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培养学生诚信与法治意识的尝试 杨 明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培养学生诚信与法治意识的尝试

    ◎    四川省广安第三中学校   杨  明

    摘要: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师生的责任担当和危难紧迫感对做好疫情防控至关重要。作为思政教师,在疫情防控期间,要强化引导学生正确面对隔离、网络舆情以及传染病防治等问题,树立法治思维,坚定法治信仰,提高运用法治思维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疫情防控;农村学生;诚信和法治意识教育

    在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学校教育面临新的挑战。依法、科学、有序防控疫情,是强化公共卫生保障的“方向盘”,是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的“安全带”。在这特殊时代背景下,强化学生诚信和法治意识教育,培养他们法治思维和法治素养,对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至关重要。疫情防控工作是一场全方位的工作,需要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在校园疫情防控中,学生扮演重要的角色,从学生行踪跟踪调查、体温监测、口罩佩戴、保持1米社交距离、心理疏导以及“小手拉大手”等活动中,要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规则意识,鼓励学生成为疫情防控行为的带动者,进而营造出群防群控的良好氛围。

        一、在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中培养学生诚信品格

    在农村,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学生父母大部分在外地打工,甚至有些在中高风险地区务工。一旦到寒暑假放假,父母就将学生接到自己务工的地方放松,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在疫情防控期间,在学生行踪摸排、早中晚体温监测、保持1米社交距离、环境消毒杀菌、佩戴口罩和从小手拉大手引导监护人遵守疫情防控规则等方面培养学生诚信素养,是学校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如实报告节假日、寒暑假期间的自己行踪,学校建立“诚信”行踪台账,有利于学校追踪病毒感染的路径。开学之际,学校通过班主任调查学生寒暑假的行踪并建立行踪台账。个别学生因为害怕等各种因素,隐瞒寒暑假期间自己的行踪,甚至谎报,一旦将病毒带入校园,将会造成对师生生命健康严重的打击,同时给社会抗疫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作为班主任,政治课教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对学生耐心教育,教会他们如实上报自己在寒暑假期间的行踪,培养学生的诚信素养,对抗疫、学生成长以及学生长大后成才至关重要。

    从早中晚体温监测中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行。在疫情防控中,学生早中晚体温监测对疫情防控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的体温一旦超过37.3摄氏度,属于体温异常,不能到处流动,主动进行居家隔离,甚至到指定医院就医。在农村学校,大部分家长在外务工,学生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监护人年龄偏大,无法监管学生测量体温,就要学生自觉测量体温,并如实报告自己的体温。同样,班主任、任课教师和政治课教师有义务教育学生在家如实测量体温,并如实报告,体温一旦异常,如实报告,以便学校、班级正确处理,在这一过程中,正确在家测量体温和如实报告体温正常或异常,对学生的诚信素养培养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从保持1米社交距离等措施中培养学生的诚信素养。在保持1米社交距离、勤洗手、常通风、环境消毒等措施中,引导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心理、卫生习惯,在习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诚信素养。

    二、在疫情防控中渗透法治意识

    法治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应对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重要手段。我国在战胜2003年“非典”疫情后,先后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规,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这也为当前的疫情防控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依据和实践指导,实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学校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向师生宣传与疫情防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让学生心里逐渐树立法治观念,向学生渗透法治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培养学生责任感和使命感。

    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中国将“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一个基本准则,也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重要内容;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同时初中《道德与法治》的重要内容。在这场疫情防控中,学校和思政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做好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同时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法治意识,通过这次疫情防控战争,把学生培养成懂法律讲诚信、敢担当有作为的新时代接班人。

     

     


    点击次数:178  发布日期:2022/10/30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