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浅谈初中数学记忆能力培养 周世福

    浅谈初中数学记忆能力培养

        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西城中学  周世福

    根据新课标教学设计中数学过程的一般形式来看,首先是通过创设情景,观察感知新知识,使学生感知的知识相当丰富,有材料也有观点,有现象也有本质;其次是通过师生共同探究理解应用;再次是巩固记忆阶段,即对自己被证明了的事物中,那些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要求学生达到牢固掌握他们的程度。由此可见,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在教学中常说:要反对“死记硬背”,但并不是反对重要的“记忆”。所谓的记忆,当然要包括“记”与“忆”两部分内容,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就是要使对于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在学习时能记住它,在运用时能忆起它。

    怎样才能记得它呢?一般分识记和保持两部分进行:识记,通过反复的感知,借与形成比较深刻的印象和巩固联系,从而记住这些“映像”与“联系”;保持,将识记中形成的映像和联系,通过复习和运用加以巩固与保存,达到“牢记不忘”的效果。

    已经记住了的知识,要通过“忆”来检查,看看是否真的记牢了,一般说来,检查的方式可以分为再识和回忆两大类:再识,将过去已经记过的事物重现在你面前,看你是否感到熟悉,认出他们是你以前认过的对象;回忆,过去已经记过的事物重现在你面前,但为了解决面临的问题,你能否忆起需要的知识来,为你解题服务。

    在初中数学中,有不少概念、定理、法则、公式、解题步骤与证明格式等,基础知识是需要熟练掌握的,下面结合这些内容读读如何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借同行研讨:

    一、指导学生善于记忆、掌握记忆的方法

    记忆过程有其特点和一般规律,要指导学生善于识记,就要研究这些特点和规律,并结合实际来加以运用,下面提供三点看法供参考:

    1、识记的材料要通过选择,一次实际的对象越少越好。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一次性记住一件事情都不太费劲,若要记得东西太多了,就会什么也记不住。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当全面安排教学计划,分散重点与难点,使得在每一节课中需要记忆的材料只有一件或两件。

    例如“垂径定理” 这一节教学需要记住两点:首先要记住“垂径定理”,其次要记住“垂径定理”的作用——要求半径与弦长,勾股定理记作桥梁。

    2、着重培养有意识能力的同时发挥无意识的作用。

    1)“有意识记”就是在数学开始时就向学生提出实际任务与要求。这种做法有利于学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一开始就要重视所要记住的对象。一般来讲,有意识记忆的效果是最好的。当然在讲授过程中要教育学生专心听讲、开动脑筋、发散思维,才能收到所学对象的理解与记忆的双重效果。

    2)“无意记忆”的体验几乎人人都有过。例如看一场电影,事前虽然没有人向你提出要记住什么的要求,但是散场后你却能记住很多电影里的情节和画面,有的地方甚至很久之后还记忆犹存,这就是无意识记忆。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提高讲课水平,使得讲课形象生动、有趣味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使学生在下课时,不经通过有意识记忆记住了主要对象,而且在无意识记忆中记住了很多东西。

    例如“垂径定理”教学

    有意记忆:1. 垂径定理;2垂径定理的作用;

    无意记忆:1垂径定理推导过程;2垂径定理的推论。

    3、力求在理论的基础上进行识记、学会一些识记方法。平常有一句话是教师经常向学生讲的:“记住了的东西不一定能理解它,理解了的东西就能够更好地记住它。”在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首先理解教材并根据对教材的理解,运用已经具有的知识经验来识记讲的对象,在实际中最有效的方法是找事物间的联系来帮助识记的方法。

    1.根据教材本身的内在联系识记:

    (1)有理数的乘除运算中结果中符号的确定:同号为正,异号为负。

    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确定:同大取其大,同小取其小,大小小大取中间,大大小小无解。

    2.揭露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识记:

    1)一次函数图像的性质,记住正比例函数的性质推广。

    2)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与正比例函数的增减性相反记忆。

    3.寻找与其它知识的联系识记: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1)列表图是形式,对号入座记忆。

    2)编口诀记忆:30°、45°、60°正弦123开平方二分一,余弦321开平方二分一,正切313,开平方三分一。

    二、帮助学生与遗忘作斗争,加强记忆

    1、“识记”过的东西可能被遗忘。遗忘是许多学生头疼的事情。应当注意遗忘的过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为了帮助学生与遗忘作斗争,安排学习时要有及时复习,单元复习与总复习同时复习的方式要避免机械重复,每次都要有新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2、讲新课时要有意识的复习和应用旧知识,例如复习旧知引入新课的教法,或者在练习中要用到过去的知识等等。有时在这“新旧”的反复中,不仅达到了“保持”的目的,而且能加深记忆。

    3、在知识系统中加强知识的小结。

    例因式分解思路小结“一二三四”

    一提—提公因式。二套—套平法差与完全平方公式(两项的套平方差,三项的套完全平方公式)。三,十字相乘(前两个步骤都不能应用)。四,检查。

    三、培养学生善于“联想”进行“再认”与“回忆”

    1、学生为了接受“再认”与“回忆”的检查,除依靠“熟记”外常常要靠“联想”来启发自己的记忆常用的联想方法有:

    1)时空接近联想,即从时间空间上接近的事物上想起。例如:上午学了新课,下午做老师的作业,一般可用上午课上的例题、练习、概念、定理来联想解法。

    2)类似联想,即遇到问题先想想是否做过类似的题目。

    3)对比联想,即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从属关系等等,进行联想,这是最基本的“联想”方法,前两种“联想”都不能启发出“记忆”来,就只有用这种“联想”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2、要达到能“回忆”,首先要能“再认”一般来说,顺利地进行“再认”才有可能进行回忆。而检查“再认”教师可以用填空题、选择题来进行。

    3、“回忆”的前提是“再认”,“回忆”的启示靠联想。“回忆”的关键则是对问题的仔细观察,正确理解。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布置一套系统全面的练习题。

    在教育中为了使学生牢固记忆,教学生用“备忘录”的方式帮助记忆。例如将公式列表备查,将定理小结归类,随身带一个记事小本等方式。

     


    点击次数:59  发布日期:2022/7/23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