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造性阅读 石碧容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造性阅读

           广西贵港市平南县上渡街道中心小学    石碧容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创造性阅读是以学生为主的语文教学改革的灵魂。如何在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中开展创造性阅读?本文从激发阅读兴趣,让创造性阅读成为学生的需要;吟诵和感悟相结合,为创造性阅读提供支点;积累知识,为创造性阅读奠定基础;运用阅读成果,为创造性阅读营造空间;多角度评价,让创造性阅读更具理性五个方面来探讨。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造性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阅读的重要性。《语文课程标准》还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一些教育专家曾提出:21世纪的教育是关爱学生生命发展、弘扬学生灵性的教育。在五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为学生提供创造性阅读的机会。笔者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一线教师,在此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激发阅读兴趣,让创造性阅读成为学生的需要

    是思的凭借、的前提、的储备、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也认为:一个人只有在真正认识到做一件事的价值和意义的时候,才能更加迅速地萌动主动参与的意识,才能更有热情与激情。因此,我们要多给学生讲名人勤奋读书善于发现的故事,让学生说说最想读哪篇课文,告诉他们这些文章一定让他们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请学生搜集读书名言,开展名言朗诵会,品味书的无限魅力;告诉他们: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个哈姆莱特的道理;在班级开展读书交流会读书笔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与学生一同阅读,畅谈读同样的课文不同的感受。这样,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与好奇心,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热情,从而达到让创造性阅读成为他们的需要。
       
    名言期待视野。是指一种接受者在对文学作品体验之前就已经存在心理期待结构。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关注学生阅读的期待,让他们明白阅读不可通过外在的统一训练或灌输而进行,而是一项自己个性积极的活动,是一项伟大的发现活动。学生有了教师的积极期待,一定乐于阅读。
      
    没有思辩的小语课堂教学是没有生机的,语文学科教学模糊性的特点使思辩成为可能。我们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努力创设这样的情境。创设思辩的情境要与学生的探究结合起来,没有经过探究的课堂思辩只能是胡思乱想或异想天开,思辩情境的创设应当在促进学生创新与哲理思索的过程中进行。思辩情境要求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实现个体平等的对话与交流。思辩活动的创设一定会让学生更加喜爱创造性阅读。

    二、吟诵和感悟相结合,为创造性阅读提供支点

    在证明文阅读教学中,要把吟诵和感悟结合起来。只有高度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要求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和情境中进行自主的阅读感受,学生的学习活动才有目的,有趣味。吟诵后的感悟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作为学生一种情感意识共同投入的学习行为,其意义在于促进学生主体的创新发展。例如我在教学柳宗元《江雪》时,反复让学生朗读这首诗,接着提问:读了以后你有什么感觉吗?学生纷纷发言:景色太美了,山这么多,没有一个人,好宁静啊!这么冷的天,老爷爷太浪漫了,一个人到这样的地方来钓鱼。”“也许他心情不好,一个人来借钓鱼散散心”……虽然这些学生的回答与标准答案相距甚远,但我还是认同了。阅读感悟的多样化,正是体验了生命的自由,尊重了学生生命的独特存在。正是有了吟悟,学生创造性阅读才有了支点,学生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悟出更多的问题,从而获得更多知识。

    三、积累知识,为创造性阅读奠定基础

    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必须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知识靠积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学会、学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建构去获得知识。离开积累,创造就失去了基础。在教学《黄山奇松》后,我让学生试说:欣赏了黄山奇松,你会这样感叹:__________。学生语言丰富,思路开阔,有的活用成语:黄山奇松,名不虚传黄山奇松,百闻不如一见”……有的巧用修辞:黄山奇松,你是一名了不起的化妆师,让黄山更神奇!”……有的学生干脆写出充满诗情画意的美文:黄山,美在松树,松树,贵在奇特……好一个人间诗境啊!。学生能活用成语,巧用修辞,善用美文,与平日学生的积累是密不可分的。俗话说得好厚积而薄发。试想,如果没有平日的阅读积累,学生能有如此精彩的语句,能有如此创造性阅读吗?

    四、运用阅读成果,为创造性阅读营造空间

     “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学健康理念表明:学生是人本,自由、多元和个体的。这就告诉我们,要全方位地解放学生不但要解放学生的大脑,而且要解放学生的眼睛,解放学生的嘴巴。因为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一种多向的信息交流的动态发展过程,是一种群体的语言交流过程。教师只有让学生说,学生才愿说、敢说,并逐步在教师的引导下,把自己阅读的成果从零碎型过渡到整合型再发展到价值型。这样的言论自由为学生创造性阅读营造更多交流空间。

    在创造性阅读中,教给学生多样的方法也是必要的。教者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填补课文的空白。如《莫高窟》一文中第3自然段写出壁画上的飞天的多种姿态后用了一个省略号,让学生想象还有哪些姿态,填补了这些空白也需要一定的积累。利用不确定性寻求多种答案。由于作者描述中的某些跳跃,会给作品的意义留下不确定性,这里的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如《三袋麦子》中的三个小动物到底是谁最好的,这就是创造性阅读的好素材。我们还可以让学生续编文字,拓展内容。如学完《滥竽充数》可以让学生想想南郭先生回家以后怎么做,结果怎样等,既有助于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又能发展学生的创造力。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化,同一读物在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中会产生新的意义。这种阅读更具有创造性。如《狐狸和乌鸦》这一名篇,已流传了二千多年。我们历来是从批评乌鸦爱听好话上了当这个角度去理解,同时把狐狸看成一个狡猾的骗子。我国当代诗人高洪波却能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理解,用诗写出了对狐狸的喜欢。这样的阅读需要较高的语文素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交流的时间、表达的机会,为创造性阅读营造广阔的空间。

    五、多角度发展性评价,让创造性阅读更具理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对学生的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要做到正确的评价,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评价观,转变那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在语文教学中,要建立有意识的发展性评价观,也就是实施多元化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多元化评价主要以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学生互评相结合,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评价,评价别人也评价自己,以调动学生参与意识,实现评价过程的多维互动性。发展性评价,是课堂教学评价的核心理念,是指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探究欲,促成其不断进步发展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最关键的是在于要能把握课堂上那一闪即逝的创造性火花,作出良好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更促进学生的创造性阅读,也让创造性阅读更具理性。

    总之,创新型教育是充满爱的教育。爱,不仅是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修养,而且是儿童身心发展,生命成长的原动力,是生命中一种创造性的整合力量。创造性阅读正是诱发儿童创造的潜能。这种爱,在教育上也应是一种的教育,应提倡童言无忌,提倡儿童思维无禁区,让儿童畅想、畅言,精神上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在这种氛围中,任想象驰骋,任感情激荡,任思路纵横,多种想法涌动交汇,学生也就能插上奋飞的翅膀,尽情翱翔。

     


    点击次数:24  发布日期:2022/9/25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