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黄福兴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 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第三中学 黄福兴
摘要: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化学实验教学是学生接受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突出实验教学的实践性,启发性、探索性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素质教育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化学实验教学是学生接受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突出实验教学的实践性,启发性、探索性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
首先,中学化学教学必须以实验为基础,这是由实验本身的特点及其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所决定的。
其次,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化学实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和理论,了解化学科学的发展进程,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念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智慧技能。可见,实验内容本身就是教师要教,学生要学的重要内容。
第三,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手段。好的教学方法需要通过适当的教学手段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化学实验,不仅可以成为学生获取直观感性认识,积累直观感性经验的源泉;而且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让学生亲身体验通过化学实验进行化学规律探索活动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通过学生的观察实验,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能力。如,利用实验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酸碱盐的通性等。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应用实验手段,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实验是化学教学这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二、化学实验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1、使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必须把准确无误的化学实验现象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每个学生看清楚,使学生确信定律、概念的客观性。所以,教师必须是一个坚定的唯物论者,要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在学生分组实验中,要写出真实的实验现象,不得随意更改自己的实验现象。只有这样,才可使学生逐渐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突出实验教学的实践性
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的高低对他们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生活中,小到食物的保存,闻气体的气味,衣服的成份的鉴别,大到交通运输和生产劳动,都需要这方面的能力。所以,教学大纲把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的一个方面。化学实验教学作为一种基本操作过程,应当努力通过动手做的实践活动,突出实验教学的实践性。如:(1)学生分组实验,给每个学生都有操作机会;(2)教师还要开拓实验的范围,在演示实验中,可让部分学生配合教师一起完成实验,条件许可时,可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课外小实验更是学生操作的天地,如在学习过滤、二氧化碳的性质等知识后,可布置小实验自制简易净水器、利用家庭中已有的佐料来推测鸡蛋壳里可能含有的物质等,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效果很好。并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等特点,有针对性地通过实验操作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总之,应尽量多给学生亲自动手动脑的机会,这对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3、着重思考,注意实验教学的启发性
化学实验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为前提的一个综合学习过程,因而必须通过有效的刺激,去强化实验教学的启发性,努力使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能够激励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化学实验对被动接受间接经验为主的学习者来说,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趣味性,加上化学实验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启发性,新颖、意想不到的现象如:在讲燃烧条件时让学生点燃一张纸,再让学生点燃一张包在铁棒上的纸,让学生观察、讨论为什么有不同的实验现象。通过这些实验现象去吸引和诱导学生在进行认真观察、操作的同时,积极去“深省”和“回味”。有些实验本身能很好地展示知识发生的过程。从实验方案的制定到实验仪器的选用,从实验操作到实验结果的分析,无不体现着素质教育的内涵,为学生自觉而主动地获取知识提供了客观条件。
4、着眼于疑,强化实验教学的探索性
教学的过程就是教无疑者有疑、教有疑者无疑的过程。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设疑,造就强烈的问题情境,进而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进行积极的探索活动,促进手脑结合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强化实验教学的探索性,要鼓励学生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和猜想,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大有益处的。在讲燃烧实验时,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大量的白烟,让学生大胆的进行猜想:如何改进实验防止环境污染,学生设计用试管加橡胶塞放在热水中实验。让学生在预测和猜想基础上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再用实验去验证,这样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才是有积极作用的。
总之, 初中化学实验的最终目标是: 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探索化学现象, 揭示隐藏其中的化学规律, 并指导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 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 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
本人正是以此为最终的教学目标, 利用现有的教材和实验器材,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全面实施初中生在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劳凯声 《教育学》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8.12
[2]《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标准(实验稿)》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