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贺 霞张 丽
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陕西省定边县贺圈小学 贺 霞
◎ 陕西省定边县第三幼儿园 张 丽
兴趣产生于需要。小学生兴趣浓厚,遇新事物时求知欲强,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一些方法和途径,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使学生感到一种乐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不但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变学生课堂上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实现素质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在课堂上如何来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一、 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亚里斯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这就是说,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应运用教学艺术,启迪思维,激发大胆发问,引起学生兴趣、回忆、联想,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表意见,变主动学习为探索。因此,课堂上使学生乐于提问,教师就要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他们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激发出他们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比如在讲“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出几个任意多位数,然后由老师很快判断它是否能被2、5、3整除,当师生共同验证老师的判断无误后,学生会很好奇,很想掌握这种方法。因此,就会主动的向老师提出问题:您是用什么方法这么快就能断定一个多位数能否被2、5、3整除的?可见,学生提出这些问题来,缘于教师的激趣和创设的良好质疑提问情景。
二、 培养学生敢于提问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一种“心欲求而尚未得,口欲言而尚不能”的求知状态中,由于他们没有掌握好提问的方法和技巧,在课堂中,学生常会提出一些意料之外的问题,以致影响课堂教学。面对这种意外,有的教师处理不妥,使学生容易在课堂上表现出一种“三怕心理”:一怕在课堂上提问会影响教师的教学程序而挨教师的批评、指责;二怕提出的问题不成问题而变成同学们的笑料;三怕提出的问题毫无价值而使人瞧不起自己。因此,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充分相信学生的潜能。其次,要尊重学生,创设民主、和谐、平等、充满鼓励和爱护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无所顾忌,放开思路。肯定其积极性,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放心提问,决不能挫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比如,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通过教学中各个环节的诱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比如备课时把布置学生预习教学内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优化或组合出有价值的问题,为课堂上提问作好充分准备。在课堂上隆重推出问题的提供者,全班鼓掌,这如何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另外,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组织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提问竞赛活动,通过比提问的数量和质量来评定小组的竞赛成绩,让学生在胜利的快乐中享受,使学生敢于提问,大胆质疑。
三、创设质疑提问的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行成于思,毁于随”。面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奇异妙想,应诱发。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一定方式,向学生提供质疑提问的环境,促使学生迸发出创造性提问的火花。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别出心裁,异想天开,勇于提问,寻找与众不同思考问题的途径。同时启发学生从多方位进行大胆尝试,勇于创新,提出合理、新颖、独特的问题。这样才能通过创设的环境发展学生的提问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在课堂上提问由于情绪紧张而说不清楚的学生,可以让其个别提问;对于口头表达能力差的学生,可以让其把问题写成文字后再提问。由此可见,只要给学生对问题多作思考的环境,学生就能创造性的提出更深刻的问题来。
四、从不同提问方法感受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每一节课的内容和形式会有不同的情况,所提问题的内容、性质各有特点,因而提问的方法和形式也应各有特色。只有恰到好处地提问,才能揭示问题的本质,反之提问方法不当,不但不能切中问题的要害,反而使人感到厌烦和乏味。因此,我想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可以通过以下一些基本的提问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
1.趣问法。把问题趣味化,或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把问题引出,这种提问容易使对方的注意力集中和定向,引人入胜。
2.追问法。在某个问题得到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之后,顺着其思路对问题紧追不舍,刨根到底继续发问,其表现形式一般直接采用“为什么?”
3.反问法。根据教材和教师所讲的内容,从相反的方向把问题提出。其表现形式一般是“难道……?”。
4.类比提问法。根据某些相似的概念、定律和性质的相互联系,通过比较和类推把问题提出。
5.联系实际提问法。结合某个知识点,通过对实际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提出问题。
总之,在教学中要想富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教师就必须从实际出发,课堂中有预料之外的问题,如果教者一时吃不准,解不全,不要轻易肯定或否定,也不急于解决,可课后共同研究、思索,待考虑成熟且感到有价值时,再在下节课中解决。还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改革教学方法,采取科学的手段促使学生乐于提问、敢于提问、勤于提问、善于提问。只有这样给“智慧的幼苗”浇水,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可以相信,在小学数学的过程中,学生对具体的数学知识感兴趣,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感兴趣,就必然形成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