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农村留守儿童的人际交往障碍与教育研究 彭永华

    农村留守儿童的人际交往障碍与教育研究

                             ◎    重庆市彭水县火石小学     彭永华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农村外出务工人数逐渐增多,导致农村主要劳动人口减少,留守儿童人数增多。长久留守对儿童心理健康所带来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其中,农村儿童的人际交往障碍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将以农村留守儿童的人际交往障碍作为研究内容,重点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状态并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对策,为日后更好地做好农村留守儿童人际交往障碍教育工作提供更多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交往障碍;教育对策


    一、人际交往障碍的概述

    人际交往障碍所指的就是,无法正常地与他人进行交往和保持良好的关系。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各种因素或是利益上的驱使,走得越来越近,相互之间的交流合作也在不断地加深。现代人对人际交往是十分重视的,很多人也正是通过良好的人际交往获得了成功。而一旦出现了人际交往障碍,不仅影响自身的身心健康,还会导致与他人的交流、沟通出现各种问题,甚至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影响。

    二、留守儿童人际交往障碍的基本症状

    1.畏惧心理而引起沟通不畅

    由于对外界事物比较恐惧,引起农村留守儿童交往障碍的出现。一旦有这种现象出现的时候,常会导致农村留守儿童与他人交往的时候感到无比紧张。例如:孩子在很多人的情况下,会出现退缩,甚至是不大敢于和其他人讲话,并且会因此感到十分的紧张,出现手足无措的情况。甚至在面对陌生人的时候会感到无比的害怕,尤其是面对农村里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富裕的同龄孩子,更是不大敢于与其进行说话。如果这一现象继续存在的话,那么就会导致他们变得越来越不爱与人沟通,这样势必会对他们的成长带来很大影响,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

    2.自卑情绪造成孩子交往受挫

    在正常的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因为孩子比较缺乏自信,或者产生自卑的情绪,会导致孩子内心有一种挫败感。而一旦孩子出现了自卑情绪的话,就会导致不管身在何处他们都会难以适从,进而变得自闭,不与人交谈,甚至见到有陌生人接近就会退避三舍,不敢与之进行接触。这种不安心理就会导致孩子们心理受挫,、甚至影响他们终身。

    3.封闭心理不愿与人交流

    因为留守儿童缺少了安全感,会导致他们都将自己的心藏起来,甚至是出于恐惧的原因而将自己的真实想法与情感都掩盖起来,以此来让自己变得更加的安全,这也是为什么有部分留守儿童不轻易对其他人产生信任的原因。对外界的所有事物都抱有较强的戒备心,而造成他们将自己封闭起来。一旦封闭自己之后,就会导致他们一直难以释怀,很难再回归到正常生活与学习中来。

    4.孤僻心态导致厌倦与人交往

    由于留守儿童常年处于一种孤独状态,导致他们变得十分孤僻。在这种孤独的环境中,会使得他们不愿意与人交往,甚至在很多时候会是逃避的心态,这种不正常的状态出现,会极大的影响他们与他人的交流。

    三、留守儿童人际交往障碍的教育策略

    1.及时纠正不好心态,建立与人交往的信心

    由于很多留守儿童都是处在焦躁、不安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留守儿童比较容易产生自卑感。要消除这种自卑感,学校老师要给予帮助、指导和更多关怀。在课堂上积极鼓励其发言,哪怕是学生说得不好,也不要过度苛责。因为在老师苛责学生讲得不对时,会导致学生心理受到打击,甚至会觉得自己很没用,以后在老师、同学面前就很难抬得起头,这样的话,就会导致他们很难再融入到学校大环境、班级当中去,这是老师需要注意的一个地方。

    在课余时间里,老师还应该适当的抽出一些时间,把孩子们全部聚在一起,然后,坐下来,敞开心扉的去和孩子进行交流。或者是让孩子们在一起玩游戏,让留守儿童们也能开心的与其他同学成为朋友,有更多可以推心置腹的同龄朋友,让他们逐渐摆脱自卑的心态,变得活泼开朗,让他们在充满关爱与友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真诚的与其他同学沟通,与老师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有了这层良好的师生关系之后,能够使农村留守儿童的心态变得更健康,并且能够消除他们内心深处的自卑,变得能够敢于与老师交流、沟通,不害羞,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想法,这样便能够使农村留守儿童走出心理阴影,重拾信心。

