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初中数学教学中使用教具和学具的意义 阿布都喀地尔•吾吉阿布都拉

    初中数学教学中使用教具和学具的意义

    ◎    新疆和田县第一中学    阿布都喀地尔·吾吉阿布都拉

    摘要初中数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许多教师不重视教具和学具的使用效率,导致学生学习兴趣淡薄,教学质量不高问题。借助一些教具和学具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可提高教学效率。本文对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具和学具的应用的意义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具;学具

    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有些问题必须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训练、观察、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以达到培养实践、创新意识的目的。但在目前的教学中,不少学校对“信息化教学”非常重视,使多媒体教学成为优质课、公开课以及教学竞赛中必备的条件之一,而忽略了传统教具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信息技术的运用,也要重视传统教具的运用,使之相互结合、互为补充,充分发挥各种教具的作用,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使用教具和学具的必要性。教具和学具具有直观和可触摸的特点,它为初中生学习知识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在教具学具的使用过程也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它在帮助学生进一步学好几何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空间图形的理解能力,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学具,初中生操作过程中,也是对知识的一种探究的过程。学具在帮助学生突出学习的重点和突破难点方面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使用教具和学具促进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 心理学研究表明,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 例如,在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教学活动中,用木条或硬纸条、钉做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的所截的教具。通过教具和学具操作变化使学生明确三线八角的概念、探索平行的条件(观察测量同位角相等时两直线平行等)。

    有助于学生掌握计算法则和公式。数学法则、公式、性质等是从生活中提炼而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观察和操作实践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思维方法“二次发现”公式或法则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既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形成,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例如,在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P36“数学活动”的教学活动2中,可制作全等直角三角形模板,用不同的方法拼成正方形。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计算从而发现,探究得到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和结论。

    有助于提高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初中数学中的代数部分,总的来讲就是加减乘除及相关运算,形成代数体系和相关结论,这就要求学生理解运算,掌握运算法则,探索运算思路,设计运算程序进行运算。 直观、形象的教具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形成更加直观的感性认知。例如,在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P81“数学活动”制作测角仪,测量树的高度教学活动中,首先课前师生根据课本第81页要求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师生合作、学生互助、家长协助)精心制作各式各样富有创新意识的测倾器,然后上课时把学生带出教室,让学生分组测量物体的高度,如树高、塔高、国旗杆的高等。在实际测量活动中,检查评价学生的制作、测量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积极性。

    有助于培养学生直观想象能力。在教学中,合理运用教具和学具,可以培养学生观察的有序性和深刻性。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用想象的观点看待问题,富余想象,大胆想象,让学生在课堂上放的开,不在以传统的模式约束学生,培养新时代富有想象力的人才。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未来社会已越来越注重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能否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否概括和吸收他人意见等。在教具的制作过程中,可以发动学生,给他们时间、机会去跟其他学生协作,我想这样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共同进步的集体主义精神,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自信,使他们的创造能力、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三角形内角和》一课中,要说明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为的确不易,课堂上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准备的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大部分学生用度量法。这时可以引导学生:能否把三个角用和的形式拼在一起再进行观察?这样,学生既动了手,又动了脑,他们发现三个角和刚好组成一个平角,学生动手了、探究了、合作了,知识在活动中接受了,课堂实实在在地得到了优化。

    有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利用学具进行教学既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促进学生更加高效地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也能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师生关系的构建。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教具和学具,为学生提供最为优质的学习体验。比如:在进行“圆”相关知识的教授时,为了使学生们更加清楚地了解圆的组成,教师可以采用几何画板进行教学,使用多媒体演示将一个完整的圆分成不同的部分,再将这些板块进行拼接,在拼接的过程中,散落的版块先被拼成了长方形,逐渐向正方形转变,最终成为了一个完整的圆形。这会引起学生们的疑问,此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自由的进行发言,让他们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既能将自己的问题暴露出来,也能感受到教师的亲切感和初中数学课堂的趣味性,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总之,数学是初中阶段重要的课程之一,教具和学具是 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有效工具,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 容准备教学用具,科学掌握教具的使用环节及使用时间,将教具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结合以及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学具的方式开展数学课程的讲解活动, 努力提高教学成效,更好地为教育教学和新课程改革服务

    参考文献

      [1]白彬.浅谈自制教具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文理导航,2011.11(6):33-34

    [2]陈菊林.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考试周刊2018(9):68.

    [3]荀花. 思想渗透策略使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策略研究[ J]. 考试周刊2018(48):73.

     


    点击次数:162  发布日期:2022/9/25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