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力,每节课尽其所能做到创新,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二、重视兴趣培养,学问方可得益

    莎士比亚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说明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课程标准倡导少做题、多读书,培养读书兴趣、提高读书品味。如果学生在课堂上都不愿“发声”,何谈提高读书品味?读课文,全班五十几名学生齐读,声音理应很洪亮,但却读得有气无力,原因何在?缺少兴趣。于是,我就针对性地采取了如下策略:首先范读,让自己先“发声”。实践发现,老师的范读要比多媒体朗读容易提起学生的朗读兴趣。学生读不好,我们可以多示范、多领读几遍,言传身教;其次就是通过采取不同形式的朗读,如果读两遍,第一遍,我让同桌齐读、第二遍可以四人小组读或自由组队子读;还有用较快的速度读,根据课文长短规定,如第一遍三分钟,第二遍就两分钟;有时也采用配乐的形式朗读、分角色读。在多种策略下,学生们的朗读兴趣日渐变浓,阅读兴趣也随之培养起来,相信他们会在阅读中品味书香、丰盈自己。

    三、狠抓听课习惯,高效学习知识

    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授课过程中我会站在学生们中间,狠抓他们的听课习惯,随时查看笔记记录情况、督促开小差的,并及时评价,给予学生以鼓励、自信。有时我也利用课间抽查学生的课堂笔记,若有欠缺,则会让学生课后补上,再做检查。这样杜绝了学生上课开小差、书上乱涂乱画的现象,也便于学生以后复习。我还将优秀的课堂笔记发到班级群进行展览,让学生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孩子们的听课习惯也逐渐养成。当有些家长问到:“老师,我的孩子在学校上课表现怎样?”我的回答:“你检查一下课堂笔记记录情况就知道了。”实际上课堂笔记就是学生在校的一面镜子。课堂上学生听课的态度,不仅反映着学生的学习态度,也是对教师课堂讲授质量的评价,有助于老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以便改进教学方法。每节课我都会从学生们的听课质量方面反思自己的教学,是自己备课不扎实?还是驾驭课堂的能力有问题?以便学生高效学习知识。

    四、注重知识积累,丰厚文化底蕴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说明积累的重要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理念中也明确提到要引导学生注重积累。积累什么呢?字、词、句、段、篇,以及其相关学习方法。从第二学段开始,就要求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作为四年级学生,这种能力及习惯已具备,因此我在检查过学生的书面预习情况之后,更注重的是课堂中对学生易读错、写错字词的指导。但在课堂互动和习作过程中,我又发现学生词语匮乏这一现象屡见不鲜,于是在反馈预习情况时,要求他们进行不重复性开火车组词。比如,在交流“焉”字时,前面一个学生组了“心不在焉”,紧接着几个学生不知可组什么词了,我让继续,没想到后面有学生组了“善莫大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姓焉”,并且能讲出其意思。这样从表面上看起来会浪费时间,但实际上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在交流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伙伴的回答,对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新的填充。课堂上我会根据教学内容随时指导学生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等,对学生来说,学习方法的积累也尤为重要,比如理解词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阅读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写作的技巧等,可以提高他们理解课文内容、课外阅读及写作的能力。相信通过多方面的课堂积累,学生的文化底蕴会逐渐丰厚。

    五、激发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品质

    思维能力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思维的工具是语言,语言发展的过程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我从平时的课堂互动中发现,部分学生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就连简单的用一个词写一句话或扩写句子都在等待其他同学的答案,也有部分学生从来不踊跃回答问题。见此状,尤其遇到发散思维问题,我会指定这一排或那一行的学生回答,迫于无奈,平时不露面的都能讲几句,没想到这个办法很实用,思维的火花在交流中碰撞,潜质被激发了,逐渐的课堂上总能看到他们一个个举起小手。练习册自己做,不会就翻书,彻底打消他们抄袭的念头。做错了,更正,没想到个个都是潜力股,写出的答案各有千秋。比如扩句,蝴蝶在花丛中做什么?有的写“蝴蝶在花丛中和小蜜蜂做游戏。”有的写“蝴蝶在花丛中正和花儿聊天呢。”还有的写“蝴蝶在花丛中与花儿共舞。”……雷同的特别少,不像之前全都是“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完成作业之后再进行集体交流,通过交流中的欣赏、评价,学生的思维品质得以培养及提升。

    六、重视评价导向,提高教学效能

    新的语文课程理念倡导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比如,每天的“课前三分钟演讲”,要月评“演讲之星”,所以学生们准备非常充分,每天演讲结束先同学评价,后老师做总结点评,做到过程性与整体性相结合,显性与潜在相结合。不足方面也被直言不讳地指出。学生们尤其重视老师的点评,他们听的极其认真,这不仅是对演讲者的演讲结果进行评价,更对后面同学的演讲具有导向作用,取其精华,不犯前车之鉴。再有习作点评,做到眉批与总批相结合,学生从老师的评价中发现自己文章的优点或不足,扬长避短,也可根据老师的点评对自己的文章进行补充和修改,总之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起着不可限量的作用。

    七、做好课后服务,提升核心素养

    落实“双减”以来,学校积极响应政策开展课后服务工作,部分学生选择参加特色社团活动,还有部分学生参加了课程作业辅导,我负责本班语文课程作业辅导。辅导过程中,我对潜能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课文读不下去的领读,直到能读下去为止;日记不会写,单独指导;字词不过关,抽查并纠正,学生们都很乐意老师这样做。语文完成之后,若数学、英语遇到难题,我也不会袖手旁观。当学生们所有作业都完成之后,我便会组织一些有趣的语文竞赛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比如成语和古诗接龙、好书分享、课本剧表演、我们一起读课文等,我也参与其中,期间学生们都能充分的表现自己,通过多元化的学习保障学生的课业成绩、丰富学生的课后服务、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提升。

    总之,“双减”政策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符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还要有针对性、科学性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热情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学足、学好,减负不减质。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

    [2]战贝贝.“双减”背景下如何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减负增效[A].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1教育科学网络研讨会论文集(六)[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1:3.

    [3]马艳云.探究如何在双减背景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A].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对接京津——行业企业基础教育论文集[C].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2022:5.

    点击次数:146  发布日期:2022/11/26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