    2.生活中多给孩子们更多关怀、温暖

    留守儿童之所以会出现妒忌心态,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有很多愿望难以满足而引起的。要想更好的解决该问题,那么就必须要从其所处的生活环境入手。从生活入手,可以使农村留守儿童感受到亲情的温暖,享受到亲人对其的关怀,降低父母不在身边导致的孤单落寂心理。这对孩子而言会带来很大的帮助,会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具体有以下两点:

    第一、留守儿童爷爷奶奶等家人应该多主动与孩子沟通,驱散孩子们心中的孤单,消除他们的焦躁心理,让他们能够走出心中的阴霾,重拾对生活的希望。

    第二、学校应该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重视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可组织部分教师队伍定期地深入到不同的班级里面,加强孩子们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或者是利用这段时间做一些集体活动等,以加强师生、学生之间的关系,并且,鼓励留守儿童一同参与进来,以此创造一个和谐快乐、氛围浓郁的教学环境,让他们在这种环境当中得到更好的成长,摆脱不良心态,并且能够得到更多的爱与温暖。

    3.鼓励留守儿童融入学校,加入班级集体

    在现实的学习生活当中,想改变留守儿童不爱与人沟通、交流的现象,就必须鼓励留守儿童融入到集体当中,鼓励他们与人相处,玩游戏,和相互学习。而孩子一天当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因此,学校便成为孩子一天当中时间待得最长的地方。那么老师应该主动的引导学生,通过心理暗示、身心关怀等去疏导孩子心情,影响孩子情绪,多与孩子说话,说一些真心话,并且鼓励孩子,指导孩子参加集体活动。

    4.联合多方面资源加强心灵关怀

    就学校而言,可调动学校一些资源,去为留守儿童做一些能够改变其心理上的一些问题的事情,例如:每半月可组织老师去往留守儿童家里去做家访,帮助孩子去了解生活,及时解决孩子们出现的问题。

    老师应该争取与留守儿童父母加强联系,并且在固定的一段时间里,还应该以电话方式去进行联系,通报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的情况等,以让孩子父母及时了解到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而作为孩子父母,有义务有责任多关爱孩子,争取多抽时间回来看望孩子,而即便身在远方务工,那么也应该多与孩子电话联系,给孩子更多的语言上的关怀,温暖孩子的心,使孩子变得更乐观。

    留守儿童都是与爷爷奶奶等亲人生活,在很多时候,爷爷奶奶的行为都会影响到孩子们情绪,因此,为了解决留守儿童人际交往障碍,首先,就要帮助他们的爷爷奶奶指导如何关爱孩子,如何去和孩子沟通。只有爷爷奶奶多与她说话、交流之后,那么孩子才能够得到更多温暖,能够变得更加的开朗,产生更多的幸福感。

    综上所述:想要更好解决农村留守儿童人际交往障碍这个问题,那么就必须为孩子创造一个大的幸福的学习生活氛围,让孩子能够感受到更多的关爱,从心理上消除这些不安与自卑以及恐惧与人交往的心态,从而帮助孩子获得更多温暖,得到更多的关爱,能够幸福、快乐的来学习生活。同时在必要的时候,还要进行人为的心理干预,及时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梳理情绪,调节其心态,使之能够恢复到正常状态,积极的参与社会交往,与人进行正常的沟通,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树立起正确的社会交往观念,消除内心的抗拒心理,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更好的成长,与正常儿童一般生活与学习,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生活!

    参考文献

    [1]李昕昕.奥尔夫音乐治疗应用于农村留守儿童人际交往障碍的策略研究[J].音乐创作,2017(03):190-191.

    [2]郭秋娟.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社会化功能弱化与人际交往障碍[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06):58-60.

    [3]龚海英. 留守儿童人际交往障碍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4]李迎. 留守儿童人际交往障碍小组工作计划书[D].华中师范大学,2013.

    [5]王艺璇. 留守儿童人际交往能力改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6] 吴敏. 农村留守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特点及其团体辅导干预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6.

    [7] 凌辉.中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及对策[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04):85-89.

     

     


    点击次数:92  发布日期:2022/8/27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