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激发中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几种方法 唐涛爱

    激发中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几种方法

    ◎    甘肃成县陕西师范大学成州中学    唐涛爱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生物学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学生对生物学科的掌握情况,对国家的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立足初中生物课程教学实践,对激发中学生生物学习兴趣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合课堂实例总结了几点教学方法。

    关键词:激发;学习兴趣;课堂;指导

    生物学是中学重要的一门课程,是学生认识生物圈中生物的奥秘和本质的一扇窗口;是学生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常言道,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一节有趣高效的生物课,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呢?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一、情境导入法

    初中生活泼、好动。课间活动多姿多彩,课前有可能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良好的导入方法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很快进入课堂。在教学中导入内容要根据不同的课题从实际中选题,而且要取其精华、有所创新。

    1.实物导入法

    生物学内容贴近生活,贴近事实,可以在生活中找很多与教学有关的典型事例。比如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中,老师提前准备了一株长满绿叶、开着黄花,挂满豆荚的油菜植株。当老师面带微笑把一株高大的油菜植株拿进教室时,热闹的教室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所有学生将目光投向这棵树。紧接着老师引导学生说出这是一株植物体,植物体是由什么组成的等等相关内容,逐步从宏观到微观掌握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这样的导入方法 ,不仅直观易理解,而且将生物和生活紧紧的联系在一起。

    2,。活动导入法

    课堂中活动的加入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展现自己,提高学生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中,老师提前准备一个盲盒,盲盒里面装上苹果。课堂上请一位同学蒙上双眼,把手伸进盲盒摸出来,自己描述摸到物体的形状,然后品尝、闻。在开展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出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的几种途径。这些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为整堂课的完美教学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

    3.视频导入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视频种类越来越多。视频教学图文并茂、绘声绘色,使教学内容更直观、具体。不但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而且能很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比如在《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中,下载了这样一个视频,视频中的北极熊有着一身洁白的毛,幸福地和家人生活在北极,直到有一天,一群盗猎者使洁白的雪地变得到处充满血腥。根据这种情境,老师提出问题:如果自然界没有动物,会变得怎么样?那么,动物在自然界中有什么样的作用?这种引入方法过渡自然,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新知。不仅有很强的求知欲,而且锻炼了学生思考、表达的综合能力。

    二、课堂创新法

    现在学生学习任务繁重,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渐渐退出了课堂。只有在课堂中不断创新,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全身心进入课堂,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

    1.微笑进课堂

    给学生一个微笑,使学生感觉到老师很有亲和力;给学生一个微笑,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有学生曾说过老师的微笑让她感觉到了温暖,带给了他更多的是开心,所以她喜欢上生物课。当一节课充满笑声,这节课也充满活力和魅力,当课堂充满笑声,可以让学生卸掉一身的疲倦,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新的知识。老师的微笑有时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有时是对学生学习的肯定和鼓励。使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倍增。

    2.幽默进课堂

    一个幽默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很有吸引力、很有活力、很有能力的。幽默,是教师在教学中学识上、智慧上、修养上的集中表现。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巧妙的手段。幽默可以更好地控制学生的注意力,幽默也可以扭转一些教学中尴尬的局面,幽默使课堂更活跃,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学中,教师提出“龙生龙,凤生凤”这个现象,有的学生会质疑,自己为什么长的既不像爸爸,也不像妈妈。教师回答“不是我的错,是遗传惹的祸”。又如在《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中,有一条作用是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学生对这一知识有些不能理解时,教师一句,“同样大小的两朵白菜,一朵被人吃了在体内进行分解,一朵放在厨房慢慢分解,哪个分解快?说明了什么?”等等。利用教学契机,将幽默的优势发挥地淋漓尽致,因势利导,用已有的知识渲染学生心灵。

    3.活动进课堂

    课堂上安排多种多样的活动,使课堂充满活力和生机,一节课下来学生和教师都觉得身心舒展。课堂,是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的平台。课堂是一个充满生命力、各抒己见、彰显个性的场所。课堂活动安排起来,学生也就活起来了。有活动的课堂,学生的大脑、眼睛、嘴巴、双手等各种器官都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作用,可以看到学生是一个个能思、能看、能说、能干的小天使。比如在学习《人体中废物的排出》教学时,课前教师准备了红、蓝两种颜色的毛线用来在模拟人体的动脉和静脉血管,还准备了双面胶和A4纸。课堂中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课本上肾单位的结构自己制作模型,并将制作精美的贴到黑板上,学生之间互相提问说出其结构及作用。讲到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中液体成分的变化时,教师组织学生先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讨论完成课本上三个讨论题,每组派出代表到讲台上讲述小组讨论的结果;其他小组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删减和补充。在讲到肾小球的过滤作用时,教师提前准备了一瓶红墨水用来模拟血液,并在红墨水中放了六种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豆子模拟血液中的成分,并准备了漏勺用来过滤。课堂上将红墨水倒入漏勺,小豆子被过滤下去,大豆子没有过滤下去。这些活动的开展,使抽象变得具体、直观、易懂。既轻而易举地突破了难点,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整节课学生中在活动中不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升华。

    三、学法指导法

    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教师既要“授之以鱼”,又要“授之以渔”。教师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学可以达到明显效果。只有学生掌握了对生物的学习方法,就喜学、乐学。

    1.解题方法的指导

    根据会考题型教师每节课设计典型训练题,学生利用课本中所学知识解答,根据解答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如,解答合作探究题时的步骤和方法分为:第一步,认真审题,找变量,即探究的问题中的关键词。第二步,根据探究遵循的原则制定计划。第三步,探究结果和探究问题是相一致的。整个探究活动紧紧围绕课本内容中的步骤展开。当学生掌握了答题的技巧后,教师特意找一些雷同的题型进行训练,学生觉得成就感倍增。

    2.学习方法的指导

    古人云:“自知者明,自信者强”可见,反复成功的孩子越来越成功,反复失败的孩子越来越差。教学中,教师如果注重后进生的培养,使这些学生树立自信,教育就会均衡发展。对于后进生,教师做到多鼓励、多肯定,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动作都会改变学生。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求后进生做到:课上认真听课,课后做一些基础题,掌握基本知识。对于易混题可以将概念写出来、也可列表格进行比较,找出本质的区别。很多内容的复习做到前瞻后顾,找出内在联系。对于表现好的在全班学生面前可口头表扬、掌声鼓励、可加分表扬、奖品奖励。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总之,在生物教学中能激发中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教师根据不同的课题不同的学生灵活运用,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

    周成平,给教师一生的建议(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01)


    点击次数:140  发布日期:2022/10/30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